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 崔志广 《 中国能源报 》( 2021年01月11日 第 04 版)
氢能作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探索方向,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当前,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已超过2.7万辆,2019年销售量较2018年翻一番。全球在运行的加氢站约500座。其中,日本约占四分之一,其次分别是德国、美国和中国。随着全球能源转型与清洁能源发展,国内氢能产业发展也迎来重要机遇期。国家层面出台了许多政策培育和发展氢能产业,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支持氢能及燃料电池发展。在政策利好与支持下,我国已成世界第一产氢大国,氢气年产量约2000万吨,加氢站数量80余座。虽然国内氢能产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但仍面临巨大挑战:
一是技术装备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不足。目前,我国的氢气储运仍是短板。质子交换膜虽已进入中试阶段,但导电性能还有待提升;高强度缠绕碳纤维、聚合物气瓶内胆、气氢密封材料,以及催化剂等关键原材料基本依靠进口。加氢机、氢气压缩机,包括膜电极喷涂设备、循环泵、空压机,以及电池系统检测和氢气检测等关键技术装备与核心零部件等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在用燃料电池电堆的耐久性、低温性能与应用情况等方面与国际一流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二是氢能产业链体系尚不完备。制氢、储氢、运氢及应用尚未形成完备高效的产业链。在产业上游,我国煤制氢技术成熟、成本低,但化石能源紧缺,加之排放量高、杂质多需要提纯,或将逐步被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所取代,但后者基础相对薄弱,利用清洁能源制氢的效率较低。在产业中游,现阶段主要是气态储氢,在国内车载高压储氢以及运氢方面均比较薄弱,基础设施缺口较大,加氢站数量少且储氢量小。在产业下游,氢能当前的应用范围比较窄,主要以燃料电池形式应用于交通领域,且技术瓶颈导致较高的成本,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应用推广仍存在一定难度。
三是相关政策和标准体系仍不健全。国内已有30多个省市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规划,但多数缺少系统性的配套政策和产业发展路线图,不利于氢能产业快速培育和布局。加之氢能项目成本高、技术水平不足、涉及面广,还存在跨领域协作不足,跨部门协调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此外,氢能领域相关国家标准已80余项,行业标准、地方标准40余项,但部分标准已显滞后,许多标准还未制定。特别是关于产品安全可靠性、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还有所欠缺。
针对上述情况,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推进氢能产业均衡发展。氢能产业链长,关联性强,制氢、储氢、运氢与应用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必须要全产业链统筹考虑与布局。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科学有序制定氢能产业发展战略与路线图、时间表。统筹兼顾,既承接优势产业,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又防止盲目扩张,避免未来出现产能过剩问题。不仅在市、省域范围,甚至要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合理进行产业布局与规划,实现氢能产业规模化、商业化健康发展。
二是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创新。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氢能和燃料电池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平台搭建、应用示范与推广。完善激励措施,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研发实验与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平台,以及氢能企业等提供融资担保力度,构建政府作引导、企业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系。
三是完善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标准体系。健全氢能生产、储运、应用,以及燃料电池的安全、性能、安装及试验方法等领域的相关规范与标准,为基础设施、技术、管理、评价、服务等提供支撑。建立健全检测体系,为燃料电池的技术进步与产品应用提供保障。积极参与氢能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促进技术交流与进步,不断提升我国氢能装备与产品的质量、市场竞争力与影响力。
四是加强氢能领域国际合作。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得到阶段性控制,多国政府将清洁能源等绿色投资作为恢复经济的重要抓手。如欧盟正加大对氢能、碳封存等技术研发的支持,并提出消除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非关税壁垒;“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也在凝聚共识推动绿色复苏。这些将为我国氢能领域国际合作带来新机遇。我国构建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下,也必将实现更多领域、更广范围、更高层次的双边、多边合作。
五是强化人才支撑。加强氢能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关键材料与部件的科研攻关,培育人才。通过柔性引进、创新人才交流合作等方式,支持和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引进领军人才。并以重大项目为依托,加强产、学、研和用合作,吸引、集聚高精尖技术人才、管理运营人才,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等。
(作者均供职于赛迪智库节能与环保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