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天惊的丰碑
雅砻江锦屏水电站锦屏山隧洞工程建设报告
“19世纪是桥的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21世纪是人类开发地下空间的世纪。”这是国际上一种普遍的现实观念。许多发达国家都把地下空间当成一种新型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各国政府对开发地下空间先进的钻进与掘进技术都极为重视。锦屏山交通隧洞是世界水电工程综合规模最大的水工隧洞群,面对的是高埋深条件下独头掘进的通风、高压大流量突涌水、高地应力岩爆,这三大世界技术难题。这三大技术难题的攻破,其意义和影响不仅仅在于锦屏水电站建设本身,它对我国正在规划中的规模更加宏大的地下工程建造都具有借鉴价值。
我们在攻克三大世界级技术难题中,也请来了世界顶尖级权威专家提供咨询。有美国的、加拿大的、挪威的、意大利的……我们急切地期盼他们的高招。可是,这样规模的工程,他们谁也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技术难题,他们谁也解决不了,谁都回答不了我们的问题,都无可奈何。他们反倒告诫我们,这工程风险太大,希望我们慎重考虑。我们只好苦笑:难道我们中国人做事不慎重?不!我们太慎重了:邀请他们来咨询,这就是慎重;尽管面对世界级技术难题,但我们决不畏难退缩,决不让工程半途“泡汤”,要对国家、对人民负责到底,赴汤蹈火,再所不辞,这就是慎重!
世界顶尖级权威专家不能解决的技术难题,中国人自己就不能破解?如果把这句话的问号改为句号,那就成了彻头彻尾的“爬行主义”,中国就永远不能站在世界前列,领先世界。民间有一条很好的成语:“山高人为峰”。珠穆朗玛是世界最高峰,中国登山队员登上去了,插上了五星红旗,飘扬的五星红旗就成了世界最高峰。三大世界级技术难题被我们攻破了,地下工程当然就有了真正的世界顶尖的新权威,这些权威在中国!这就是中国人对人类科技发展的杰出贡献。
——选自采访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领导札记
第一章:一气撼乾坤
1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还……
诗仙李白的名句,雄奇、狂放,既写实,又浪漫,中外叹绝,千古不朽。
横亘青海中南部,海拔5000至6000米的巴颜喀拉山可谓华夏龙脉——黄河之源,长江、黄河的分水岭。
雅砻江也与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同源,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南麗,由北向南,以年均每秒2020立方米的水流量,年径流量637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3462KW,天然落差4420米的雷霆万钧之力,穿越千山万壑,奔腾咆哮,一路轰鸣1570公里,注入长江上游金沙江,奔向大海。
清人于鳌有五言绝句,可借之表现雅砻江的不凡:
源从天上落
一气撼乾坤
高峡千寻险
浊流万里奔
万古流淌的雅砻江到20世纪50年代前,却一直有如入宫前的杨贵妃,“养在深闺人未识”。处在孤独、寂寞中。1956年,新中国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成都水利勘测计划院与中国科学院合作,首次对雅砻江水资源进行了全面普查。1966年,国家水力部上海勘测设计院入川,对雅砻江锦屏大河湾及下游河段进行了复勘。自20世纪末,二滩水电站建成起,雅砻江就走出深闺,越来越强劲地震撼着中国,震撼着世界,震撼着乾坤了。雅砻江在全国规划的十三大水电基地中名列第三,干流共规划建22座梯级水电站。2005、2006两年,国家相续核准锦屏一级、二级水电站开工建设,又标志着雅砻江水电开发插上了一对腾飞的翅膀。
在雅砻江上,“一气撼乾坤”的大事件接踵发生着。
2008年8月8日,伴着穿越锦屏山,连接锦屏一、二级水电站的A、B两条平行的,各17.5公里长,被水电人称为锦屏电站辅助洞的锦屏山交通隧洞东、西两端响起了贯通的喜庆礼炮,让雅砻江又一次一举成名:震撼了中国,震撼了世界,震撼了乾坤!
锦屏山A、B两条交通隧洞2004年1月1日正式破土动工,分东、西两端独头掘进,到贯通之日,经历了1700多个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
锦屏山交通隧洞从平均埋深2375米,最大埋深2500米的锦屏山中破岩而出!
锦屏山交通隧洞在大流量、高压力的地下水的喷泻中百折不饶,一路冲锋,凯旋而出!
锦屏山交通隧洞冒着高地应力岩爆,在业主与参建单位拧成一股绳,以“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必胜信念和科学精神斗智斗勇中告捷而出!
“锦屏山交通隧洞胜利贯通了。在山呼水和的礼炮声中,真想一遍又一遍地高唱《义勇军进行曲》!”
——雅砻江水电人和工程参建者如是说。
这是两条当今世界水电工程综合规模最大的交通隧洞。
这是两条遭遇了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严峻挑战的隧洞。
这些世界技术难题曾经吸引来一批批世界顶尖级权威专家们,也难住了这些专家们。他们乘兴而来,却无功而返……
轰鸣的礼炮宣告着世界奇迹的诞生:那些让外国权威专家们为难尴尬的技术难题被中国人攻破了!
其实,中国人攻破世界尖端工程技术难题根本不足为奇。
因为这是个有着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的古老传说的国度。
2
从北向南的雅砻江流到中下游的小金河口,受海拔4100至4500米高的锦屏山的阻挡,流向骤然掉头,拐向南流,形成长达150公里的大河湾。
雅砻江大河湾之大,占了江流全长的近十分之一,横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木里、盐源、冕宁三县,是我国著名三大河湾之一。它宛如神话传说中的宝瓶,亦如一条蜷曲的巨龙。宝瓶瓶颈的东、西两端,即江的上游与下游与锦屏山隔山对峙,两相守望,最短距离仅16公里,水头落差竟高达312米。
