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掌握核心技术将助推能源体系转型
2010/5/19 8:47:20 新闻来源:中国能源报
????近日,记者了解到,我国正在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并将列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预计今年6月完成比较明确的轮廓,并有望于9月份完成初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日前的博鳌亚洲论坛上透露,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有望年内出台。
引领经济新增长点
专家预测,未来10年,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10年,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有望达到20%以上。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宋大伟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扩大投资与促进消费相结合的产业,是发展经济与保障民生相结合的产业,是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的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征,完全符合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
中国工商银行投资银行部研究中心副处长史晨昱对《中国能源报》说,战略新性兴产业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性技术具有厚积薄发、探索性强、进展难以预测的特点,短期内可能并不会有成型的商业化应用,但一旦取得重大突破,将会形成国家领先的竞争优势,在众多产业和社会领域持续发生影响。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姜谦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依靠政府大规模投资带来的内需拉动,过去一年中国经济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的表现相对稳健,但很显然政府层面的大规模公共投资并不会带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导产业结构升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几年面临的首要任务。姜谦认为,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找到引导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而现阶段,不管是从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等产业本身所处的位置来看,还是从政府的调整思路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无疑都将成为这一新引擎。
构建高效清洁可持续能源体系
很多专家认为,必须认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深远意义,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制造产业等,逐步使我国经济和企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并构建高效、清洁、可持续的能源体系。
近年来,我国在扩大内需中加大了新能源投入力度,水电装机容量、核电在建规模、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和光伏发电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目前,世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9%。新能源产业推动低碳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已开始对各国经济结构、投资消费和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宋大伟表示。
宋大伟建议,要构建高效、清洁、可持续的能源体系,一要推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风电应制定实施进入大电网的技术标准和容量配额标准,太阳能光伏发电应集中突破电池组件技术及大规模储能和输电技术,生物质能应重点发展沼气综合循环利用和生物燃料技术。二要加快研发和应用先进核能技术。应在继续做好APl000三代核电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同时,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APl400机型,推进以安全性、经济性、核废物最少化为主要目标的第四代核技术自主研发。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研发合作。加强铀资源保障和战略储备。三要实现煤炭合理高效清洁利用。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时期内难以改变,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先进煤炭开发利用道路。在广泛应用先进煤炭资源勘探、煤矿开采、安全生产技术和提高煤炭生产集中度的基础上,近期要着力发展超临界、超超临界等大容量、高效率、低污染的煤炭直接燃烧技术,中远期要把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技术作为战略选择。
重点抓好四个环节
对正在起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宋大伟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重点抓好四个环节:一是科学制定规划。要深入分析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分产业、分阶段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统筹研究产业布局、结构、规模和建设时序。二是发展技术联盟。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现有和潜在的优势,以项目为纽带组织技术联盟,促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促进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结合。三是掌握核心技术。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立足自主创新。这方面不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就会受制于人,就不会有竞争力。要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特别要培养一批世界级的科学家和企业家。四是强化政策支持。要加大财政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落实好研发投入抵扣所得税政策。
姜谦建议,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最重要的是要体现一种意识的转变。大力布局制造环节、依靠规模制胜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依靠科技才能占领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因此,鼓励企业加大在研发领域的投入、力促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大力引进高端专业人才等应该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中之重。
史晨昱对记者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其发展初期,大多为技术不完善、缺乏市场空间的弱势产业,需要国家对这些产业进行必要的培育和扶持,如风电产业的发展。尽管近十年风电成本已经出现大幅下降,但是由于风电资源存在间歇性等技术问题,需要政府相关政策支持,才能突破上网瓶颈,确保产业的顺利发展。再如,智能电网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政策、电价、技术手段等方面做出相应改革。”
史晨昱还认为,传统企业的直接和间接融资模式不一定适用于创新型企业。这就需要国家在政策性金融支持、商业金融支持、小企业金融服务与担保、创业风险投资、资本市场、债券市场、保险服务和外汇管理等多个方面,给予综合化政策支持。另外,由于新兴产业在研发阶段的资金来源主要为财政投入和股权融资,银行应当密切跟踪其发展状况,并提供配套金融服务。对于初步或者已经形成工业化应用的行业,应当在充分考察风险因素之后适时进入,助力企业加快市场开拓,帮助企业加快市场培育和扩大商业化生产规模,最终成为引领未来产业和社会发展的主导方向。?
