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同志讲话
2010/8/26 10:19:04    新闻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本网讯)今天(2010年8月26日)上午,国家能源局在云南昆明隆重召开“中国水电百年纪念大会”。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回顾中国水电100年光辉历程,总结发展成就和经验,分析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明确今后水电发展的任务,推动水电科学有序发展。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国水电百年纪念活动分别作出重要批示、发来贺电和题词,水电战线的老领导、老专家给予殷切寄语。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交部、环境保护部等国家有关机构和水电业的老领导、老专家及其他相关行业协会、部分企业代表共300人出席了纪念大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同志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在中国水电100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  张国宝

  2010年8月26日

同志们:

  一百年前的8月21日,农历七月十七日,由云南民间资本集资兴建的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在昆明市郊滇池出口螳螂川上动工建设,开创了中国人自己建设水电站的历史。工程历时21个月,实际耗资50余万银元。电站建设按国际招投标程序,成为中国最早进行全球招投标的股份制企业之一。工程同步建成了当时我国电压等级最高(23千伏)线路最长(34公里)的输变电线路。此后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一批批大中小水电站如雨后春笋般矗立在大江大河的干流支流上,中华大地许多地方通过发展水电陆续告别昏暗的松明油灯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从上世纪初小型的石龙坝电站,到本世纪初雄伟壮观的长江三峡工程,中国水电走过了光辉灿烂的100年历程,建成了大中小型水电站45000余座,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已雄居世界第一。100年的栉风沐雨,祖国从积贫积弱的艰难岁月走向安定团结的和平发展年代,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水电事业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伟大缩影。百年沧桑巨变,中国的水电事业历经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自2004年起我国的水电总装机容量就连续位居世界第一,水电建设的综合技术水平迈入了世界先进行列。中国水电得以长足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得益于社会主义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得益于坚定走改革开放之路的发展方向,得益于几代中国水电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无畏奉献。在这里,我们应向广大中国水电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有关各方、新闻媒体高度重视中国水电百年纪念,多位中央领导专门做出批示、发来贺信和题辞,一些水电战线的老领导、老专家殷切寄语,对中国水电100年和全国水电装机突破2亿千瓦表示祝贺。今天,我们隆重庆祝中国水电百年,主要目的是回顾纪念中国水电发展的历程,总结发展成就和经验,分析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今后水电发展的任务,推动水电科学有序发展。

  一、光辉的历程

  人类利用水力发电伴随着对水资源的探索利用而开始。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就研制出了水车、水磨等利用水能做功来发展生产和满足生活需要的器具,是古人开发利用水能资源的雏形。水力发电诞生于工业革命时期,1878年法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水电站,这在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水利到水电的质的飞跃也是人类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的重要进步。我国开始利用水力发电一百年,迅速发展成为世界水电大国和强国。石龙坝电站建设和运营初期聘请了两名德国工程技术人员作为专家,一对在20世纪初在这个水电站工作的德国Von Karl、Mosig夫妇在1927年德国西门子杂志第七卷第一期发表了《云南府:中国第一个水电站》,他们这样写道:“在这个国家偏僻的内地,在那远离世界潮流和西方文化隔绝的地方,也已有人将西方技术成就移植到自己的土地上,一些卓越的知识分子和敢于开拓的人士就是这么干的……”。

  回首百年,中华民族的志士仁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中国水电事业的发展前赴后继,奉献毕生。1910年,抱着“实业救国”理想的民间人士,在云南螳螂川修建了石龙坝水电站,480千瓦的电能为昆明市民送来了第一缕现代工业之光,建造了真正意义上中国第一座水电站,并运行至今。就是这座由中国人自己出资兴建的水电站,开始了中国水电事业艰难而辉煌的征程。虽然起步比法国世界第一座水电站只晚了20多年,但是,旧中国战事连年,民不聊生,水电建设坎坷艰难,水电开发速度远不及欧美等强国。直到1949年解放,全国水电总装机仅36万千瓦,年发电量12亿千瓦时,而主要还是日本占领东北建造的丰满水电站。