甩开大河湾,在“宝瓶”的瓶颈处把锦屏山掘穿,让江的上游与下游,亦如让这条盘山而卧的巨龙首尾相衔(水电人简明的称之为“截弯取直”),上、下游312米水头的落差则等于从一百多层的摩天大楼上直泻下来,威力如神。
锦屏一、二级水电站就分别建在“宝瓶”瓶颈的两端。西端(上游)是锦屏一级水电站。其水库大坝高305米,双曲拱坝,是目前世界上已建和在建水电站中的最高大坝,安装6台600MW发电机组,装机总容量3600MW。东端(下游)是锦屏二级水电站,是雅砻江上规划建设的22座梯级电站中装机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安装8台600MW发电机组,装机总量4800MW。
锦屏二级电站引用锦屏一级电站的尾水(经穿过锦屏山的4条平行的平均16.67公里长的引水隧洞)发电。锦屏一级电站尾水于下游与锦屏二级电站闸坝水库衔接,形成双星座姊妹电站,联合运行。
锦屏山A、B两条交通隧洞是与锦屏二级电站四条引水隧洞平行的单车道隧洞。两隧洞中心间距35米。A洞宽5米,高5.5米;B洞宽6米,高6.5米。
锦屏山交通隧洞贯通,标志着制约锦屏一、二级水电站建设的“瓶颈”或咽喉要塞已经打通,锦屏一、二级水电站建设进入了高速快车道。还对今后雅砻江中游的卡拉、杨房沟、楞古、牙根、两河口水电站建设至关重要。
如果把锦屏一、二级水电站比作托起整条雅砻江水电开发腾飞的一对强健的翅膀,则锦屏山交通隧洞就是贯通这对翅膀的两条大动脉,源源不断地为这对翅膀输送养料和氧气,不可须臾中断。是锦屏一、二级乃至卡拉、杨房沟水电站的生命线。
它还具有多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集交通、科研,以及锦屏一、二级水电站建成后,使两个电站的运营管理于一体的功能。
在锦屏一、二级水电站建设施工中,它是水泥、钢材、施工机械等物资安全、快捷通道。锦屏一级水电站施工主要建筑材料需要运进物资325万吨,锦屏二级水电站(包括引水隧洞西段)需要运进物资50至60万吨。若不建锦屏山交通隧洞,如此巨量的物资运入,则要绕经大河湾的215省道及辅助道路。那完全沿着陡峭的山壁开凿出的公路,每年雨季总难免塌方中断,或被泥土石流冲毁,车辆和物资安全难保,工期中断、连生活物资供给都成问题。有一年雨季,215省道中断2个月,锦屏电站的车辆只好绕道甘孜藏族自治州,从康定、九龙,原每吨物资不到100元的运费,耗到了每吨500元,有的运费超过了物资本身的价格。有了锦屏山交通隧洞,运输物资安全快捷,每趟车缩短运距100多公里,缩时3小时,仅运费一项,就可以节省人民币3亿元。
锦屏山交通隧洞的“科研洞”作用,在于它为建锦屏二级水电站的4条引水隧洞起到了超前勘探和施工经验积累的作用。引水隧洞与交通隧洞处于同一地质构造带,埋深也相近。交通隧洞遇到的技术难题,引水隧洞也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交通隧洞建成贯通,等于为引水隧洞做了一套完整的实验,为引水隧洞的设计提供了切合实际的科学依据,也超前破解了一切的技术难题。这样,引水隧洞的建设就必然会变得顺利、快捷了。
锦屏一、二级水电站建成后,锦屏山交通隧洞以一条安全畅快的直线拉拢了上游和下游两个联合运营的电站。两“姊妹”间交流沟通,相互一抬腿就“眼对眼”,“嘴对嘴”了。两电站的联合运营管理格外便捷。这时候,锦屏山交通隧洞又成了连两座电站于一体的脊梁。
记得还在二滩水电站开发建设早期,某西方国家水电专家前去考察时,面对雅砻江这么大的水能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开发条件,不禁感叹道:“上帝啊,你怎么这样偏爱中国!”其实,上帝在偏爱中国的同时,更给中国人设定了一道道天大的难题,像一部部天书,人间连读通它都难。而读通之后,读者获得的也不是大惊大喜。这些天书就一句话:上帝要中国人自己做雅砻江水电开发的上帝。
第二章:敢为天下先
1
潘家铮,已故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990年被国家授予“建设大师”荣誉的水电“泰斗”。一生从事水电站设计、建设和科研。历任国家水利电力部总工程师、能源部水电总工程师、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等要职。
“我对中国的大江大河都有感情,但对雅砻江可以说是'魂牵梦绕',做梦都要想到它。”
2003年11月25日,他以76岁的高龄来成都参加有11名院士,百名水电专家共聚一堂的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站可行性报告审查会时,激动地这样对记者说。
潘家铮老人代表的是共和国水电人共同的意识和意志。
1964年冬,时年38岁的潘家铮就应调遣,从水利部上海勘测设计院入川,参加雅砻水电开发研究。1965年7月,雅砻江畔,锦屏山下,旌旗猎猎。锦屏水电工程指挥部成立了,云遮雾罩的高山深峡的万古寂寞被打破了。潘家铮时任勘测设计办公室副主任。那时候,工程指挥部的主要任务是对雅砻江大河湾及下游河段进行复勘。然后,确立开山凿洞,打通锦屏山,对大河湾“截弯取直”,引水建电站——即今天的锦屏二级水电站。
既然决定对大河湾“截弯取直”,就意味着锦屏山交通隧洞和引水隧洞是开工的首项大工程。
那时候,正当年富力强,豪情万丈的潘家铮简直处在为国家建大电站的亢奋中。一天,他去大河湾上游勘察。爬行在灌木丛生,无路可寻的半山中,他看见一个放羊的十七八岁的男孩。他请这个男孩为他带路。
放羊男孩不明白这个从远天远地跑到这只能见到一线之天的锦屏来的外地人要到大河湾上游去干什么。不过,他明白天下毕竟没有比大人种地,孩子放羊更重大的事了。
“你要到那地方去看什么?是不是那里的草更鲜嫩,羊吃了更肥实,你想让你家娃娃去那里放羊?”放羊娃好奇又兴奋地问。
“哎呀,我去那里与放羊无关,我是去勘察——我们要在这地方建大电站。”
“啥是大电站?大电站咋咯建?是不是要进山砍树,挖土垒墙?这些事,生产队长不批条子,生产大队、公社不盖章,是搞不成的哟!何况你是外地人,又不是我们这儿的社员,凭啥给你批嘛?”
“哎呀,你把事情想得太简单,又想得太复杂了。建大电站,先要放炮,要把锦屏山打穿,要把大河湾上游的水从山洞里引到下游去……这不需要你们生产队长批条子。我看这样吧:我们明年就动工了。到时候,听到开山的炮声一响,你就可以到我们这里来报名当工人。当了工人,你慢慢就知道大电站该怎么建了。”
说完这番话,潘家铮又觉得自己的话有几分滑稽:明年就动工?你潘副主任能拍板么?
