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集团:大力发展新能源 加快企业转型
2010/4/21 9:08:24 新闻来源:经济日报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和先行产业,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去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市场变化的影响,发电企业普遍出现巨额亏损,负债率居高不下,资金供应困难,资源环保压力巨大,经营和发展风险日益显现。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发展战略,优化能源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已经刻不容缓。
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电力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与前五年相比,发电企业生产经营的压力和困难不断增大,企业发展面临资金、市场、环境、资源等多方面的压力。一是经营环境更加严峻,发展和经营风险凸显。二是电力供需矛盾总体趋缓,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十一五”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拉动电力需求大幅增长,电力装机容量和投资较快增长。由于经济增长与电力发展的不同步,电力供需呈现由紧到松逐步缓和的总趋势,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出现电力过剩。但未来电力需求空间仍较大。因此,电力发展既不能停顿,也不能冒进,在调整结构的前提下,要保持适度的建设速度和规模。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和资源压力加大。电力工业是我国节能降耗和污染物减排的重点领域。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中,有一半来自电力排放,必须形成适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要求的电源结构。
我们认为,从长远角度看,发电企业建设综合性能源集团既是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节能减排,增强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也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解决自身困难、提高盈利能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国电集团近年来在建设综合性能源集团方面做了一系列探索:
在电源发展方面,注重建设大型环保节能机组和热电联产机组,积极推进“上大压小”,不断提高水电、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比重。到今年9月底,中国国电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占火电装机的比例达81.8%;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近850万千瓦,风电继续保持亚洲第一、世界第五;核电、生物质、潮汐、地热等清洁发电项目开发正加快步伐。
在煤炭产业方面,通过煤电联营、开发煤炭,掌控一定的煤炭资源,提高电煤自给率;建立与大型煤企的战略合作关系,开辟国外进煤渠道,有选择地投资铁路、航运、港口建设,打造煤、电、港、运一体化发展的产业链。目前,中国国电煤炭产能已超过2500万吨,占有煤炭资源132亿吨,在煤炭供应持续紧张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平抑电煤价格,增强风险防范能力的作用。
在高科技产业方面,发挥技术优势,形成了一系列国内、国际领先的清洁发电技术和产品。锅炉等离子无油点火、脱硫脱硝、电站自动化控制技术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高科技产业产值和利润以平均每年50%以上的速度递增。
在物资、金融等相关产业方面,实现了物资管理的统一招标、集中采购,构建了集约化的物资管控模式,通用物资采购成本同比降低15%左右。
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适应综合性能源集团的需要,着手构建“三级法人,省为实体”的管理体制和市场化的运营机制,使得管理层级更加清晰,管理关系更加顺畅,运营效率不断提高。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正在掀起一场能源领域的重大变革,新能源产业正孕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我们认为,首先,电力是能源耗用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大户,世界能源变革中最应该变革、最有潜力的是电力。其次,在这次新能源变革中,大部分新兴产业和创新技术都集中在电力工业,尤其是发电侧,发电企业有责任和义务,在发展新能源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三,我国电力工业在常规电力装备方面与发达国家已经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新能源发电领域与发达国家差距也不大,完全有能力和条件抢占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制高点。
今年以来,我们结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出了以大力发展新能源引领企业转型。这里所说的“新能源”,是指新的能源利用方式,既包括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的能源,还包括对传统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新能源。以大力发展新能源引领企业转型,有利于引导发电产业及相关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提高行业科技含量和装备技术水平;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巩固新能源开发的领先地位;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宽市场和利润空间。
中国国电将利用2至3年左右的时间,使水电、风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总装机容量的20%以上,火电机组中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的比重提高到90%以上,初步实现优势新能源规模化发展,传统能源产业结构升级,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生产和研发能力,进入世界企业500强。再经过7至8年左右的时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占发电装机容量的40%以上,新能源产业形成规模,能源结构全面优化;重点领域科技研发取得突破,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为推动以大力发展新能源引领企业转型战略,我们将着力推广清洁煤发电技术,建设节能环保燃煤电厂;着力提高水电开发的规模和质量,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重;着力发展风电、太阳能等能源;着力开展煤炭综合开发利用,建设大型低碳化能源基地;着力发展以新能源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形成行业领先的新兴产业集群。