  国运兴,则水电兴。新中国建立后百废俱兴,水电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水电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历史不会忘记,毛泽东、周恩来等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十分重视水利水电事业。毛主席写下了“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豪迈诗篇。周恩来总理1957年12月为全国电力会议题词“为充分利用中国五亿四千万千瓦的水力资源和建设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远大目标而奋斗”。中国水电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不畏艰难,矢志奋斗,翻开了中国水电发展崭新的一页。建国不久,建成了新中国“自主设计、自制设备、自己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并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掀起了两次水电建设的高潮,自力更生建设了一批中小型水电站和三门峡、刘家峡、丹江口、乌江渡、葛洲坝等大型水电站,为国家建设提供了优质的能源电力。这一时期,我们查明和规划了水能资源,锻炼和壮大了水电队伍,积累和发展了技术和装备,为中国水电加快发展创造了条件。

  历史不会忘记,是小平同志带领中国走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为水电发展注入了创新前进的活力。由于水电建设投入大,工期长,寻找建设资金的出路,探索引导建设体制的改革,成了中国水电继续前进的重要课题。利用外资和集资办电,为水电建设和发展引入了新的模式与理念。鲁布革水电站开创了项目管理体制和建设模式的先河,在水电建设管理上形成了“鲁布革冲击波”,使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岩滩、漫湾、水口、隔河岩五个百万千瓦级水电站相继实行了业主负责制、招标承包制、建设监理制,这些项目在工期、质量、造价等方面取得了公认的成绩和进步,被业内誉为“五朵金花”。根据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司法》,对清江、五凌、乌江、黄河上游等公司进行了建立流域梯级开发公司的改制,完成了水电建设公司从以业主负责制到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根本性转变,极大地推动了水电的发展。开放的形势下,我们打开国门,放眼世界,引进世界的先进技术、装备和管理经验,不少水电工作者参观了巴西的依泰普、埃及的阿斯旺水电站,大开了眼界,水电技术水平上了一个大的台阶。

  历史不会忘记,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非凡的胆略开工建设了三峡水利枢纽,使百年三峡梦想从宏伟蓝图变成了伟大的工程实践。西部大开发再次给水电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1992-1999年,水电投产连续七年超过300万千瓦,我国水电建设出现了又一次高潮。到1999年底,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7279万千瓦,年发电量2129亿千瓦时,装机和年发电量的世界排名分别提升至第2位和第4位。

  历史不会忘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带领我们走向辉煌。进入新世纪,龙滩、小湾、景洪、瀑布沟、拉西瓦等一批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电东送”战略实施之后开工的大型水电站相继投产发电,我国水电在装机容量与发电量、设计与施工、设备制造与运行管理等方面全面跨越,突飞猛进。2004年和2005年,我国水电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先后跃居世界第一;2003年至2009年,我国水电投产容量的增幅每年超过1000万千瓦,2009年达到2369万千瓦,创历史最高水平。到2009年底,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了19629万千瓦,年发电量5717亿千瓦时,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分别是建国初期的545倍和476倍。日前,以小湾4号机组投产为标志,中国水电装机已突破2亿千瓦。在水电快速发展的同时,以三峡工程为标志,中国的水电技术迈入了世界先进行列,中国水电已迈入大电站、大机组、高电压、自动化、信息化的新时代。迄今,我国已从一个开发利用程度低下,装机和电量水平很小,技术和设备制造水平落后的水电小国和弱国,逐步发展成为世界公认的水电大国和水电强国,中国不但水电装机世界第一,也是世界上水电在建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水电在国际水电市场也崭露头角,苏丹的麦洛维水电站,马来西亚的巴贡水电站,等等,由中国水电建设者建造并提供设备,水电已成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行业之一,中国水电人的身影已满天下,中国水电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那对在石龙坝工作过的德国夫妇,在近一个世纪之前曾预言,再过一百年中国将是世界上的一个水电大国。目前预言已经变成了现实。