第二年——1966年,炮声的确响了;炮声不仅那个放羊男孩,全世界都听到了。不过,炮声响起的地方不是锦屏,而是北京;不是开山建隧洞,而是“炮打司令部”——是十年浩劫开始的炮声。从此,对锦屏水电站的勘察和筹建,对那个放羊男孩的许诺就只萦绕在潘家铮的睡梦中。
“真的,自那以后的近40年中,我多次梦见那些场景:那山、那水、那放羊的男孩………梦中醒来,总难免心中叹息:雅砻江不开发,像锦屏这样好条件的电站不上马,我死不瞑目!我甚至想,死后把一部分骨灰埋在雅砻江边、锦屏山下……今天,我40年的梦想正在变成现实。而且锦屏水电开发的规模,远远超出了我的梦想。我们中国人的意志真坚强啊……只是,掐指算来,那个放羊男孩如今也已经两鬓斑白,当不成工人了……”。
潘家铮对记者说这番话的时候,情绪很激动,感慨万千。
2
雅砻江大河湾奇特的地貌和复杂的地质结构为锦屏山交通隧洞建造摆下了三道世界级技术难题。
锦屏山交通隧洞实在地势陡峭,山羊都到此止步,畏而避之的锦屏大峡谷段掘进,一面是陡崖,一面是湍急的江流。大规模的施工队伍、大型挖掘机、运输机械在这里布不开阵。正如打一场攻守战,进攻方连脚都没处站,站不稳,怎么能获胜?施工布置难度是国内外罕见的。17.5公里长,最大埋深2375米,且埋深大于1500米的洞段占隧洞总长度的73.1%,埋深世界第二,综合规模世界最大的两条隧洞都只能分东、西两端独头掘进。这就造成了施工作业通风难、排渣难。
锦屏山隧洞处在地质上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锦屏山以南北向座落于大河湾范围内,山势雄伟,周围重峰叠嶂。隧洞工程区内围岩均处于磨房沟和老庄子泉之间的地下水分水岭附近,岩体缝隙较发育、在大理岩地段和东西部盐塘坝地段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富水层。主要为围岩缝隙水,具有“水压高、单点涌水量大、流量稳定”的特点。隧洞埋深大,岩层地应力高,隧洞施工掘进中岩爆频发。岩爆洞段约占整个开挖洞段的15%。弱岩爆,中度岩爆,强岩爆都有。所谓“岩爆”,是由于上覆岩层的重量、地质结构、成岩作用,天然岩体中存在的应力,使岩体处于天然受力状态。但在岩体中或岩基上挖掘隧洞时,由于施工开挖,改变了岩体原来的受力状态,引起应力重新分布,产生了应力释放,从而影响稳定,产生的硬脆性围岩爆裂,松脱、剥落、甚至弹射、抛掷的可怕现象。它严重威胁着施工人员、设备安全,阻碍施工进展。
3
攻破世界三大技术难题,打通锦屏山,开发大河湾,建设大锦屏,把中国几代水电人的梦境变成现实,这是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决策与经营层坚定不移的决心和意志。而将帅的运筹帷幄,亲临前线组织指挥以及个人智慧和才干,往往主宰着成败。
2000年11月,从解决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施工及雅砻江对外交通问题的角度出发,在华东院编制《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施工专题研究设计大纲》中,首次提出了辅助洞方案。也就是首先打通锦屏山隧洞方案,2002年4月,锦屏山隧洞初步设计通过审查。
然而,打不打锦屏山隧洞,专家们仍然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有的专家甚至激动地讲,如果能把锦屏山隧洞打通,我把头给你们。如果打不通锦屏山隧洞,那么意味着引水隧洞也打不通,对大河湾“截弯取直”,引水建锦屏二级水电站就不成立。
正在此时,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新任总经理陈云华(现为雅砻江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上任了,这位与雅砻江有着不解之缘的年轻人,在80年代初,就随当时的水电部副部长姚振炎骑着马,在汹涌咆哮的雅砻江边,深峡窄谷中跋涉,实地考察过雅砻江。14年前他在挪威皇家工学院留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他还念念不忘考察雅砻江的情景,他的硕士论文的选题也是雅砻江水电开发。
2002年7月,陈云华告别妻子和女儿,放弃首都北京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由国家开发银行投资业务局副局长兼中瑞合作基金管理人调任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其时,正值锦屏山交通隧洞完成初步设计,承前启后的转折关头。
这毕竟是一项西方发达国家的顶尖级权威专家们都认定风险太大,虽不好冒昧地说“不”,却委婉地劝雅砻江公司高层领导“慎重考虑”的事。面对的是世界水电建设和地下工程至今没有破解的技术难题,是胜负难辨的挑战。
其实,雅砻江公司也并非别无选择,逼上梁山。有一条规避风险的平安道路早摆在了那里:早期设计单位在做大河湾开发方案的时候,就曾轻松地做了一套沿大河湾建多个梯级电站的方案。这被称为“成熟方案”。之所以“成熟”,就是它沿袭的是过去搞水电开发的老传统做法,可谓轻车熟路。这就是:不搞“截弯取直”,不建锦屏二级这个雅砻江上最大的电站。在锦屏一级电站后边,沿大河湾搞几个规模不大的电站。选择这个方案,当然就不存在打通锦屏山,建造锦屏山交通隧洞、引水隧洞了。
但是,这个方案移民搬迁多,占用土地多,投资大,工期长,效益低。
面对风险,陈云华与经营班子的成员达成共识:“我们应当相信科学,相信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们自己的水电工作者脚踏实地所作出的大量勘察、研究和论证。我相信中国人有信心,有能力攻克技术难题。我们要敢为天下先!一定要打通锦屏山!”
陈云华在班子会上斩钉截铁地讲:截弯取直,打通锦屏山,建成交通隧洞和引水隧洞,让锦屏一、二级两座装机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工期最短的姊妹水电站在雅砻江上“双星争辉”!这是我们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职责。
雅砻江公司对锦屏山隧洞果敢决策的背后,有来自公司董事会坚强有力的支持。时任国投集团董事长、雅砻江公司董事长的王文泽同志多次深入锦屏工地现场指导工作,在一次与锦屏建设管理局班子成员的座谈中,他曾经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世界顶尖级权威专家不能解决的技术难题,中国人自己就不能破解?如果把这句话的问号改为句号,那就成了彻头彻尾的“爬行主义”。中国就永远不能站在世界前列,领先世界。民间有一条很好的成语'山高人为峰'。珠穆朗玛是世界最高峰,中国登山队员登上去了,插上了五星红旗,飘扬的五星红旗就成了世界最高峰。三大世界级技术难题被我们攻破了,地下工程施工当然就有了真正的世界顶尖级新权威,这些权威在中国!这是我们中国人对人类科技发展的杰出贡献。”
然而,作为锦屏工程的最高指挥官,陈云华总感觉隧洞一天不通,就不好理直气壮地说我们有能力攻克世界三大技术难题这句话。而到了隧洞打通了,建成通车了那一天,我们又不需要说这句话了。这三大技术难题究竟有多难?该怎么解决?又只能到施工现场去体会,去仔细观察、研究。
锦屏山隧洞工程的进展也时常让后任的国投集团董事长、雅砻江公司董事长王会生牵挂。他先后两次到锦屏工地,身穿雨衣,站在深及膝盖的地下涌水里,与锦屏山隧洞施工掌子面的工程技术人员亲切交谈。2006年12月30日,王会生董事长在锦屏工地现场饱含激情地谈到:“雅砻江公司广大员工克服了巨大的压力和困难,有力推动了锦屏工程的进展,尤其是在锦屏山隧洞建设过程中,每天都在冒着生命危险创造新的世界纪录,这一切让我无比震撼和感动,当这样单位的董事长,我自豪,我骄傲!”
第三章:独头掘进中的“新陈代谢”
在掌子面(隧洞掘进的工作面)岩壁上钻孔打炮眼——往炮眼里填装炸药——爆破——把成方爆破下来的土石运送到洞外去(即出渣)——开凿巷道、安装支护。
这就是隧洞建造的基本程序,即掘进。掘进中各程序的顺利与否,就决定着隧洞建造工程的进度。其中某个程序出乱子,整个掘进工程就梗阻了。
何谓“独头掘进”?独头掘进何以成为一个世界性技术难题?
