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力工业起步于清朝晚期。在那个积贫积弱的年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步伐步步加快,同时也把电力工业带进中国。从时间上看,我国电力工业起步并不晚,但是由于战乱、政治、社会的动荡,我国电力工业并未得到大规模发展。
(一) 我国电力工业的艰难起步
中国电力主题日的诞生
1882年,英国人李德尔在南京路190号大楼里面,招股筹银5万两,并从美国购买11.63千瓦的发电设备,筹建了我国第一座发电厂,创办上海电气公司。这座电厂比法国巴黎火车站电厂晚7年,和爱迪生在美国建立电厂是同一年,比俄国圣彼得堡电厂还早一年,比日本东京电灯公司早5年。
(外滩旧照)
同年7月26日,发电厂马路对面的电灯被点亮,而这一天也成为了中国的电力工业诞生日。后来,这一天被确定为中国电力主题日,成为我国电力行业一年一度的盛会。
李鸿章推动下的晚清电力工业
1888年12月,北洋大臣李鸿章奏准,由丹麦购进一台15千瓦发电机,在中南海西门外设立了北京西苑电灯公所。从此,北京的宫灯蜡烛开始换成了灯泡。正是这些灯泡陪着晚清王朝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多事的夜晚。
(李鸿章旧照)
也是在李鸿章的大力推动下,中国第一批电厂开始走上了历史的舞台。1888年,台湾巡抚刘铭传在台北设立台湾兴市公司,安装小型发电机,开始燃煤发电;同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州采用燃油机发电,100盏白炽电灯照亮总督衙门;同年,军机处机器制造局在河北宣化开设龙烟铁厂,建立20千瓦自备电厂。
而李鸿章本人对电力工业也是拥护有加,1890年,李鸿章兴办北洋水师,亲自在大连创立大石船坞电厂。
清朝末年,不平等条约陆续签订,大量租界产生,为了租界内各国侨民生活,各国租界纷纷建立自己的电厂,专供租界用电。1887年,英国商人在厦门鼓浪屿安装直流发电机,专供侨民用电;1889年,英国在香港设立电灯公司,筹建发电厂;1898年,德国人在青岛装设移动式发电机组,专门为军事设施和机关供电;1899年,德国商人在北京东华门开设电气灯车公司,并且建立发电厂。除此以外,天津、汉口、广州等地均出现了外商建立的电厂。
在外商建立的众多发电厂之中,上海杨树浦电厂装机最大,并远远超越亚洲地区其他国家电厂装机容量。该电厂是英国商人创办,1911年修建。
(解放前杨树浦电厂)
在外商电厂中,中国工人经常受到不平等待遇。在杨树浦电厂内,电力职工根据国籍不同被分为不同的等级,最后一个等级为中国工人。中国工人只要打碎一块玻璃就要记过6次,只要被记过9次就会被电厂开除。
清朝末年,除了官办、外商办的电厂,还有部分民间自办电厂。为了发展,这些民族工业力量与外商电厂进行了艰难的较量。
1901年宁波电灯厂成立;1903年安阳广益纱厂自备发电所成立;1905年京师华商电灯股份有限公司、烟台电灯公司、镇江大照电灯公司成立;1906年特别区域电灯厂、汕头开朗电灯公司成立......