  二、辉煌的成就

  世界水电看中国,中国水电冠全球。我国水电事业日新月异,成就斐然,令世人所瞩目。

  (一)查清了水力资源状况

  水电站大多地处深山峡谷,人烟稀少,勘探和建设条件十分艰苦。为了最大限度地摸清我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情况,为水电开发提供依据,国家先后组织了几次水力资源普查和复查工作,几代中国新老水电人不畏艰险,爬山涉水,翻山越岭,克服了重重艰难困苦,深入河流险隘腹地,一次次掌握的资料更加准确完备。许多水文地质工作者从大学毕业就在深山老林,年复一年积累水文资料,送走了孤寂的一生,为建立和补充完善我国水力资源查勘数据立下了汗马功劳。

  新中国成立后,燃料工业部、水利电力部分别于1955年、1958年和1977~1980年组织了三次全国水力资源的普查与核查,基本摸清了中国水力资源的状况。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技术水平、经济社会及生产条件均发生了一定变化。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中国的水力资源,2000~2003年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全国10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历时3年,对全国水力资源总量进行了复查。复查的范围涵盖了我国大陆境内河流装机容量1万千瓦及以上的3886条河流。查清了大陆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和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分别为6.944亿千瓦、5.416亿千瓦和4.0179亿千瓦,并对台湾水力资源情况进行了了解。2006年,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的50多名科技人员徒步考察了雅鲁藏布江河谷,第一次详实记录了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水力资源情况。水力资源复查成果,为我国开发利用水能资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我国地域辽阔,山川众多,地形起伏,不仅常规水能资源丰富,而且抽水蓄能发电场地也相当多,据全国23个省市区初步研究和普查结果,已查明的优良抽水蓄能电站站址250余处,总装机容量可达3.1亿千瓦,工程技术经济指标优越,开发价值高,可以满足我国能源优化结构和电网安全运行的需要。

  (二)水电开发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

  水电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在世界能源结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十分关心和重视水电的规划建设,但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以及建国初期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水电建设相对较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重新调整了水电资源开发战略,不断加大水电建设力度,一项项国家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建设,水电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平均年投产量逐年上升,为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源源不断地贡献着清洁能源。进入新世纪,水电建设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继续加大开发力度的同时,不断完善水电开发方针,提出了有效开发水电的新思路。2004年9月,我国水电总装机突破了1亿千瓦大关,2010年达到2亿千瓦,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国家。我们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了水电装机容量比建国50年的总和将近翻了两番的超越,水电能源开发利用率也从改革开放前的技术可开发量不足10%提高到34%。目前全国已建和在建的30米以上的大坝近5200座,其中坝高100米以上的大坝有140多座,这些大坝和水电站集中体现了中国水电人的无限智慧和无穷创造力。水电事业的快速发展为改善和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水电坝工技术进入国际先进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水电科技工作一直坚持以科学技术为引领,以电力建设为主战场,以国家重大工程为依托,以科技成果工程化为基点,不断推进水电建设和科技进步,走出了技术、资金和环保要求的约束,坝工技术不断提升。到目前为止,包括200米级特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技术、200米级特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技术、300米级特高拱坝及100米级特高碾压混凝土拱坝技术、坝工基础工程技术、高速水流的消能工技术创新在内的重大关键技术得到全面突破。这些顶尖的坝工技术使我国的水电事业跃升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最高峰,我国的坝工建设水平在数量规模、技术难度和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已进入世界先进和领先行列,为我国电力科技做出了卓著的贡献。汶川大地震使中国的水电工程经受了一次考验,在特大地震下没有一座水电大坝垮坝。

  (四)水力发电设备国产化水平显著提高

  从1927年研制成功第一台水轮机算起,中国水电设备工业已经走过了80多年的历程。旧中国的水电设备工业十分落后,没有专业的水电设备厂,水电设备产量很低,生产的水电机组容量小,技术经济性差。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是中国水电设备工业由小到大蓬勃发展的时期。在此期间,我国自主研制生产了混流式、转桨式、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科技实力持续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使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高,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有力地推进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我国水电装备水平不断迈向新高度,前后经历了刘家峡、龙羊峡、岩滩、广蓄等一批单机容量30万千瓦级型机组投入运行,单机容量40万千瓦的李家峡,单机容量55万千瓦的二滩,特别是共30多台单机容量70万千瓦的三峡和龙滩机组顺利投产;正在建设或拟建设的溪洛渡、向家坝、拉西瓦、白鹤滩、乌东德等电站,单机容量普遍采用70万千瓦并拟向100万千瓦机组迈进。通过三峡等工程“技术转让、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的实践,我国大型水电装备制造业仅用了短短7年时间,实现了别的国家几十年的大跨越,标志着我国进入自主设计、制造、安装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时代。目前,我国已建单机容量5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32台,在建109台,在建已建总装机容量达9075万千瓦,已建在建数量均居世界前列。