锦屏山交通隧洞从东往西,全长达17.5公里。建造这么长的隧洞,通常的方法应将之截成若干段,从侧面凿若干辅助坑道进去,分若干段同时掘进,亦即多头掘进。多头掘进,掌子面通风、出渣距离短,施工自然方便、快捷又安全。
锦屏山交通隧洞是在陡峻的锦屏大河谷段建造,两侧是悬崖峭壁。如前所述,没条件实施多头掘进的施工布置,只能从东、西两端向纵深掘进。这就叫独头掘进。据查,国内外至今还未见隧洞独头掘进全长超过9500米的报道。而锦屏山交通隧洞全长超过了国内外独头掘进最高纪录近一倍。
锦屏山交通隧洞两端独头掘进,到中间交汇贯通点,各有近9000米长地距离。要把洞外的新鲜空气送到这么长距离的掌子面去,把掌子面的放炮后刺鼻呛肺,令人窒息地硝烟、粉尘和有害气体抽出来。这是很不好解决而又必须解决的难题。正如人的呼吸,新陈代谢一样,一刻也不能停止。再则,这么长的距离,出渣和出渣后把水泥、钢材、支护材料等运进洞里的掌子面去,也同样是个“新陈代谢”问题。
新陈代谢必须畅通,一刻也不能停滞,这与工程的生命息息相关。
雅砻江公司锦屏建设管理局工程技术专业人员与工程设计、监理、施工单位携手合作,倾力创新,创造了国内外未见文献报道的射流通风技术。东、西两端均采用A、B两条隧洞互为平导的巷道式通风方式。堵住A、B洞之间的横向风门。隧洞内每隔300米安装一台射流风机,由A洞进风,B洞出风,并在独头辅以管道式局部通风。
他们独创的这项填补了国内外空白的“无风门巷式射流通风技术”,通过实践检验具有安全可靠、风阻小、风量大、设备简单、管理方便、维修费用低、长距离通风效果良好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独头掘进,长距离通风技术。
出渣及运输方式上,隧洞东端采用汽车(即无轨运输);隧洞东端采用最长时达46节车厢的矿车(小火车)运输(即有轨运输)。西端无轨运输,由于隧洞沿线都设有射流风机,隧洞内通风良好,汽车尾气,粉尘都得到了迅速排放,出渣问题就随着隧洞通风问题的解决迎刃而解了。东端有轨运输,由于矿车本身不产生尾气排放,更有助于洞内通风。但是,轨道布置不灵活,地下水淹没隧洞巷道时,常发生掉轨,维修难度大,影响出渣。为解决这一难题,施工队伍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用制度强化了有关人员的责任,健全了矿车运行安全设施,隧洞内弯道、轨道道钗处都安装了红绿灯,调度员24小时值守。作为业主方的雅砻江公司急施工单位之所急,主动帮助他们增置了先进的大型机械,新创了扒渣机与装载机联合作业法,从根本上解决了出渣难题。
锦屏山交通隧洞打破了国内外独头掘进的最高纪录,新创了“无风门巷道式射流通风技术”。仅此,就足以在人类地下工程建造技术发展史上记下重重的可以流芳中外的一笔。
第四章:制伏洞中蛟龙
这是美国灾难恐怖大片中也见不到的场面。那些大片中举座惊恐,让人“啊——,啊——”地惊叫失态、掩目躲避的场面毕竟是虚拟的,故事毕竟是虚构的。而这里的场面、故事和人物百分之百真实。
这些场面经常出现在锦屏山隧洞的施工中,与长长的五年施工期为伴,与17.5公里长的隧洞掘进为伴。
这是掘进施工期某年夏秋之交的雨季汛期。锦屏山、耗牛山地表的山洪如一条条“黄龙”“白龙”“”青龙,争先恐后地跑出深山,扑进雅砻江。雅砻江里浪涛翻卷,不分白昼,水吼如闷雷。
锦屏山2000多米深的胸腹中,本就发育旺盛的围岩富水带里,地下水如一群群发疯的猛虎,用凶猛的虎头冲撞着围岩,搜寻着那些在数千万,数亿年的黑暗中就崩裂的围岩裂隙和藏而未露的溶洞。围岩裂隙遍布岩体。开掘隧洞给了它们千载难逢的透气,舒适的机会。
这天,隧洞施工掘进又进入了围岩富水带。山体内的地下水突地冲穿了一条条围岩裂隙,以每秒20立方米的出水量,以高达7兆帕的压力从掌子面往开掘出的隧洞巷道里呈乳白色的浓雾状喷射。喷射最远距离200多米,形成令人窒息地真空带。
半明半暗的长长山洞中,条条水龙从头顶上张牙舞爪扑下来,喷水孔隙发出如同飞机发动机般震耳欲聋的“轰轰”声——这是怎样一种令人肝胆俱裂的恐怖!
常年与地下突涌水打交道的工人们施工中都穿着衣裤相连的连体雨衣,使他们看上去像生活在海底世界的特殊人群。对这种场面,他们早已见怪不怪,见惯不惊。他们早被训练出一身安全逃生的本领,并在一次次逃生中积累了经验。
隧洞巷道岩壁上部预先安装有沿岩壁向上攀爬的钢铁扶梯。从掌子面直到隧洞出口安装有救生绳。这是常设的安全设施,专供掌子面施工工人遇地下突涌水时救急逃生用。
工人们从掌子面有组织地,忙而不乱的迅速撤离。他们敏捷地抓住沿岩壁的扶梯向上攀爬,抓紧救生绳撤到洞外。
不幸,有一个动作稍慢的工人被困在了洞里。
洞里断电了,一团漆黑。
这次高压力,大流量突涌水在巷道里积水有多深?不知道。逃生中,有工人不小心踩虚了脚,落下水里,脚没着底,水就淹到了脖子。另一个工人眼快手快,一把提住他衣领,才把他拉出水面。而淹没区范围有多大?更无法判断。
锦屏建设管理局驻现场的项目负责人和工程施工单位迅速组织营救。他们从就近雅砻江边的村庄周家坪租来一只船,撑着船,亮着强光电筒,迎着水雾,冲到掌子面,救出了这位被困工人。
隧洞掘进停工了。
锦屏建设管理局要准确查明这次突涌水的淹没深度、淹没区域、出水孔洞的数量和位置、涌水量以及相关情况和数据,为治理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雅砻江公司从重庆打捞局请来了潜水员。
这些从来都是在大江大海里出现特殊情况才偶尔出现的神秘从业者,这天却破天荒地进入了高海拔山区,潜入一个狭长地山洞——掘进中的锦屏山交通隧洞,在他们完全陌生的水底世界,探索他们完全陌生的秘密。
情况查明了:水深近三米。淹没巷道二公里。出水点不仅由围岩裂隙孔,而且有溶洞——出现了溶洞群。
作为当时的锦屏建设管理局领导祁宁春(现为雅砻江公司总经理)熬红了眼。他是个责任心,原则性很强的人。“安全第一,快速掘进,确保工期”就是他的责任,就是不可逾越的原则。
工程不得不停工了,他怎不心急如焚?
请来了全国水电专家,请来了加拿大,挪威的专家,请来了国内治水的权威机构水利水电某基础局的一批人士,在锦屏、在西昌开会,研究治水方法,确定治水方案。
大禹治水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此时太理解大禹了。水火不留情呀!治水之事毕竟重于一切。
灌浆封堵,这是国际惯例。工程设计,对地下水的治理方案也是封堵。
“兵来将挡,火来水淹”。这句话在我们老祖宗嘴里已经流传了几千年,也已经使用了几千年,显然没什么先进性可言。然而,先进的方法又在哪里?
