五大发电集团系统的“两会”代表委员提案议案逐渐浮出水面,其中呼吁“煤电联动”几乎成了代表委员提案中的共同主题。
在此之前,由于1月份电煤价格再次上涨,重点合同煤兑现不足70%,五大发电集团联合向国资委、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层面进行汇报,反映煤价上涨的情况和发电企业的经营状况,力促煤电联动政策的出台。
本报从知情人士处获悉,2月底国务院高层召集发电公司主要负责人听取工作汇报,对于当前电煤价格上涨造成发电企业亏损,高层并未直接表明态度。
该知情人士透露,国务院高层领导只是表示,电价问题中央层面也一直关注,但考虑到由于目前的宏观环境,以及通胀的压力,时机不好。
这等于从国家层面再一次否定了电价调整预期。不过发电公司仍在力争“煤电联动”能择机出台。
坚持“上书”
去年底,为防止通胀预期,干预彼时不断上扬的煤炭价格,国务院40号文、发改委386号、2880号文明确“2011年年度重点电煤合同价格维持上年水平不变,不得以任何形式变相涨价”。
但实际上,“在电煤重点合同量、燃料热值、中间商代理、市场煤价格、重点合同兑现率上做文章,采取变通手法,消极对待国家政策或变相涨价。”一位电力集团的高层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称。
该高层同时称,上调电价只是五大发电集团解决亏损的一个出口。同时五大发电集团正在协商,要充分利用国家防止通胀预期的大环境,不断反映问题,争取国家的强力干预,出台限制措施。“同时发电集团要自律,联合抵制违规涨价行为,联合控制煤价。”该高层表示。
该高层进一步透露,对部分煤企降低热值、降低重点合同量、提高市场煤价等变相涨价的情况,几大发电集团已联合向政府汇报,得到了发改委的支持和干预。
根据五大发电集团汇总的材料,2011年电煤重点合同大部分已按未涨价签订,但各大发电集团1月份标煤单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去年10月之后,五大发电集团明确加大了对政府公关力度。在“两会”之前,作为行业协会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电联)除向国家主管部门上书之外,同时召开新闻发布会为发电企业呼吁:2010年煤电亏损企业的亏损额大幅增加,达到329亿元人民币,煤电企业亏损面同比上升7.7%。
对此,中电联的意见是,应尽快完善煤电联动机制,缩短电价联动滞后期限,同步上调上网电价和销售电价,每度电上涨3分钱,以弥补煤电联动滞后的价差缺口。
亏损加剧
根据五大发电集团的统计,近年来,由于电煤价格大幅上涨,火电企业燃料成本已占到发电成本的70%以上。与此同时,煤电联动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发电公司亏损严重。
以华能为例,2004年以来集团公司电煤价格涨幅超过130%,而电价涨幅仅为29%,远远不能弥补煤价上涨造成的亏空,电价缺口达到8.6分/千瓦时,即使考虑发电企业消化30%,缺口仍达4分/千瓦时,年影响经济效益200亿元以上。
而五大发电集团综合资料则显示,自2004年开始“煤电联动”政策不到位,直接影响五大发电集团效益达800亿元以上。
2010年全年煤价持续高位运行,同比上涨122.4元/吨,使五大发电集团燃料成本大幅增加,火电企业亏损面已高达55%以上。
今年1月份,五大发电集团火电板块整体亏损,电厂亏损面上升到60%。1月份的标煤采购单价环比上升31.4元/吨,同比上升75.5元/吨,按照目前的测算,按照当前的煤炭价格,年底五大发电集团将会整体亏损。“亏损总额将至少在350亿元以上。”一位电力监管部门的官员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分析。
因此,五大发电集团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主动与煤炭企业、铁路部门衔接,努力提高重点合同兑现率,争取兑现率不低于80%”。一位燃料公司的负责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海外采购加大
本报获悉,国家2011年共确定跨区铁路框架运量93200万吨,同比增长2550万吨,增幅仅为2.8%。
从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汇总的资料分析,分区域看,河南、黑龙江和晋东南地区运力减量较大,特别是郑州铁路局运力减量较多,同时华中区域面临大量新机投产,这将加剧华中区域电厂的供应紧张形势。
尽管电力加快结构调整,新能源、清洁能源装机比重上升,煤电装机比重下降。“但实际上,由于基数较高,煤电在新增装机中仍占主导地位,预计年均增加4500万千瓦。2015年全国煤电装机将达9.2亿千瓦左右。发电量增速将有所回落,电煤需求增速同步回落,但总量仍呈上升趋势。”上述发电集团的高层进一步表示。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五大发电集团已经在巩固印尼、澳大利亚、俄罗斯供应渠道的基础上,进口渠道已经拓展到了哥伦比亚、美国和南非。
中国从2009年开始成为煤炭净进口国,国家的煤炭政策是抑制出口、鼓励进口。据海关统计,中国2010年净进口煤炭14580万吨,同比增加29%。
大量海外进口煤炭的主因还是源于价格优势,目前从包头到秦皇岛港的煤炭运价为50美元/吨,而从哥伦比亚到秦皇岛港的运价则为20美元/吨。“并且,一般运输到沿海各电厂,相对于内蒙古、陕西等地的电煤而言,具有绝对的价格优势。”上述发电企业高层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