  与此同时,随着宝泉、惠州和白莲河三个抽水蓄能电站通过统一招标和技贸结合的方式引进抽水蓄能机组的研发和设计技术,以及其后的黑糜峰、蒲石河等抽水蓄能电站机组作为后续依托项目,使得抽水蓄能机组设备国产化的步伐大大加快。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已进入大容量、高水头、高扬程的时代,机组设备制造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大大促进了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发展。

  (五)大型水电站的建设推动大容量、远距离、高电压输电技术屡攀新高峰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为满足大容量、长距离的送电需求,我国电网系统运行电压等级也在不断提高。国家步入改革开放新时代后,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电力工业的飞速发展,电网建设很快步入超高压输电时代。高坝、大库、大电站的建设促进了大电网和高电压的蓬勃发展,丰满电站220千伏、刘家峡电站330千伏、葛洲坝电站500千伏、公伯峡电站750千伏以及向家坝电站±800千伏直流等高压输电线路相继建成投产,推动我国电网建设技术不断提高,达到了世界交直流输电技术的领先水平。

  我国有70%以上的煤炭和水力资源位于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而经济发达的东部能源资源匮乏,用电负荷相对集中。为了改变这种不均衡的能源结构,国家全面启动了“西电东送”工程。“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不仅为东部提供大量清洁电力,而且促进了区域联网,目前“西电东送”北、中、南三大通道送电能力已达到6000万千瓦。为了进一步满足我国西部水电开发输电需要,国家已启动建设的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直流输电示范工程顺利进行,作为国家电网的骨干网架,跨接各大区域电网,将对实现跨大区跨流域输电、水火电互济调节和全国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起到积极作用。

  (六)水电开发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

  我国水电建设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电力的同时,在水资源综合利用,推进节能减排、改善大气环境,促进“西部大开发”,发展区域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防洪、航运、灌溉、供水、养殖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仅三峡工程就可使长江中游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大大降低了洪灾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让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区1500万人口得到安全保护。100年来,我国水电累计发电量72990亿千瓦时,相当于替代了27亿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0亿吨,节能和环保效益显著。水电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小水电是水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点多面广、资源丰富的优势,在解决偏远地区用电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小水电开发,实施水电农村电气化和“以电代柴”等工程,解决了全国二分之一地域、三分之一县(市)、3亿多农民的用电问题,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在加快西部水电开发的同时,带动了当地公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地区工业、农业、旅游业、商业、养殖业等的发展,进而带动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对扩大就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今天,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中国水电正以其在清洁可再生能源中的重要地位,显现出历久而弥新的动人魅力。民生水电、绿色水电、生态水电、和谐水电,正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奏响我国能源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时代强音。


  三、成功的经验

  高峡出平湖,当惊世界殊。100年来,几代中国水电人奋发有为,大胆创新,推动我国水电开发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卓著成就,总结中国水电的光辉足迹是留给世人的巨大的经验财富。

  一是与时俱进,水电开发遵循了国家能源战略发展方向。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政策方针,从建国初期的水主火辅,到水火并举、因地制宜多搞水电,再到改革开放后的水火并举、逐步把重点放在水电上,“九五”“十五”期间的优化发展火电、大力发展水电、适当发展核电、同步发展电网,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水电始终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形势下,在保护生态、妥善解决移民问题的条件下,大力发展水电成为国家能源发展的重要方针。从2000年至2009年短短10年间,我国GDP由9.9万亿元增长到33.5万亿元,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也由3.19亿千瓦增加到8.74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容量由7935万千瓦增加到1.97亿千瓦。我国的水电开发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国家能源战略发展思想指导下,水电发展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推进改革,水电开发呈现了多元化发展格局。在国家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和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思路指引下,我国的水电体制改革在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启动,经过不断完善,完成了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变革。计划经济模式主要是自营制,市场经济模式则是从改革开放以后的投资包干责任制、概算总承包等过渡模式,经历了鲁布革招标承包制的冲击,逐步形成了以业主负责制、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为内容的三项制度,进而发展到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的项目法人负责制。如今,中国水电开发早已由单一形式走向了多元化发展格局,为水电开发注入了活力,使水电开发更加灵活和有序,进一步加快了我国水电开发建设的进程。