请来的专家和国内外咨询机构已经够高,够权威了。一致的办法和方案还是堵。
在西昌的会上,还成立了以雅砻江公司锦屏建设管理局名义的堵水小组。还把水利水电某基础局这家权威机构介绍给了工程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已到了求贤若渴的地步,双方一拍即合,立即确立了合作关系,签订了合同。治理方案确定了:以工程施工单位项目部为责任主体,派专门领导分管,以分包方式进行灌浆封堵。
打前阵的首批突击队组成了,共15人,是在工人中精选出来的。选拔条件是年轻,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俱佳,头脑反应敏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
为了解决水害区缺氧和方便深水中施工操作,确保安全,雅砻江公司专程去海滨城市山东烟台买回了15套潜水衣。巷道里长达2公里的积水并非静静的躺在那里。它是条洞中蛟龙,水位随时有变化,并在急速异动,水压高,人在水里立不稳身,还很可能被浪子卷走。在突击队工作的水域,还特别安装了钢丝网,一人一个工作区位,像写字间里一人一格的电脑操作台位。
15位精壮的彪形大汉穿上了潜水衣。这身装束乍一看令人惊愕,以为看见了传说中从天而降的外星人。15位突击队员威武列队。他们的身后是峰巅已插入云霄的锦屏山如水波搅动,如蛟龙翻滚,寒气袭人的隧洞口。
15位突击队员握拳宣誓。人人心中充满光荣,充满神圣。
领导讲话语音激动而哽咽,为勇士们壮行,预祝勇士堵水成功、凯旋。
勇士们踏上征程,进入隧洞,义无反顾地向水灾区,向掌子面挺进。
不必再对他们一个个浸在10摄氏度以下,冰肌刺骨的地下水里,固定在钢丝网中的艰难操作做惊心动魄地描述了吧。仅此,已让人鼻子发酸,眼眶发潮,视力模糊了。
不要追究这批突击队和后续梯队堵水的最终结果吧。工人们的壮举是可敬的,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
那些日子特别漫长。雅砻江公司高层、锦屏建设管理局领导、工程技术人员、项目负责人天天穿着雨衣在隧洞进进出出。他们度日如年,心里受着煎熬:如此大流量、高压力的突涌水,半年也堵不住!时间都用去堵水了,这隧洞还有贯通建成的那一天吗?多年前在文献资料上看到台湾某山隧洞13公里建了13年。咱们大惑不解。这些同胞,工作效率咋这么低?现在看来,不是人家效率低,而是那13公里隧洞,就是需要13年。地下的情况异常复杂多变。13年打通13公里隧洞,一点不应该受到质疑!
然而,如此比照,我们这17.5公里长的隧洞,不是要十七、八年才能贯通?这一来,我们这一代人哪还能建成锦屏一、二级水电站呀?再说,我们既然是在搞现代化建设,还能不讲速度吗?
陈云华等雅砻江公司的领导们以现代化的眼界和思维,重新审视了原设计既定的和国内外咨询专家们固守的“预报在先、稳扎稳打、静水灌浆、以堵为主”的施工方案。在严谨研究、分析了锦屏山隧洞地下水的来源、状态、规律和堵水的实际效果、教训后,他们对原方案逐步改进,逐渐形成了“超前预报、择机封堵;堵水、排水、绕开出水点,超前掘进”的新方案。这是一套调动各种手段,对地下水进行综合治理的方案。这套方案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安全第一、快速掘进、确保工期”。
新方案大量采用了国内外未采用过的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仪器,完善了地质超前预报,提升了预报能力和准确性。这就是:以TSP技术为主,结合经验,进行中长距离预报;以地质雷达、超前钻孔探测、电法进行短距离预报。这就为及时正确地处理大流量、高压力地下水的决策和方案制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堵、排、绕”综合治理手段的普遍灵活运用和地质超前预报新技术的大量使用,高效地确保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提高了掘进速度,确保了工期。
雅砻江人的先进思维和创新理念与先进的技术手段的结合,创造了现代奇迹。
第五章 战胜岩爆
岩爆,不需赘言,一个“爆”字,已足以让人胆战心惊了。何况,岩爆二字,还是带着神秘色彩的字眼呢!
确实神秘。岩爆的发生,事先没有任何征兆,具有不可预见性。工人们在掌子面掘进打钻时,钻机正“突突突”地钻着,倏忽“嘣”地一声,如炸响的闷雷,整个掌子面几米厚的岩层顷刻垮塌。钻机,这雄踞巷道里的庞然大物,那长伸的钢铁巨臂,立刻遭致“粉碎性骨折”,甚至被击成几节。有时,不是在掌子面,在巷道顶和左右岩壁的任何角落,没有任何人为的诱因,甚至在万籁俱寂中,那可怕炸响和令人惊栗的一幕照样发生。暴裂的大大小小的石块如飞弹,弹射出好几十米远。
岩爆随着隧洞掘进深度的加大。掘进到6000米后,发生的就可能是强岩爆和极强岩爆了。
隧洞掘进到了相当深度,作为安全防护措施之一——工人们都带上作战部队在战场上戴的钢盔,穿上防弹背心了。
以下是锦屏建设管理局对三次典型的强岩爆的记载:
2006年12月29日。西端B洞BK6+720至BK6+745洞段发生了强烈级(III)至强烈级(IV)岩爆。左右侧边墙和拱顶崩落岩块的约800m3最大爆块岩石体积达1.5m×2.0m×0.7m,最大弹射距离到达5m,岩爆坑深3m至5m。在此后的处理过程中,又陆续发生岩爆,总崩落约1000 m3。
2007年1月9日,B洞掌子面(BK6+755)及两侧边墙及拱部发生了强烈岩爆,导致大面积塌方。
2007年1月12日,在2007年1月9日发生岩爆处再次发生极强岩爆。
为保证施工安全,目前辅助洞B洞已暂停掘进。
岩爆同大流量,高压力突涌水一样,国内外专家对它都没有根治的特效“药”。它同样是地下工程施工中遇到的“癌症”。
从理论上讲,岩爆既然是“在岩体或岩基上挖掘隧洞时,由于施工开挖,改变了岩体原来的受力状态,引起的应力重新分布,产生的应力释放。”对应方法,那就是遇到岩爆,就给它时间,一个日或更长的时间,让它重新分布,让它释放应力,与他打持久战。
消极地与岩爆打“持久战”,这与解决大流量,高压力地下突涌水问题一样,是雅砻江公司绝不接受的。
科学技术毕竟应该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向前发展飞跃。
他们创造性地运用计算机技术。采用国内外未见的隧道开挖过程离散单元法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千枚岩复杂地质隧道变形全过程仿真模拟。还采用了国内外未见的最大应力70.1兆帕高应力条件下,强至极强岩爆综合防治技术。
雅砻江人积极有效地预防岩爆,竭尽全力把岩爆控制在可预知的范围内,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和工程进度、质量中的创举,卓有成效。
他们在确保施工工人安全的同时,特别注重了增强工人防范岩爆的本领和施工技巧。他们经常请国内外专家为施工单位的项目管理人员和工人授课,结合施工实际,讲解关于岩爆的基础知识和现在能够做到的预防。对工人进行心理疏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感和心理压力,树立敢于正视岩爆、战胜岩爆的勇气和信心。并采用包括举办经验总结交流会在内的多种灵活有效的方法,交流防治岩爆的成功方法、措施和经验。
尽一切可能地运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对岩爆进行勘测。其中效果较好的有:地质雷达勘测;超长距离勘测仪勘测;打超前探孔,进行岩体应力释放;对岩石做抗压强度试验,如果岩石被压成了片状、针状,则有可能发生岩爆。
实践证明,这些方法对岩爆的预测已达到约80%的准确度,已发挥了相当好的预防作用。
大量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是他们治理岩爆,并大大提高了工程质量的又一突出特点。在中国水电建设中,他们首开先河,使用了纳米材料,将之添加到水泥中喷射,用于治理破碎岩体。添加了纳米材料的水泥浆喷入破碎岩体后仅30分钟就完全凝固了,强度极高,可谓立竿见影,效果极好。
膨胀式锚杆是他们在治理岩爆中新亮相使用的又一“核武器”。这种看似平凡普通的,一根几米长的锚杆,一旦锲入岩体,体积迅速膨胀、硕大、占领岩体中松动、松弛的空间,立刻把可能剥落、弹射、抛掷的岩石牢牢固定紧了,阻止了岩爆发生的可能。
常规手段加上这些威力犹如核武器般的新材料、新工艺,岩爆能不甘败下风?
