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全国政协委员:实现低碳经济的突破口在水电
2010/3/3 9:07:58    新闻来源:中国证券报
    “低碳”潮流:可再生能源利用之争

  “我这里没有纸质版本,今年都鼓励网上申报电子版提案。”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经济学院教授郭松海在电脑上给中国证券报记者打开了他的提案文件夹。“低碳”不仅是今年政协委员住地的潮流,更是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根据政协提案组目前收集上来的提案来看,已有5份提案涉及“低碳环保”相关方面的内容。

  与之相呼应的是,3月2日,A股市场也上演了一轮“低碳”行情。wind数据显示,低碳经济概念股当日平均涨幅为2.49%,走势明显强于大盘,江苏阳光、德赛电池、北矿磁材等一批“新能源”、“低碳”概念股集体冲上涨幅榜前列。

  建议立法监管碳排放

  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会议新闻发言人赵启正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低碳经济”这个词是这一届政协委员提案当中的关键词,委员们提出了很多新的建议。去年由九三学社中央提出的“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提案就得到国家发改委的高度认同。而在九三学社中央今年的提案中,“关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低碳发展的建议”也赫然在列。

  长期从事金融证券领域研究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今年计划提交的5份提案中,就有两份与“低碳经济”有关。他建议,国家立法部门应首先健全与碳排放相关的法律法规,使环保部门在执法时有法可依。同时,提高碳排放源的监测水平,加强碳排放量的监管水平并加大对超额碳排放的惩罚力度,做到执法必严。同时,建议国家发改委设立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建立“低碳评估体系”,将我国政府40%-45%单位GDP碳强度下降承诺层层分解落实,并把碳排放指标完成情况与各级政府政绩相挂钩。

  民盟中央提交的提案则建议适时开征碳税,并从生产领域开始,逐步向消费领域扩展。提案认为,目前应该抓住CPI、PPI仍将维持一段时间低位状态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能源、资源价格改革,理顺价格体系,打造市场因素逐步发挥主导作用的价格形成机制;同时继续抓紧节能减排的推进,重点放在节能建筑、低耗产业、道路交通工具降低排放三大领域。

  可再生能源利用之争

  作为“低碳经济”的一部分,在大力推广使用再生能源方面,委员们的看法不尽相同。全国政协委员、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路耀华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要真正实现低碳经济的突破口在于水电开发。他认为,我国水能理论蕴藏量超过6.7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但开发率不到30%,现阶段进一步实施水电开发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和紧迫的任务。

  全国政协委员孙继业则认为,全世界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有439台,发电量占世界发电总量的17%。欧洲1/3的电力来自核能,占其发电总量的80%左右。而我国目前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只有12个,占全国发电总量的比重仅有1.92%。他认为,由于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造价高,供给不稳定,要想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情况下大量生产电力,就必须大力发展核电。

  献策执行

  在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方面,政协委员积极献计献策。

  贺强在另一份有关“低碳”的提案中建议,将北京市作为低碳金融创新试点城市。他认为,作为全球碳市场最大的碳资源国家——中国将成为国际碳金融市场上重要的参与者之一。而目前国内的碳交易则是以国外买家为主的碳项目初级市场,其本质是远期合约交易。贺强建议,在北京建立碳金融交易市场,实现碳商品的现货交易,继而完成向碳金融市场(碳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市场)的过渡。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碳融资体系、碳交易平台、碳服务体系、金融产品和工具以及碳市场监管体系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也需要逐步完善。

  对于多晶硅业界苦苦期盼的太阳能发电的补贴电价,全国政协委员、德意志银行亚洲区总裁张红力则在他的提案中建议,国家应按照中央和地方合作的补贴方式对太阳能发电上网电价进行补贴;而受到各地日照差异的影响,对于太阳能发电上网电价的定价也应该采取统一定价与竞标相结合的方式;为有效确保太阳能发电项目顺利并网发电,国家可以制定固定太阳能发电的配额,来保证电网运行商支持并网。此外,国家还应鼓励民营企业、外国公司和基金承包和投资太阳能发电项目,并在融资过程中给予帮助。

  此外,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郭国庆提出,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成果来看,低碳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应该把低碳技术创新体系纳入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规划,同时出台有效的财税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积极投入低碳技术的研发。中国证券报   李若馨 周婷 董文胜 蔡宗琦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