  三是科学规划,促进了水电开发的可持续发展。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部分,能源资源的储量和评估,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总目标紧密相关。中国水电开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前后四次的水力资源普查和复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相对准确地摸清了全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情况。通过科学规划和布局,精心设计和施工,严格质量和管理,优先发展大江大河水电建设,逐步形成了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乌江、长江上游、南盘江红水河、澜沧江、黄河下游、黄河中游、湘西、怒江、东北、闽浙赣等十三大水电基地规划,实行资源优化配置,有序推进了我国水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促进了水电事业可持续发展。

  四是重视环保和移民,实现了水电开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重视环保和移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是水电建设的前提条件,是当前我国推进水电合理、有序开发的科学理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更为中国水电人所共识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认真加以贯彻落实,实现开发与环保、移民致富的多赢。多年来,水电开发移民工作在不断摸索中前进,移民举措也在不断调整完善。移民方针由过去的安置性移民向开发性移民调整,即不仅仅是对移民进行资金上的赔偿,更重要的是通过后期扶持政策,使移民的长期生产和生活得到科学合理的保障,实现移民工作“移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同时将移民的开发性安置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在搞好移民搬迁的基础上,水电开发更加重视实施移民安置的后期扶持政策,开发业主单位在充分理解和贯彻国家关于水电开发中的移民安置政策条例的前提下,创新出富有区域特点和地方特色的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帮助移民走上勤劳致富的道路,推动电站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多年来,水电工作者不断强化提升环境保护的理念,无论在规划设计阶段,还是施工建设期间,以及竣工撤场后场地清理和植被恢复,都十分重视环保。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新时期水电建设对环保提出了更高要求,努力做到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的“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实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真正达到水电开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五是坚持改革开放,不搞固步自封,善于吸收前人和他人的经验和智慧。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迅速缩小了与国外的差距。包括石龙坝在内,我国吸收和学习西方的文明技术才开创了中国的水电事业。强调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决不是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在新形势下,我们也不能妄自尊大,要不断吸取他人一切先进的东西。

  六是大力推行科技自主创新,推动坝工技术进步和加速装备国产化进程。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引领下,依托重大工程项目,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和坚决贯彻自主创新,我国的水电坝工技术、设备制造技术和建设施工装备现代化水平突飞猛进,使我国水电建设的设计、施工、制造、安装、运行、管理等水平大幅提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和引进核心技术并举的方针,充分发挥了国家重大工程对水电科技创新和重大技术装备创新的带动作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走出了一条装备国产化的成功道路。水电建设周期大大缩短,百万千瓦级的水电站由过去8年左右建设周期缩短到5~6年,大大降低了工程建设成本,提高了水电的经济效益,增强了水电的市场竞争力。水电建设质量大幅提高,2008年爆发的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很多城市建筑物在地震中倒塌,而震区内所有水电站没有一座出现垮坝事故,也没有造成一起次生灾害,地处震中的沙牌电站高、薄的碾压混凝土拱坝安然无恙,紫坪铺水电站在震后第五天就恢复了发电。我国的电站大坝建设质量经受住了最严峻的考验。

