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水电学会落实中国科协年会精神,加强水电科普
2010/11/7 11:39:01    新闻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作者:张博庭

  前几天,中国科协在福州召开了第十二届科协年会,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在开幕式上的致辞中,用了非常大的篇幅,阐述了提高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科普问题的重要性。

 

  韩启德主席提到"今年中国科协完成了第八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虽然公民科学素质的比例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还仅为3.27%,和发达国家相比,这个水平是很低的。公民科学素质不高,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甚至威胁到社会的稳定。"

 

  为了证明这一点,韩主席列举了很多例子。从转基因,到煤矿安全事故,从广东和海南的香蕉感染,到大亚湾核电站一次轻微的泄漏就引起了不必要的恐慌。韩主席说"我举这些例子,就是要说明提高公民科学素质非常重要,也非常紧迫。如果我们的公民不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社会就不可能是理性的、和谐的,我们正常的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其实,韩主席所举的这些例子,都远没有我们水电行业因为科学普及不足,社会公众不理解而出现的教训。

 

  因为,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腾飞以后,如果仍然不能及时地开发利用水电和其它清洁能源,那么其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必然要靠燃烧更多的化石能源来解决。正是由于我国的水电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腾飞时期严重受阻,所以,我们的水电开发利用程度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最近几年在全球的发达国家都积极地致力于减排的时候,我们却不得不以每年2、3亿吨煤炭的绝对增量,不断刷新着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新纪录。大量的煤炭开采和燃烧不仅引发了我国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也使得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与能源供应矛盾要比其它任何发达国家都要尖锐得多。同时,由于排放了与我们的发展水平,完全不相适应的温室气体,哥本哈根会议期间我们遭遇到全球的批评,国家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

 

  总之,水电工程被妖魔化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可以说,我国水电行业所遭遇到的困境更是韩主席所说的由于"公民科学素质不高,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甚至威胁到社会的稳定"最典型事例。

 

  最近我们水电的舆论环境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有人可能会觉得水电科普论宣传问题可以不需要关注了。不过,对照韩主席的讲话,我觉得这种情绪非常令人担心。大家知道,最近水电之所以重新受到重视,主要是因为国际社会要求我们减排的压力。我国政府经过对能源结构的分析测算,发现如果不能充分发挥我国水电的作用,要实现2020年,让非化石能源的比重达到15%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我们不仅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们过去水电建设遭受妖魔化的污蔑和受阻,是科普和宣传的重大失误,而且,还应该意识到,我们今天水电舆论环境的好转,并不是由于我们的社会对水电的科学的认识得到了提高,而是迫于国际社会减排温室气体的压力。

 

  当前我们一方面需要大力开发建设水电,同时社会和公众对水电的误解和偏见还普遍存在。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矛盾状态。有人形象地比喻说,目前的水电行业非常像是一个带帽的右派,身背黑锅,但又不得不利用它开展工作。所以,这些种局面如果不能彻底改变,我们未来水电开发建设将会非常艰难,如履薄冰,随时都有可能因为遭受某种妖魔化的诬蔑而出现意外。

 

  如何改变这一局面?科协年会已经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这就是要充分发挥学会的作用搞好科学普及和传播,改善舆论环境。具体的科协主席说:围绕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开展科普工作,需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今天的媒体,拥有空前强大的力量,深刻影响着大众心理。但是我们不少科技工作者还没有能够跟上这样的变化,总体上我们还很不善于利用媒体。也就是说,当最需要科学家讲话的时候,在媒体上缺乏我们的声音,这样的情形是非常危险的。我们科技工作者应该主动加强与大众媒体的沟通合作,及时在媒体上用科学知识引导社会公众。

 

  韩主席还强调:我们科技工作者不仅立身要正,要有高尚的学术操守,不为个人利益而失去学术的良心,提高我们的社会公信力;而且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面前,不能选择沉默或逃避,要有不惧流俗的勇气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科学家代表着社会的理性精神,如果因为讲真话而挨骂,那恰恰是一个科技工作者的光荣。

 

  科协年会的资料中还有很多重要的内容,尤其是韩启德主席在开幕式上的讲话,我感觉他就好像是专门针对我们水电行业的现状所讲的。不管是对于我们的学会工作,还是对于我们水电行业的发展,都非常有指导意义。我们水电学会和水电科技工作者。要积极落实科协年会的精神,加强水电科普。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