以新能源引领企业转型,建设综合性能源集团是一场巨大的变革,必须坚持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升内涵式增长质量。
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电力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与前五年相比,发电企业生产经营的压力和困难不断增大,企业发展面临资金、市场、环境、资源等多方面的压力。一是经营环境更加严峻,发展和经营风险凸显。二是电力供需矛盾总体趋缓,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十一五”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拉动电力需求大幅增长,电力装机容量和投资较快增长。由于经济增长与电力发展的不同步,电力供需呈现由紧到松逐步缓和的总趋势,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出现电力过剩。但未来电力需求空间仍较大。因此,电力发展既不能停顿,也不能冒进,在调整结构的前提下,要保持适度的建设速度和规模。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和资源压力加大。电力工业是我国节能降耗和污染物减排的重点领域。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中,有一半来自电力排放,必须形成适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要求的电源结构。
我们认为,从长远角度看,发电企业建设综合性能源集团既是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节能减排,增强电力供应保障能力,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也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解决自身困难、提高盈利能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国电集团近年来在建设综合性能源集团方面做了一系列探索:
在电源发展方面,注重建设大型环保节能机组和热电联产机组,积极推进“上大压小”,不断提高水电、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比重。到今年9月底,中国国电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占火电装机的比例达81.8%;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近850万千瓦,风电继续保持亚洲第一、世界第五;核电、生物质、潮汐、地热等清洁发电项目开发正加快步伐。
在煤炭产业方面,通过煤电联营、开发煤炭,掌控一定的煤炭资源,提高电煤自给率;建立与大型煤企的战略合作关系,开辟国外进煤渠道,有选择地投资铁路、航运、港口建设,打造煤、电、港、运一体化发展的产业链。目前,中国国电煤炭产能已超过2500万吨,占有煤炭资源132亿吨,在煤炭供应持续紧张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平抑电煤价格,增强风险防范能力的作用。
在高科技产业方面,发挥技术优势,形成了一系列国内、国际领先的清洁发电技术和产品。锅炉等离子无油点火、脱硫脱硝、电站自动化控制技术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高科技产业产值和利润以平均每年50%以上的速度递增。
在物资、金融等相关产业方面,实现了物资管理的统一招标、集中采购,构建了集约化的物资管控模式,通用物资采购成本同比降低15%左右。
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适应综合性能源集团的需要,着手构建“三级法人,省为实体”的管理体制和市场化的运营机制,使得管理层级更加清晰,管理关系更加顺畅,运营效率不断提高。
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正在掀起一场能源领域的重大变革,新能源产业正孕育着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我们认为,首先,电力是能源耗用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大户,世界能源变革中最应该变革、最有潜力的是电力。其次,在这次新能源变革中,大部分新兴产业和创新技术都集中在电力工业,尤其是发电侧,发电企业有责任和义务,在发展新能源中发挥重要作用。第三,我国电力工业在常规电力装备方面与发达国家已经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新能源发电领域与发达国家差距也不大,完全有能力和条件抢占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制高点。
今年以来,我们结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出了以大力发展新能源引领企业转型。这里所说的“新能源”,是指新的能源利用方式,既包括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的能源,还包括对传统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新能源。以大力发展新能源引领企业转型,有利于引导发电产业及相关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提高行业科技含量和装备技术水平;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巩固新能源开发的领先地位;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宽市场和利润空间。
中国国电将利用2至3年左右的时间,使水电、风电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总装机容量的20%以上,火电机组中3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的比重提高到90%以上,初步实现优势新能源规模化发展,传统能源产业结构升级,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生产和研发能力,进入世界企业500强。再经过7至8年左右的时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占发电装机容量的40%以上,新能源产业形成规模,能源结构全面优化;重点领域科技研发取得突破,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为推动以大力发展新能源引领企业转型战略,我们将着力推广清洁煤发电技术,建设节能环保燃煤电厂;着力提高水电开发的规模和质量,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重;着力发展风电、太阳能等能源;着力开展煤炭综合开发利用,建设大型低碳化能源基地;着力发展以新能源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形成行业领先的新兴产业集群。
以新能源引领企业转型,建设综合性能源集团是一场巨大的变革,必须坚持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升内涵式增长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