  四、形势与展望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破坏和能源资源紧缺,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2009年我国政府向国际社会做出了“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庄严承诺。水电是我国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常规能源资源,更是目前可再生和非化石能源中资源最明确、技术最成熟、最清洁和最经济的能源,随着我国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方面的压力和责任越来越大,水电对我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的作用和效果将愈加显现。我国水能资源世界第一,技术可开发量5.42亿千瓦,以目前的1.85亿千瓦(常规水电)计算水电开发利用率也还只有34%左右,仍远低于发达国家60~70%的平均水平。随着国家核电建设步伐加快和风电快速发展,区域性电网运行中峰谷差日益加大,亟待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以发挥其削峰填谷、保障安全运行的重要作用,这也进一步为水电发展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机遇。根据最新规划,为实现2020年节能减排目标,届时水电装机容量须达到3.8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3.3亿千瓦,抽水蓄能5000万千瓦。我们只有下决心有序开发利用水电,才能进一步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实现2020年节能减排和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的承诺,推进国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安全可靠清洁的能源资源供给已成为经济平稳、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站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的历史新起点,需要广大水电工作者认清形势,既看到水电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也要充分认识当前水电发展面临的环保、移民等突出问题带来的严峻挑战,要统一思想,团结一致,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在生态环保、移民安置、耕地保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努力把水电开发打造成为生态工程、民生工程、文明工程、和谐工程,造福人类社会,惠泽子孙后代。

  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水电和谐维护社会和谐。广大水电工作者要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进一步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理念,提高认知水平,从单纯的工程水电转变到生态水电,从纯粹的技术工程转变到社会工程,更加重视移民利益和生态环境保护,把水电开发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工程建设和地区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保证我国经济建设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以水电和谐维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

  二是贯彻建设生态文明理念,构建水电开发的生态工程。合理有序开发水电、保障电力供应,实现国家确定的中长期水电发展目标,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新理念,遵循“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的根本原则,进一步加大电站建设施工中的环境保护力度,完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真正把水电开发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工程建设和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流域水资源的综合开发,使水电建设有利于环境保护,建设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用科学有序的开发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三是做好移民和稳定工作,构建水电开发的民生工程。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重要内容之一。移民工作是水电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移民稳则建设顺,移民富则水电兴。要进一步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在做好环保和移民的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的方针,切实加强水电建设中的移民工作和稳定工作,不断探索和创新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使水电建设与移民利益更好地结合,让广大移民群众自觉支持和拥护水电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着力构建水电开发的民生工程。

  四是加大水电舆论宣传力度,为水电开发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当前存在一些反坝反水电的舆论,并有一定的市场。对水电的利弊得失要进行科学的分析,趋利避害,认真整改水电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接受舆论监督,同时要正确引导社会各界对水电的客观认识和判断。做好水电开发舆论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新形势下水电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我国水电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积极向上的正面宣传,重点宣传大巨型骨干水电工程的突出社会经济效益,为水电开发释惑解疑,努力提高水电开发在社会各界中的形象,为水电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以水电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五是深入推进流域梯级开发与统一调度,实现水电开发综合效益。要认真总结流域开发的经验,坚持流域梯级开发方针,搞好流域梯级联合统一调度和科学调度。以提高和保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电网安全运行为目的,在合理解决发电与水利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上下游和相邻省区之间,电站和电网之间的利益、矛盾的基础上,加快进行流域梯级统一调度的研究,加快推进流域梯级统一调度,争取早日实现全国各大流域的梯级电站群综合统一调度,促进流域电站综合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六是不断完善水电建设体制机制,促进水电建设持续健康发展。针对水电开发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着力解决影响水电进一步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建立健全水电开发法规制度,研究制定《水电开发管理条例》,明确水电开发的有关要求,进一步规范水电开发秩序;完善水电项目建设管理程序和办法,明确前期、核准、建设等各阶段的要求,建立符合投资体制改革要求和水电建设实际的核准制度;加强水电价格形成机制和合理定价机制研究,根据电价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积极推动水火电同网同价和竞价上网改革;研究完善水电开发相关政策,将水电开发与移民脱贫致富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使水电开发更好地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

  同志们!

  回顾百年历程,中国水电的辉煌成就令我们倍受鼓舞和骄傲;展望未来发展,中国水电的开发建设将更加健康有序。中国水电事业前程似锦,中国水电人任重道远,更艰巨的任务等待着水电同仁们继续发挥聪明才智,锐意创新,再创辉煌。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国家能源发展政策,凝聚起广大水电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再接再厉,开拓进取,积极投身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事业,大力发展和创新水电科学技术,为推动水电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再立新功!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