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炭和各类新能源争辩中,风电行业却表现得跟哪一类也不同。这种典型的新能源将会呈爆发式增长,以至于翻三倍的产能都无法抵挡。
风电昂首挺胸地跨向了“十二五”。
与以煤炭为代表的传统能源要求降低比重不同,也与水电等可再生能源无法扩大产能的窘境相异,风电显得很另类,因此,我们把风电作为一个单独的又极具特色的分支专门阐述。
风电行业中的风机制造企业嗅觉最为灵敏,也最能洞悉这种市场的变动。
|
一年前,金风科技将战略与规划从原来的战略投资部分离出来,成立了旨在强化公司战略管理职能的战略与规划部,由周彤担任总监。
“我们在年初会有个预测,半年时再进行调整,但会进行动态的行业关注,比如工信部发文,我们要关注,国家电网又发了个报告,我们还要关注,国家能源局发了风电规划,我们更要重视,甚至是揣摩。”周彤说风电跟其他产业不同,一个新的产业需要动态跟踪。
“十二五”规划中,将风电装机的目标定位为9000万千瓦。2010年风电装机达3000万千瓦,这就意味着,未来五年要翻三番。风电也将和太阳能、生物质能一起提升新能源占比1.8%。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周彤说,要看数据背后的商机,“我们战略部门做过估算,对于风电投资折算出来大概有4000亿元,当然,这是整个风电行业的,风机只占其中一部分。但是,我们要看到这可以带出更多的民间资本和更多的投入,1.8%只是导入,带动的不只是4000亿元,可能会是数万亿的价值。”
1.8%,其中还包括其他新能源,周彤认为看上去绝对值不大,但是它会把整个产业都撬动起来。
比如金风科技,未来五年间,将不仅仅只做风机,他的规划是要在整条风电产业链的多样化协同式的组合下,做领先的综合性风电企业,用周彤的话说,金风科技的目标是成为全球绿色能源经济的价值创造者和领先者,也就是说,在有着丰厚的风电行业经验积累后,通过对风电产业链的深入研究分析,发现高附加值点,进行有重点的综合投资整合。
一直以来,金风科技都是一家平稳发展的企业,也就是周彤一直在说的“不想冒进”。比如,在风机大发展的当口,金风科技却已经布局了风电场运维服务,金风科技早在2005年成立的全资子公司天源科创就是专门从事风电场运营维护的公司,有着专业化的经验团队。风机是有20—25年的生命周期的,那些过了质保期的风机出现问题后,专业的运维公司团队将会出现很大需求。所以,在金风的五年规划里,没有具体的产能数据,风电动态的特点也不允许企业过早地规划出五年产能,所以,只有动议,或者对市场的判断。
然而,面对9000万千瓦的装机,如此大的蛋糕,风电企业们却认为还远远不够。“前3-5家风机制造商的产能就能消化掉‘十二五’新增的全部产能。这9000万千瓦是不够分的,试想一下,如果够分,还打什么价格战?”周彤的话干净利落,却总是一语中的。
的确,一份来自第三方的调查报告显示,从2011年开始,市场需求的虚线已经落在了前三家风机制造商的总产能表里,第三梯队已经落空。“只能全行业大洗牌,优胜劣汰,‘十二五’期间,风机市场的竞争将是残酷的。”
转念一想,或许还有转机,因为9000万千瓦毕竟只是规划,或者说是最低规划。按照风电规划的惯例,产能有望突破规划,比如2003年风电刚发展时,规划指出,到2020年风电装机将达到3000万千瓦,如今,这个数据已经提前10年完成。最新的一份由中国风能协会出具的《中国风能报告2010》在前不久的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公布,到2020年,中国的风电装机将达到2.3亿千瓦,如果这个数据有代表性的话,那相比之下2015年的9000万千瓦就显然定得有点低了。
所以,突破9000万千瓦,对风电行业来说并非难事。
风电行业确实有其特殊性。其他行业的规划可以纵向做对比,与十年前、甚至二十年、三十年前做对比,而风电没有历史,周彤坦言,风电进入快速全面的发展时期到现在也就5年左右的时间,所以,她作为制作风电规划的专家来说如履薄冰,“我们要参考拿得到的所有的政府规划,第三方(咨询机构)的报告,以及我们自己销售部门从客户方拿回的订单和计划,再做我们公司的总体规划,如此细致的分析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而我们的预测又直接影响到公司的产业链规划发展,既要做到供产销合理,还要涉及资本资金调度和运作的效率。”
一个公司的规划尚且如此复杂,那国家的规划又谈何容易?于是,在整个“十二五”能源规划中,极具跳跃性的风电规划就愈发显得另类:从来没有哪个行业的规划可以翻三番,也从来没有哪个行业敢于提出这些翻三番后的规划量还远远不够分配,更没有哪个行业的规划可以提前10年完成……文|本刊记者 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