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世界水日:水与伙伴关系——因水而生的澜湄合作
2021/3/29 6:58:29    新闻来源:中国水科院

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做出决议,将每年的3月22日确定为“世界水日”,以推动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解决日益严峻的缺水问题。同时,通过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今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Valuing Water”(珍惜水、爱护水),水利部确定我国纪念2021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


为响应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主题,呼吁人们从不同视角和领域更加全面、充分地理解水的价值,中国水科院的专家学者从水的经济价值、生态环境价值、文化价值、水在全球伙伴关系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和价值进行了探讨,分享了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良好实践,以加深人们对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更好地珍视和保护水资源。


今天,中国水科院专家来和大家一起探讨水在促进全球伙伴关系中的作用和价值,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因水而生的澜湄合作,以及中国水科院在这方面所开展的工作与取得的成绩。



背景情况


水,因其蜿蜒流淌的形态和“利万物而不争”的秉性,带给了沿岸人民丰饶的物产、美丽的风光和源远流长的文化,也塑造了上下游人民天然的友谊和情感。人们因水而相遇相知,因水而相亲相爱,因水而相扶相伴。“一衣带水”,“山水相连”,“共饮一江水”,这些美好的词句正是水在促进友谊与伙伴关系中重要作用和价值的生动体现。在全球涉水冲突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请别忘了,其实水本可以是国际关系的润滑剂,亦可以是新型全球合作的催化剂。今天,我们就以澜湄水资源合作机制为案例,来探讨一下水在促进国际伙伴关系方面的重要价值。


根据联合国水机制(UN-Water)的数据,全世界共有263条跨界河流及湖泊,其流域覆盖地表近一半的面积,145个国家和地区有领土位于这些河湖流域内。流域内各国因水而命运与共,这些水系成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天然契机。尤其在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形势下,这些流域内的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灾害应对、气候适应、粮食安全、疾病防控等更需要流域内各国的协力参与。


由中国与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共同发起和建设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以下简称“澜湄合作”)就是这样一个旨在深化流域内各国务实合作的新型合作机制。



因水而生的次区域合作机制


澜沧江-湄公河全长4880千米,发源于我国青海省,流经我国与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最终注入南海,是流域内3亿余人口的用水来源。在澜沧江-湄公河的纽带联系下,流域内的六个国家自古通航通商,各国人民在长期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中结下了深厚友谊。

                           

 

湄公河三角洲河段航拍图 / 图源: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2014年的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中国提出澜湄合作机制框架的构想,获得其余五国一致支持。2016年3月23日,首次澜湄合作领导人会议在海南三亚举行,标志着澜湄合作机制正式启动。会议发表了《首次领导人会议三亚宣言》,确立了澜湄合作机制的“3+5”合作框架——政治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三大支柱;互联互通、产能、跨境经济、水资源、农业和减贫五个优先合作方向。


 

2016年3月23日,首次澜湄合作领导人会议召开 / 图源:中国政府网

 

水是澜湄合作的优先方向,更是区域合作的起始。澜湄六国以水结缘,澜湄合作因水而生。流域内各国面临人口增长、水与粮食需求上升、水旱灾害日益频繁等共同挑战,湄公河五国还需要解决普遍存在的涉水基础设施落后、管理水平较低等难题。澜湄水资源合作对高效管理利用水资源、减轻流域水旱灾害至关重要;充足且高质量的供水、相对稳定的自然环境也为其它领域合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澜湄水资源合作:

务实友好,彰显担当


澜湄水资源合作重在务实,设立了部长级会议和联合工作组,通过联合研究、技术交流、实地考察等形式,让澜湄六国共享先进的水利水电技术和经验,探寻流域各国高效协同合作的方式,为六国专家学者搭建了相互了解、启迪智慧、分享经验的交流平台。


自2016年澜湄合作机制启动以来,中国水科院相关领域的专家便积极投身澜湄水资源合作,通过一个个具体项目向下游湄公河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一系列项目成果改善了当地民生,增进了友谊与互信,也在国际社会上树立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澜沧江湄公河下游旱季极端水文事件研究