一大批民间自办电厂承担起那个时代,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使命。
现代电力工业起步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以后,我国电力工业经过了一个相对较快的发展时期。在民营资本的推动下,到1936年,我国发电容量达到136.59万千瓦。
1929年,中华全国民营电业联合会成立,第二年加入了万国电业联合会。1929年12月21日,国民政府颁布《民营公共事业条例》,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电气事业条例》,逐步实现了全国频率、电压的统一。我国电力工业最早实现了标准化。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为了扶持伪满洲政权,在东北地区建立电力工业体系,大规模建立电厂,企图永久占领东北,其中丰满电厂是知名的电厂之一。
丰满电厂是当时我国最大的水电厂,在东北地区电力工业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丰满电厂同样也埋藏着我国早期电力工人的血和泪。资料显示,仅仅1939年7月,丰满电厂死亡人数高达78人,平均每天死亡2.6人。今天,在丰满电厂附近依然可以看到曾经掩埋电力工人尸骨的"万人坑"。
(解放前丰满电厂)
1941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阎店子创建发电厂,尽管功率只有3千瓦,但是依然支撑几十个无线电台,把我党的联络范围扩展到国统区乃至苏联,这也成为我党领导电力实业的开端。自此,我党领导的电力工业开始了伟大的征程。
(二) 中国黄河水电开发历程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治理一直是中国历朝历代最为重要的事情。翻开历史,中国古代发展史也是一部中国人与洪水的搏斗史。新中国之初,开国领袖毛泽东站在古老的黄河边发出"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自此,我党领导的水电发展大业,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
新中国的水电开发是从治理黄河开始的,滚滚黄河水记录下了中国第一代水利建设者的深深足迹。
中国水电从三门峡开始
1955年7月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决议》,同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成立三门峡工程局。
1957年4月13日,中国人自己建造的黄河第一座水电站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
(三门峡水电站建设资料照片)
该工程1958年成功截流,1961年实现投产。此后,由于泥沙问题,分别在60年代中期、70年代初期进行了两次改造。
三门峡位于河南陕县黄河中游下段干流上,因为河中石岛分流为人门、鬼门、神门而得名。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新中国全面开发治理黄河的第一次重大实践,为我国积累了第一批水利水电建设队伍。
(三门峡水电站排沙照片)
刘家峡水电站
与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相比,刘家峡水电站建设则显得一波三折。
刘家峡水电站位于甘肃永靖县境内,在兰州以西100公里处,是我国第一座百万千瓦大型水电站。147米的整体式混凝土重力坝、单机容量22.5万千瓦水轮机组、330千伏的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均是当时全国首例。工程1958年9月开工,1960年7月下马,1964年复工,1969年第一台机组投运,1974年竣工。
(刘家峡水电站建设资料照片)
刘家峡水电站造价为417元/千瓦,创造了中国水电史最低工程造价奇迹。另外,当时的水电建设者节约出7000万人民币,建成了八盘峡水电站。一座水电站费用建造两座水电站,这在世界水电发展史上绝无仅有。
奇迹背后是中国第一代水利建设者的勤劳付出。由于缺乏工程机械,大部分设备都依靠人背马拉。1966年施工高峰的时候,施工人数最高达到15490人。
(刘家峡水电站资料照片)
龙羊峡水电站
龙羊峡水电站,一座屹立在海拔3000米的高原上的水电站,是黄河水电开发中最为艰苦的工程。
当年亚洲最高的大坝、最大的装机容量、最大的库容面积让龙羊峡名扬于世,该水电站1989年6月机组全部投产,2001年7月电站全部竣工。
龙羊峡所在的青海省共和县自古就是"八月飞雪降"、"白骨无人收"的荒蛮之地,狂风、飞沙以及缺氧是水利建设者绕不过去的障碍。
1976年,8000名建设大军开赴龙羊峡,开始了艰难施工。
(龙羊峡资料照片)
数据显示,当年开挖的石方可以铺成一条龙羊峡到北京一米见方的长坝;浇筑大坝的混凝土和钢筋可以装16万节火车皮;各种钻孔可以钻透47座珠穆朗玛峰。
(人们祭奠龙羊峡水电开发者资料照片)
艰难的施工,让水利建设者付出巨大的代价。工程完工后,有211名建设者也永远的留在了龙羊峡,他们平均年龄只有35岁,来自全国20个省市,他们也成为了龙羊峡水电站永远的守望者。
黄河水电开发,是新中国水利建设的开始。施工中,我国逐步掌握了大型水利工程的设计、建设技术,逐渐培养出属于自己的水利建设人才,为日后水利事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改革开放后,我国提出了建设10大水电基地,分别为黄河上游、红水河(含南盘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乌江、长江上游、澜沧江中游、湘西和闽浙赣水电基地。80年代末我国又增加了东北和黄河中游北干流水电基地,自此,中国的水电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百年电力》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