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小水电将发挥大能量--来自首届“中国小水电论坛”的报道
2010/5/10 8:52:55    新闻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湖北省秭归县升坪大坝全景。 水利部水电局/供图 

  
 
  
 
   本报记者 张粼粼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对电力的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我国政府已宣布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作为最直接的低碳能源生产方式,小水电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日前于浙江杭州召开的首届“中国小水电论坛”上,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如是说。
  
  小水电,极具优势的可再生能源
  
   在我国,将单站装机在5万千瓦及以下的水电站及其配套电网称为小水电。我国小水电的技术可开发量为1.28亿千瓦,位居世界第一位。小水电资源分布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1715个县(市),与我国贫困人口、退耕还林区、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区和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的分布基本一致。
   由于不会产生大量水体的集中以及移民问题,小水电成为大规模开发利用最早、技术最成熟的可再生能源,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目前,我国在小水电的规划、设计、施工、设备制造、运行管理等方面都已处于世界领先行列,向世界50多个国家的数百个项目提供了技术咨询、对外劳务和工程承包,为60多个国家培训了数千名工程技术人员。
   目前,我国已建成小水电站4.5万座,装机容量5400多万千瓦,年发电量1600多亿千瓦时,约占中国水电装机和年发电量的30%。
   “多年以来,通过开发小水电,全国1/2的地域、1/3的县市、3亿多农村人口用上了电。中国小水电不仅在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减排温室气体以及电力系统灾害应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还走出了一条‘以水发电、以电护林、以林涵水、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子。”胡四一指出。
   “小水电本质上是清洁能源,它的能量转换在物理过程中实现,不产生碳和污染物排放。”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周尚洁在论坛上说。
   小水电替代化石能源,减少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效果明显。2009年,我国小水电发电量相当于两个三峡水电站,为1600多亿千瓦时,替代燃煤发电,相当于节约了550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亿吨,二氧化硫排放70多万吨。
  
  小水电工作正努力实现四个转变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随着国家投资体制改革的启动、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民营资本迅速进入农村水电开发领域,虽促进了水能资源向电力商品的转化,但由于政策滞后和管理职责不清,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比如“跑马圈河”,抢占资源;违规建设,危及公共安全;与农民利益脱节;影响生态环境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小水电的社会形象。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很多地方把水能资源管理作为农村水电工作的重点,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遏制无序开发势头,取得明显效果。随着国务院批准的水利部新“三定”规定的出台,中央层面更明确了水能资源管理的有关职能,明确由水利部负责开展水能资源调查和指导农村水能资源开发。
   水利部水电局局长田中兴在论坛上表示,针对问题,各级政府和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加强了规划和资源管理,强化了安全监管,清查整改了一批违规水电站,基本解决了小水电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今后我们将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任务、完善措施,努力打造环境友好的小水电。”田中兴说。
   他表示,小水电开发不仅是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能源建设的重要方面,且与农民利益、地方发展、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紧密相关。发挥小水电的多重效益,做好新时期的小水电工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四个转变,“一是要从过去强调水能的充分利用,转变为有限、有序开发水能资源。二是要从过去重视新建项目开发,转变为更加注重对原有电站的增效改造和持续利用。三是要从过去注重企业利益,转变为更加重视地方发展和农民利益。四是要从过去强调发电功能,转变为更加重视发挥水利工程的生态功能和环境效应。”田中兴说。
   记者了解到,在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小水电代燃料试点和扩大试点的基础上,目前,2009~2015年全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规划已全面展开实施,共可解决170万户、677万农村居民的生活燃料问题,将新增代燃料电站装机170万千瓦。同时,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也在积极推进中,“十二五”新农村电气化规划将新增水电装机容量700万千瓦。此外,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工程也在积极推动之中,未来将对两万座、1500万千瓦的老旧电站进行增效扩容改造,使一批运行艰难、趋于报废的农村水电工程焕发新生。
   田中兴表示,小水电资源是国家有限的自然资源,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开发利用对生态的影响,必须采取政府统一监管下的准市场方式。
   一是要坚持约束和引导。在总结和推动地方立法的基础上,抓紧起草《农村水电条例》和《水能资源管理办法》,争取早日出台,为依法行政提供法律基础;同时,加强对小水电开发和运行的监管,强化社会监督;此外,加强资源规划和管理,实现小水电有限、有序、有偿开发,保护生态环境。
   二是要争取公共财政投入。田中兴表示,从2001~2008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只占农村水电建设资金的8%,目前正在实施的水电农村电气化中央财政只占2%,要争取财政资金用于农村水电的投入有稳步增长,并争取国家财政金融税收政策对小水电的支持。
   三是要努力探索农民参与小水电开发的新机制。小水电开发不得损害农民利益,鼓励农民以补偿资金投资入股小水电开发,增加农民长期稳定收入来源,提高农民的参与意识和环保意识。
  
   老旧电站改造提高了水能资源利用率
  
   浙江省水电管理中心主任裘江海在论坛上介绍了浙江省近年来在老旧电站改造上的相关经验。
   据裘江海介绍,早期建成的农村水电站,由于设计施工水平低、制造工艺落后、产品质量差、因陋就简,造成先天的安全性能不高。同时,重建轻管,重索取,轻投入,导致一些基本的防护维修不能够保证,经长期运行,设备老化、设施陈旧的现象普遍,运行效率低下。尤其是引水渠失修、压力管道老化锈蚀、厂房及附属设施防洪标准偏低等问题严重威胁着生产安全和防汛安全。
   他表示,对一批长期为农村集体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的老电站进行更新改造,提高老电站的经济效益,保障防汛安全,成为山区群众的需求,也是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据裘江海介绍,浙江全省属于乡镇、村集体所有的1118座电站可提供近8500个就业岗位,年发电量约14.7亿千瓦时,上网电量约14亿千瓦时(按发电量95%计算),发电销售收入达5.44亿元(平均电价为0.37元/千瓦时)。
   “山区乡镇、村集体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工业发展相对落后,乡镇、村集体电站发电收入是其重要的经济来源。”裘江海说。
   他表示,目前,我国东部省份水能资源开发率普遍超过80%,资源禀赋较佳的资源点所剩无几。对现有投产的水电站挖潜增效,提高水能资源利用率,符合当前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实践证明,通过更新改造,装机容量总体可增加约40%,机组效率可提高10%~15%,提高水能资源利用效率,对节能减排、缓解能源短缺具有积极意义。”他说,通过老旧电站改造,老化陈旧的设施设备得到更新,电站的安全隐患得以消除,同时,发电机组效率可以提高10%~15%左右,水资源利用率大为提高。
   他表示,目前农村水电站在更新改造机制创新上主要包括了产权制度改革和外部激励机制推动两个方面。产权制度改革包括评估界定、资产重组等。对集体所有自行经营的老电站,可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吸纳原收益范围内的民众投资入股,筹集改造资金;对已经承包运行的老电站,可通过根据对更新改造的投入,在运营模式不变的情况下,对收益重新进行分配,增强承包者和所有者的积极性;对已经转制的老电站,在资产余值评估基础上,由乡镇或村集体将政府扶持资金入股,享受收益。
   2007年,国务院通过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在水能资源丰富地区,结合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需要,加快开发小水电资源,到2020年全国小水电装机容量达到7500万千瓦。在低碳发展已成为共识的今天,小水电必将释放出更大的能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