该研究由中国水科院与湄公河五国相关机构、湄公河委员会、国际水管理研究院(IWMI)联合开展,对流域内过去十余年的干旱情况及澜沧江梯级水库向下游补水效果进行分析,为流域各国联合应对水旱灾害提供技术支撑与合作建议。


项目实施以来,专家组开展了澜沧江和湄公河联合考察,参观了澜沧江小湾水库、糯扎渡水库、景洪水库、湄公河水文监测站及沿岸灌区系统,交换了项目所需数据资料,正在进行模型计算和数据分析研究。

                           

 

专家组参观澜沧江小湾水库



湄公河流域防洪抗旱现状联合评估(一期)

该项目旨在从洪涝与旱灾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属性分析湄公河流域干流洪水的特性、各国洪旱灾害的基本特征,以及防洪抗旱体系的发展现状和能力水平,为流域各国专家搭建洪旱灾害管理和减灾技术交流平台,在了解流域各国防洪减灾应急响应机制的基础上为澜湄水资源合作提供科学依据。


2018年8月,中方专家赴泰国和越南两国开展实地调研,了解了湄公河流域国家洪旱损失情况及防洪抗旱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



小流域综合治理关键技术交流

该项目由中国水科院执行。项目邀请湄公河流域国家中青年专家来华,就小流域防洪安全、水资源配置、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水景观建设和水文化展现等开展技术交流,组织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典型案例调研,并在此基础上为澜湄六国未来如何更高效地开展研发合作提供建议。


项目于2018年8月进行,来自澜湄六国的60多位专家代表参加,就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相关技术和工程案例做了26场精彩报告。这是澜湄国家首次在小流域治理领域取得专题交流成果。


代表们参观了北京市门头沟区南涧沟小流域治理项目,并赴浙江省温州市,了解浙江省“五水共治”的先进经验,并考察了飞云江水环境治理项目和珊溪水库水源地保护情况。

                           

 

澜湄六国专家代表考察飞云江水环境治理项目


合页坝、橡胶坝技术推广应用

湄公河五国为传统农业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防洪减灾能力均较为落后。在这些国家推广应用合页坝和橡胶坝,不仅能大大提高河道旱季蓄水灌溉能力,还能满足城市景观蓄水、防洪、发电、航运、防洪减灾的需求。


中国水科院下属的北京中水科工程总公司已在越南、缅甸、泰国、孟加拉等国家完成80多个橡胶坝工程和8个合页坝工程,如缅甸梅泽利(Mezali)的合页坝拦河闸灌溉工程(长261米、高2米),为当地扩大灌溉面积58.8万亩,促进当地年均增收约合6000万元人民币。

                           

 

缅甸梅泽利合页坝



农村供水安全保障技术示范

这一进行中的澜湄合作专项基金项目启动于2019年,由中国水科院与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联合承担,通过联合研究、典型区域技术推广与示范,将我国在农村集中供水、农村饮用水消毒与检测等方面的成果因地制宜地应用于湄公河五国农村地区,更好地保障了当地居民的饮水卫生安全。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原定的实地调研计划受阻,项目团队克服困难,通过依托当地中资企业开展工作等方式持续推进项目。根据现场勘查、取样检测等结果,项目团队为每个试点地区量身制定了供水及净水方案。今年年初,试点地区之一——老挝琅勃拉邦哈克村的水源和输水工程已经开始施工。中方示范应用的先进供水技术、提供的11套净水设备保障了当地约900名村民和1000名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再一次见证了中老人民之间的友谊。

                           

 

同当地村民进行交谈,充分了解村民的用水需求



 

村民对供水工程建设相关事项举手表决


几年来,通过流域内各国的共同努力,澜湄水资源合作机制已经发展成为亚洲乃至全球次区域合作的一个典范,为流域内的各国人民带来了更加安全的供水、更加充足的电力、更加有保障的粮食生产等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好处。沿江两岸、大河上下的人民,在这样一个区域合作机制的协调下更加和平、高效地共享着澜沧江—湄公河所带来的福祉,也在共饮一江水的过程中结下了更加深厚的友谊,水之于国际合作与伙伴关系的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与不断扩大。因水而生,因水而合,这才是人类因水而成的命运共同体未来的方向。



END
供稿:国际合作处  李桐  王妍炜技术支持:水利所、水力学所、中水科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