第六章:锦屏攻坚团
1
所谓“锦屏攻坚团”,并非一个编制单位。而是以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为主体,由国内外技术咨询机构专家,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贵阳设计研究院锦屏监理部、中铁二局、十四局工程技术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等核心或骨干人物共同组成,来合力攻克雅砻江锦屏山交通隧洞建造中的世界三大技术难题的庞大阵容。雅砻江公司高层领导集体,自然是这庞大阵容的核心。
在攻克三大技术难题中,雅砻江公司借鉴二滩水电站建设的成功经验,走科技创新、自主创新之路,成立了由国内顶尖水电专家组成的“雅砻江锦屏水电站工程特别咨询团”。这个咨询团,作为技术辅助决策的权威机构,为包括锦屏山交通隧洞在内的锦屏水电工程中的重大技术问题的解决出谋划策,为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特咨团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水电“泰斗”的潘家铮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谭靖夷任顾问。
特咨团成员都是长期从事水电工程设计、施工等领域,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及精深的专业素养,在我国水电建设界享有盛誉的专家。专家组组长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洪琪担任,专家组成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思敬、张超然,设计大师王柏乐、曹克明,勘察大师李文纲,水电专家程志华,地质专家庆祖荫。
雅砻江锦屏水电站工程特别咨询团的成立和作用的充分发挥,使雅砻江公司在我国水电开发中跃上了一个新的平台,站上了制高点,使雅砻江公司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得到强有力的支撑。
在解决包括锦屏山交通隧洞世界三大技术难题在内的锦屏水电站工程重大技术问题中,雅砻江公司高层领导集体始终以博大的胸怀,开放的胸襟面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站在世界水电工程建设的前沿,注重世界水电开发的历史与现实,建立了与世界一流水电工程咨询机构的合作与交流机制。应雅砻江公司邀请,先后到锦屏施工现场开展专项短期咨询的有挪威AGM技术咨询公司、意大利A2Z咨询公司,加拿大ITASCA咨询公司、美国美华——哈扎工程咨询公司等。咨询专家们对锦屏水电工程中的重大技术都提供了独立的咨询意见和建议。
在组织对锦屏山交通隧洞世界三大技术难题的攻坚中,雅砻江公司特别注重发挥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前线进攻作用。倡导或委托他们组织自己的技术精锐工程技术人员,形成了核心攻坚力量或成立专项部门,集中处理某项难题。鉴此,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成立了以时任总工程师兼副院长的张春生为组长,由18位工程技术骨干人员组成的工程技术组。
2
在攻克世界三大技术难题中,最感头痛,最寝食不安,然而又最义不容辞的是雅砻江公司高层领导集体这一群人。他们是领头的雁,驾辕的马,通俗直白的说法是“直接负责人”。通常所谓“对国家负责”,而这个“责”究竟由谁来“负”?那就是他们。这职责是神圣的。
在神圣的职责面前,陈云华经常这样想:我们在攻克三大技术难题中,也请来了世界顶尖级权威专家为我们提供咨询。有美国的、加拿大的、挪威的、意大利的……。我们急切地期盼他们的高招。可是,这样规模的工程,他们谁也解决不了,都无可奈何。他们反倒告诉我们,这工程风险太大,希望我们慎重考虑。我们只好苦笑,难道我们中国人做事不慎重?不!我们太慎重了:邀请他们来咨询,这就是慎重;尽管面对世界级技术难题,但我们不畏难退缩,决不让工程半途“泡汤”,要对国家、对人民负责到底,赴汤蹈火,再所不辞,这就是慎重!
“如履薄冰、背水一战”,这是陈云华常用的两个词。他说:“我们是搞特大型、高难度、高风险的水电工程。我们要讲究科学,要搞多方面的科学论证。但是,我们绝不是在搞科学实验。搞工程和在实验室里搞实验是有根本区别的:搞实验失败了很平常,甚至一百次实验失败的结果仍然是失败,都很正常。而搞工程却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么大的工程,国家投入了这么巨大的人力、物力,岂容搞砸了!人民的血汗钱决不能白白地扔在雅砻江里,付诸东流。”
领导者的责任就在于不仅自己运筹帷幄,策划奔波,还要身先士卒,带出一支吃得苦中苦,乐于奉献,不畏艰难,能打硬仗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陈云华和锦屏建设管理局现场负责人五年来把自己投身于锦屏工地。
锦屏水电工程开工初期,在一片荒山坡中推出的一方坝子里,竖立着一排用铁皮集装箱代替的房屋。那是陈云华等领导在锦屏工地享有的高级设施,住宿兼办公。这铁皮集装箱房屋面积仅几平方米,床铺边撑个木板就是办公桌,人在里面转身都要小心。
铁皮集装箱屋子夏不隔热,冬不保暖。夏天,室外高温40摄氏多度,屋内不通风,更像蒸笼,冬天又像冰窟,晚上不开门睡觉时常还憋气。不过,他们一天中在屋里的时间却相当有限。处理工程施工中的重大问题,险情都在现场,经常与死神擦肩而过。
有一些本让人诧异,但对于陈云华他们却是习以为常的场景:2004年腊月三十,按中国人的习俗是合家团聚的时候,陈云华却在锦屏雅砻江边的工地上,与员工、监理、设计、施工人员一起围着一堆篝火,摆几个简单的菜,就这样送旧迎新。他大年初一到西昌,已是傍晚6点多钟了。满大街找不到卖吃的。最终找到一个小餐馆,厨师回去过年了,只剩了一点米饭,没有炒菜。他要了盘泡菜,就着冷饭,就算新年晚宴了。他说:“吃不下这些苦,就不配做锦屏水电人。”
至今,锦屏绕行大河湾的公路也都还是“缠绕”在半山崖中。好些地段也都还是一面是几乎与路面呈九十度垂直壁立的岩壁,另一面也同样是与雅砻江水面垂直壁立的悬崖。那时,路面更逼仄,直角形弯道更多,汽车稍出问题就栽到江里。沿路雨季泥石流不断,成方的巨石滚石不少,进出锦屏的车,遭砸过的不在少数。
2004年8月,大汛临近时,陈云华匆匆赶往锦屏施工现场,检查防汛工作。途中,崖上突然滚落下一块飞石,砸穿车窗玻璃,再砸中他的右臂。砸碎的玻璃划伤了他的颈部和前胸,肩上也划出了几厘米的口子。他的衬衣顿时被鲜血染红了一大片。为稳定军心,他忍着伤疼,在当地村卫生所简单包扎后,又若无其事地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后来,他的右臂整整痛了几个月还抬不起来。
那时候,管理局领导祁宁春觉得有时出门没车坐倒不一定是糟糕事。两条腿比四个车轮更灵活自如。途中遇上险情,或溜下江边沿滩绕行,或攀上坡去,探寻捷径。“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我们就是这样摸爬滚打,踢踢绊绊地走进来的,只是在锦屏呆久了,几个月后突然有事回成都总部,进城就感觉恍若隔世,一切都这么陌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这马路咋会这么宽,这么直?咋这么多汽车来往如流水,连“旋涡”都没打一个?