?
引领经济新增长点
专家预测,未来10年,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10年,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有望达到20%以上。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宋大伟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扩大投资与促进消费相结合的产业,是发展经济与保障民生相结合的产业,是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的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征,完全符合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
中国工商银行投资银行部研究中心副处长史晨昱对《中国能源报》说,战略新性兴产业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性技术具有厚积薄发、探索性强、进展难以预测的特点,短期内可能并不会有成型的商业化应用,但一旦取得重大突破,将会形成国家领先的竞争优势,在众多产业和社会领域持续发生影响。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姜谦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依靠政府大规模投资带来的内需拉动,过去一年中国经济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的表现相对稳健,但很显然政府层面的大规模公共投资并不会带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引导产业结构升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几年面临的首要任务。姜谦认为,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找到引导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而现阶段,不管是从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等产业本身所处的位置来看,还是从政府的调整思路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无疑都将成为这一新引擎。
构建高效清洁可持续能源体系
很多专家认为,必须认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深远意义,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制造产业等,逐步使我国经济和企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并构建高效、清洁、可持续的能源体系。
近年来,我国在扩大内需中加大了新能源投入力度,水电装机容量、核电在建规模、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和光伏发电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目前,世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9%。新能源产业推动低碳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已开始对各国经济结构、投资消费和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宋大伟表示。
宋大伟建议,要构建高效、清洁、可持续的能源体系,一要推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风电应制定实施进入大电网的技术标准和容量配额标准,太阳能光伏发电应集中突破电池组件技术及大规模储能和输电技术,生物质能应重点发展沼气综合循环利用和生物燃料技术。二要加快研发和应用先进核能技术。应在继续做好APl000三代核电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同时,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APl400机型,推进以安全性、经济性、核废物最少化为主要目标的第四代核技术自主研发。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研发合作。加强铀资源保障和战略储备。三要实现煤炭合理高效清洁利用。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时期内难以改变,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先进煤炭开发利用道路。在广泛应用先进煤炭资源勘探、煤矿开采、安全生产技术和提高煤炭生产集中度的基础上,近期要着力发展超临界、超超临界等大容量、高效率、低污染的煤炭直接燃烧技术,中远期要把以煤气化为基础的多联产技术作为战略选择。
重点抓好四个环节
对正在起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宋大伟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重点抓好四个环节:一是科学制定规划。要深入分析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分产业、分阶段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统筹研究产业布局、结构、规模和建设时序。二是发展技术联盟。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现有和潜在的优势,以项目为纽带组织技术联盟,促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促进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结合。三是掌握核心技术。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立足自主创新。这方面不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就会受制于人,就不会有竞争力。要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特别要培养一批世界级的科学家和企业家。四是强化政策支持。要加大财政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落实好研发投入抵扣所得税政策。
姜谦建议,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最重要的是要体现一种意识的转变。大力布局制造环节、依靠规模制胜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依靠科技才能占领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因此,鼓励企业加大在研发领域的投入、力促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大力引进高端专业人才等应该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重中之重。
史晨昱对记者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其发展初期,大多为技术不完善、缺乏市场空间的弱势产业,需要国家对这些产业进行必要的培育和扶持,如风电产业的发展。尽管近十年风电成本已经出现大幅下降,但是由于风电资源存在间歇性等技术问题,需要政府相关政策支持,才能突破上网瓶颈,确保产业的顺利发展。再如,智能电网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政策、电价、技术手段等方面做出相应改革。”
史晨昱还认为,传统企业的直接和间接融资模式不一定适用于创新型企业。这就需要国家在政策性金融支持、商业金融支持、小企业金融服务与担保、创业风险投资、资本市场、债券市场、保险服务和外汇管理等多个方面,给予综合化政策支持。另外,由于新兴产业在研发阶段的资金来源主要为财政投入和股权融资,银行应当密切跟踪其发展状况,并提供配套金融服务。对于初步或者已经形成工业化应用的行业,应当在充分考察风险因素之后适时进入,助力企业加快市场开拓,帮助企业加快市场培育和扩大商业化生产规模,最终成为引领未来产业和社会发展的主导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