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的第136篇原创文章,关注的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去年年底修订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它设定了今后几年我国电力行业的关键技术和方向。
2023年1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7号,公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以下简称“《目录(2024年本)》”),并计划自2024年2月1日正式实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目录(2024年本)》实施后,原《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将同步废止,前者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引导社会投资方向、政府管理投资项目,制定实施财税、信贷、土地、进出口等政策的重要依据。
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05年发布了第一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此后先后在2011年、2013年和2019年分别进行过修订或修正。此次发布的《目录(2024年本)》延续了此前版本的管理分类,将相关技术、装备、产品分为鼓励、限制和淘汰等3类。

《目录(2024年本)》共有条目1005条,其中鼓励类352条、限制类231条、淘汰类422条。
对于鼓励类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各地按照有关规定审批、核准或备案。对限制类项目,则要求禁止新建,现有生产能力允许在一定期限内改造升级。对淘汰类项目,更是明确要禁止投资并按规定期限淘汰。此外,对未列入的,且但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定为允许类,不纳入《目录(2024年本)》进行管理。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的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区产业发展实际,采取具体措施,贯彻实施《目录(2024年本)》。后续,各省级政府将会出台对应的措施。在电力领域,它设定了7大鼓励类条目,分别涉及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及装备、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电力系统数字化升级、电力系统调节、电力消纳、火力发电低碳节能改造,及煤电技术及装备等。换言之,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今后几年鼓励企业在新能源领域发展这些技术、装备和产品——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及装备
±800 千伏及以上直流输变电,1000 千伏及以上交流输变电,分布式新能源并网、分布式智能电网(含微电网)技术推广应用,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飞轮储能、氢(氨)储能、热储能等各类新型储能技术及应用,长时储能技术,水力发电中低温水恢复措施工程、过鱼措施工程技术开发与应用,乏风瓦斯发电技术及开发利用,垃圾焚烧发电成套设备,生物质热电联产。
图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一角。按《目录(2024年本)》的要求,今后鼓励发展这样的特高压技术。
电力基础设施建设
大中型水力发电及抽水蓄能电站、大型电站及大电网变电站集约化设计和自动化技术开发与应用,跨区电网互联工程技术开发与应用,电网改造与建设,增量配电网建设,边境及国家大电网未覆盖的地区可再生能源局域网建设,输变电、配电节能、降损、环保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电力系统数字化升级
继电保护技术、电网运行安全监控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智慧能源系统,电力智能运维及智慧工地技术,关键电力应急装备技术,电力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电力系统调节
气源落实的天然气调峰发电项目,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电源建设。
图为内蒙古乌兰察布电网友好绿色电站,我国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按《目录(2024年本)》的要求,今后鼓励发展这样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电力消纳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高效电能替代技术及设备,船舶充换电设施、港口船舶岸电设施建设和应用。火力发电低碳节能改造
燃煤发电机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超低排放、重金属脱除等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技术开发与应用,火力发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煤电机组深度调峰安全防范技术研发与应用。煤电技术及装备
单机 60 万千瓦及以上,采用超超临界发电机组,保障电力安全的支撑性煤电项目和促进新能源消纳的调节性煤电项目;单机 30 万千瓦及以上,超(超)临界热电联产机组,循环流化床、增压流化床、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等洁净煤发电项目以及利用煤矸石、中煤、煤泥等低热值煤发电项目;背压(抽背)型热电联产、热电冷多联产;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火电掺烧低碳燃料。
图为广东华夏阳西电厂,全球首个124万千瓦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工程。按《目录(2024年本)》的要求,今后鼓励发展这样的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
《目录(2024年本)》涉及到中央政府对我国能源领域今后数年技术发展的认识与理解。1月2日,【智电时代】为大家整理了《目录(2024年本)》在新能源领域设定的5大鼓励类项目,详见【智电时代】前文《国家发改委发文,鼓励新能源产业发展这五大类产品》,点击标题可直达。明天,我们将继续为您分析它对其他领域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