祁宁春有生以来住过四次医院,有三次都是在锦屏病倒的。
最危险的一次是他在隧洞东端刚拍板处理了一桩棘手事,有电话说隧洞西端又出现强岩爆,面临停工。他即刻又驱车绕150公里大河湾,往西端赶路。他上车启程就感觉头晕,行至李庄,更感心脏受压,缓不过气来,倒在座位上了。他怀疑自己心脏出了问题,叫随行人员到小镇药店买了瓶速效救心丸,情急之中,一次吞服了半瓶,又吩咐往前赶路。
服药后丝毫不见效,反倒处于半昏迷状态了,驾驶员加足马力,直赴西昌市人民医院,推入急症室。西昌医院作急救处理后,不敢收治这位重危患者;连夜送往成都华西医院。仪器检查出,祁宁春心脏反搏(正常应为正搏),是长期劳累和精神过度紧张所致。以致他从此落下了凡遇着急事,就感头晕、心脏紧缩的后遗症。
3
锦屏建设管理局技术部有两位年轻博士胡斌、周江平。他们都是锦屏山交通隧洞破土动工前后到锦屏的早期锦屏人。妻子、孩子、父亲、母亲都远在成都和更远的老家。是那种上不能尽对父母之孝,下不能尽夫尽父之责的“苦恼族”。——尽管锦屏人几乎都如此,但他们在这人之常情上的牺牲和奉献,毕竟是令人感叹、敬佩的。
地质工程博士胡斌早在做锦屏山交通隧洞工程招标准备工作时就到了锦屏。工程破土动工后,他在西端搞现场管理。首当其冲的管理难题是交通堵,施工材料、物资进场难。他跑上跑下,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处理好像和专业没太大关系,但又没完没了的棘手琐碎的事务。
然而,锦屏一、二级水电站在雅砻江大河湾上下游两端岿然矗立的壮景,特别是从设计中就已面对的锦屏山交通隧洞必须攻克的世界三大技术难题的挑战,常常使这位体形健壮、高大,剃着大平头,充满阳刚之气,喜欢在球场上拼搏的壮汉兴奋不已。
隧洞东端掘进中第一次出现大流量高压突涌水。他赶到东端,联络了施工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在第一时间里进洞查看涌水点、水源和涌水状态等,获取治理决策和方案制定的第一手资料。
洞子里断了电,一团漆黑。他们手拉着手,在齐腰深的水里向前摸索。脚下是从掌子面冲下得厚厚的泥沙,垮塌的岩石,坑坑洼洼的。水流很急。尽管大家手拉着手,还是防不胜防,他一只脚陷入坑凹里,又被一坨不小的岩石绊倒,一头栽进水里,脚崴了。大家拉他拉出水面,但眼镜、相机已被摔落。大家摸了一阵没摸着,定是被水冲走了。他顾不了这些,让大家拉着,又一拐一拐地摸索着向前挪动。
这之后,他在寝室里莫名其妙地摔倒了。他没觉得疼痛,却爬不起来,腿麻木的而失去了知觉,他觉得自己像没长腿一样。待有了疼痛感,他才撑着身子爬起来。此后,尽管走路一拐一拐的,他也没介意,照样忙工作。
岩土工程学博士周江平早在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工作期间就参与了锦屏水电站设计。到雅砻江公司锦屏建设管理局技术一部任副主任后,他主要面对的就是岩爆,与外国咨询机构专家打交道,向他们介绍情况,直接沟通和交流。
不少国际著名权威专家他过去只是在专业书上见到他们的名字,熟悉他们,仰慕他们。如今在锦屏,不仅能经常见到他们,而且是面对面地与他们平等商讨交流。他因此对锦屏心怀感激:锦屏,你对一个人专业发展和成长提供的舞台太大了,发展空间太大了!你是一个产出重大专业成果的地方!那些国际著名专家与他交流专业技术之余,也十分诚恳地对他说:“这是世界一流工程。这么规模宏大,这么高技术难度的工程,你能参与,真是幸运。参与这项工程,钻研这些技术难题,对一个专家是受益终生的事。应该好好珍惜这样的机会和条件。”
周江平大量日常工作和职责,是交通隧洞的地质问题和灾害防治,具体处理的就是地质预报和施工问题。周江平和天津大学毕业的硕士生谢国权,每周至少进洞三次,检查施工单位是否看了《超前地质预报》,是否落实了《超前地质预报》中的超前预报措施。如对已监测到的洞段断面有变形,则必须先做支护或永久性支护后,才能开掘新的掌子面。
这些看似事务性的日常工作,件件都事关工程施工安全和质量,不可稍有麻痹、马虎。这样,他自然对父母、妻子、孩子都无暇顾及了。去年,他还在接待美国咨询专家,做技术交流期间,他妹妹打来电话说:“爸爸快不行了,你赶快回来!”这之前,他已经知道父亲病重了。这时候,他只能答应:“我马上动身回来。”他想以这句分明不能兑现的话安慰父亲,也缓和亲人的情绪。
五天以后,美国专家圆满结束咨询活动。他送走美国专家,才匆匆赶回家。可是,父亲已到最后弥留时刻,已经不能说话了,只望着他流泪。
父亲见了他,很快就永远地阖上了眼。
这自然成了周江平心里永远抹不去的痛。如今抱憾、内疚、自责都显多余。他只祷求父亲的在天之灵的原谅:男儿在外,忠孝不能两全——自古如此啊!
4
时任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兼副院长兼锦屏项目部经理的张春生给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形象是:头戴安全帽,身着雨衣、水裤、雨靴,一手拄着根两米多长的竹竿,一手提着探照灯。俨如全副武装,戎马生涯的将军。
他带着一群设计人员走进施工中的锦屏山交通隧洞,渐渐步入齐腰深的地下大流量突涌水中。他们亮着探照灯,手牵手,提放着水底的坑凹、滚石,摸索着前行,一边查勘,一边商谈着治理措施。
“张总常年驻扎锦屏,即使出去开会、出差,一回到锦屏,他第一件事就是去工地,往隧洞里钻。凡是工程中出现了啥问题,他肯定会在现场。”华东院的设计人员介绍说。
“既然我们承担了这隧洞的设计工作,就要对每一环节负责到底。”张春生说,他是个表里如一的人,从来都是一言九鼎。
雅砻江公司领导高度赞扬张春生的“对每一环节负责到底”。他们评论道:“有这样高水平的设计单位,有这样兢兢业业,对自己的设计能负责到底的设总,攻破世界三大技术难题,我们还用犯愁吗?”
2003年,华东院锦屏项目部成立时,身为总工程师兼副院长的张春生就兼任了项目部经理。直接挑起了承担直接责任的重担。他选择亲自担任项目经理,是因为毕竟是一个“高难度伴随着高风险”的项目。早在华东院向雅砻江公司领导报告,推荐“引水隧洞施工采用提前建设辅助洞”的设想方案,受到了雅砻江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华东院领导及张春生既兴奋,又紧张。他感到这一方案实施中的难度和压力。尽管他们设计中在一些关键技术环节的选择上,各种实验做了一遍又一遍,各种分歧讨论了一次又一次,方案做了一套又一套,图纸改了一稿又一稿,但是,作为总工程师,他心里明白,在隧洞的建设施工中,还是注定会布满荆棘,险象环生。岩爆、地下水突涌等地质灾害将会发威,阻挡隧洞建设者们前进的脚步。
张春生把他和周垂一等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发明设计,并取得了创新技术国家发明专利的《超高压突发性地下喷涌水的分流减压处理方法》用于锦屏山交通隧洞施工中,有效解决了超高压突发性地下水喷涌问题,降低了施工难度和施工风险。
“破解、攻克工程施工中的这些技术难题,我们设计者也责无旁贷!”张春生等设计人员们如是说。
因为这个“责无旁贷”,在锦屏山交通隧洞建设工地上,张春生成了华东院里“十处打锣十处在”的人——成立锦屏项目部,他任经理;随后,成立锦屏山交通隧洞工程技术组,他又任组长。总之,凡攻坚的责任,他都揽下了,攻坚的重担,他都挑起来了。他是个组织指挥者,又是个冲锋陷阵者。
5
在锦屏山交通隧洞建造中,还有一场攻坚战与三大技术攻坚相辅而行,相得益彰,这就是隧洞工程承建单位的施工质量和速度问题。而攻克三大技术难题的终极目的,也是为这安全、高质量、高速度地建成锦屏山交通隧洞啊!
隧洞东端A、B洞各8000米工程,由中铁二局中标签约。他们的施工队伍2003年11月进场,2004年1月1日开工。到2005年6月,一年半时间过去了,掘进进尺仅2000米。大大落后于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雅砻江公司和中铁二局都心急如焚。这其实也是铁二局非常看重的重点中标工程项目呀!
一年半中已撤换了三个项目经理,施工工人也更换了好几批,施工进度依旧上不去,还没有好转迹象。其中的一任项目经理,上任几天,一次岩爆给他来了个下马威,把他震住了。刚满一个月就辞职离开了锦屏。
挂帅领兵者丢盔弃甲,兵卒焉能恋战?谁能转败为胜?谁有回天之力?
候永和,铁二局二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中等个子,显虎将气魄,宽脸盘,健壮结实,个性刚直,嗓门宏亮,快言快语,随时都显得精力旺盛的汉子,在铁二局名声很响。虽还不到40岁,但因其成熟老练,南北转战,搞了好些大工程,干得很漂亮,早些年就被唤之“老候”了。一个“老”字,是对他资历、资格地赞许。
2005年6月7日晚8时许,刚完成广州大学城建设任务,正在组织召开广州东二环路项目施工生产会议的老候接到公司电话,新任命他为四川雅砻江锦屏山交通隧洞西端项目部经理。老候是共产党员,组织纪律观念特强。第二天早上,他在施工现场进行工作交接后,立即赶赴机场,在成都直接转飞西昌。
他到达锦屏,是6月9日,真是昼夜兼程,视军令如山啊!。
候永和到锦屏报到后,祁宁春代表锦屏建设管理局对他谈了三点希望,也是托付:希望迅速扭转被动局面;重振铁二局雄风;展现大局风采。
候永和刚上任,消息就传遍了工地。老候的名声和他管理严谨,赏罚分明,大家早有所闻。前任项目经理一走了之,工人们已经三个月没有发全工资了。老候来了,他们感到起码在工资问题上吃了定心丸。队伍也因此呈现出稳定局面。
候永和为自己安排一个星期做调查研究,对隧洞的围岩状态,施工组织现状,安全保障措施,机械设备和劳动力配置,作业班次,时间都做到了了如指掌。这一个星期中,他无处不到,无处不看,无处不查询。凌晨四点无法入眠,干脆翻身下床自己驾着车进洞了。
连续三个月,他天天在隧道掌子面值守,分析情况,探索岩爆、涌水规律。每晚7点半,准时在隧洞口的会议室组织召开现场办公会,分析当天的问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措施。没有结果决不散会。
调查研究加亲临一线组织指挥,候永和把尊重业主、设计、监理,严格兑现对业主的合同承诺落实得很到位。他精心组织制定了一套科学的项目管理制度,明确划分了各岗位(职务)的责权利关系,实行班组承包,绩效工资制,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管理人员的工资直接与工程施工进度挂钩。领导干部实行分片包干,包保责任制。
规模如此宏大,又是高难度的世界一流工程,机械设备的作用至关重要。候永和上任不久,就投入1.2亿元购置了包括机械喷射手、电脑台车、18台沃尔沃自卸车、多功能液压钻在内的国内外最现代的机械化施工设备。同时强化了设备的科学使用和维护保养。做到了主要设备一直处于24小时正常运转状态。
2007年7月1日,铁二局已完成了隧洞掘进8000米的合同任务,质量优良,刷新了国内外隧洞独头掘进的施工记录。
完成了自己的合同任务后,候永和“快马加鞭不下鞍”,响亮地喊出“东端,西端,不见不散”的口号,继续向西掘进。
候永和和他带领的施工团队,以辉煌的战绩显示了锦屏攻坚团的威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尾声
最后一排“轰隆隆”的开山炮声在锦屏山2375米深的腹腔内炸响了!
这是一排送旧迎新的礼炮!
这“礼炮”的轰鸣迅雷般冲出刚刚从母体里分娩降世的17.5公里长的锦屏山交通隧洞,在雅砻江大河湾峡谷的千山万壑间久久回响,在海拔4000千多米高的锦屏山巅的蓝天白云间久久回响。
“礼炮”的轰鸣以万里奔腾的雅砻江波涛为载体,冲出高山深峡,奔向长江,奔向蔚蓝色的大海,传遍我们这个蓝色星球的经纬。
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贵阳设计院监理部、中铁二局、中铁十四局等,一支支水电建设大军在弥漫的硝烟中胜利会师了!
业主、设计、监理、施工的各方人员,谁也顾不得揩揩挂满两腮的喜泪,只顾激动地热烈拥抱,互相祝贺,同庆同喜。
在这个综合规模世界最大的隧洞里,战友们肩并肩、手拉手,簇拥着,像一条长龙,如一列时代列车,奔出隧洞口。
各路大军的大红旗舞动起来了!
各路英雄亮开嗓门,发出了同一声呼喊:雅砻江锦屏水电站锦屏山交通隧洞贯通了!
1660多个日日夜夜的鏖战,为的就是这个时刻——一气撼乾坤的时刻的实现。
中铁二局、十四局领导说:“曾经持续5小时闷雷般恐怖的岩爆;曾经警报般久久'呜呜'鸣叫,喷射成雾状达200多米,令人惊悚的围岩裂隙突涌水,那么顽固地向我们进攻。它们总想摧毁我们的意志,阻止我们向前掘进。但是,我们始终勇往直前,直至取得了最后胜利。因为我们不是孤军作战。在我们的背后,一直有雅砻江公司的强劲支撑和设计、监理单位的协同作战。锦屏山交通隧洞的贯通,我们是名副其实的'铁军'。”
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原院长张伟民在回顾了锦屏山交通隧洞建造历程后,感慨地说:“高山和高难地质条件的磨练,使我们华东院在应对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的同时,对深埋长隧洞的地质勘探技术,快速施工关键技术、信息化设计方法等主要关键技术研究均获得了阶段性成果。而雅砻江公司作为业主方,不畏风险,支持我们的设计,选择了我们的方案,对我们取得这些成果的作用是至为关键的。”
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云华说:“锦屏山隧洞能有今天的胜利,归根结底,是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和我们一起,四方合力攻坚,攻破了世界三大技术难题的结果。这是科学、进取精神和团结协作的胜利。过去我总感觉,隧洞一天不贯通,就不好理直气壮地说我们有能力攻克世界三大技术难题这句话。现在,事实终于应证了我们的能力。我们也不需要再多说什么了。但是,我们需要向世界宣告:所谓地下工程建设的三大技术难题,在中国水电工程建设中已经成了历史。”
既然21世纪是人类开发地下空间的世纪,那么21世纪的辉煌就在咱们中国。在雅砻江锦屏水电站工程耸立的石破天惊的丰碑,让世界为雅砻江骄傲,为雅砻江人骄傲,为中国人自豪!
姓名:罗崇伸、张蕴华
出生年月:罗崇伸 1963年1月;张蕴华1977年12月
单位: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