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2009: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高歌猛进
2010/1/31 21:26:08    新闻来源:新华网
  12月15日,施工人员在穿黄工程Ⅱ-A标段工地紧张施工。 

    新华网北京1月31日电(记者姚润丰、杨希伟、李钧德)中线穿黄工程顺利穿越黄河底部,世界最大规模的渡槽工程沙河渡槽段开工建设,兴隆水利枢纽开工且同年实现截流……2009年,在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形势日益严峻和国家实施扩内需、促经济、调结构、保民生的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下,作为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状况,促进水资源整体优化配置,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南水北调工程进入全面推进、加快建设的新阶段。 

    工程建设全面提速  

    2008年10月,国务院召开的南水北调第三次建委会确定了工程建设新目标:东线一期工程2013年通水;中线一期工程2013年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通水。自此,作为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落实中央扩内需、促经济、调结构、保民生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项目,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全面提速,一批重点工程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张基尧介绍,2009年,南水北调东线济南市区段、南四湖至东平湖段,中线黄河以北至漳河段、天津干线段、黄河以南段部分项目,以及世界最大规模的渡槽工程沙河渡槽段等相继开工建设;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基本加高至176.6米新的设计高程;采用世界先进盾构技术的中线穿黄工程上游线3450米过河隧洞顺利穿越黄河底部,下游隧洞已掘进3000米;东线穿黄工程已扩挖215米;湖北兴隆水利枢纽开工且同年实现截流,极大地推进了汉江中下游综合治理开发。 

    投资计划完成上新台阶。据南水北调工程办公室统计,2009年下达年度投资计划共164.5亿元,自南水北调工程2002年底开工至去年底,累计完成投资353亿元,占在建工程总规模的51%,占主体工程投资的17%。 
  
   张基尧介绍,2010年南水北调工程计划安排投资480亿元,是前7年工程投资的总和。东、中线一期工程除个别河湖疏浚等工程外,未开工的主体工程在2010年将全部开工建设,为2014年中线工程全线通水、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局面奠定重要基础。 

    已建工程发挥效益 

    张基尧表示,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部分项目已完成建设任务,并在水资源调配、防洪排涝等方面发挥效益,为工程沿线群众带来了实惠。 

    为缓解北京市水资源严重短缺状况,南水北调中线优先安排建设石家庄至北京应急供水工程。京石段工程于2003年12月30日开工建设,2008年9月18日开始放水,28日输水进入北京。河北3座水库累计放水4.35亿立方米。去年夏天,北京用水高峰期日耗水量达278万立方米,其中京石段供水170万立方米,达60%以上。京石段工程建成并通水是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在中线全线通水前先期形成华北地区水资源配置新的通道和能力,将缓解北京水资源短缺状况,提高首都北京供水安全保障水平。北京也成为南水北调工程沿线第一个受益城市。 

    2002年率先开工的东线江苏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工程和山东济平干渠工程已完工并发挥效益。作为第一座开工建设、第一个完成并投入运行的泵站――宝应站工程于2005年10月完成试运行验收,并在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投入里下河排涝运行,累计抽排涝水2.02亿立方米。济平干渠工程2005年12月建成并进行试通水运行,累计泄排涝水近1.5亿立方米,减少农田涝灾面积近20万亩次,极大地改善了地方生态环境。 

    此外,东线江苏段刘山闸站、解台闸站、淮安四站输水河道、江都站改造工程相继建成,并在当地水资源调配和防洪排涝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东线治污效果显现 

    长期以来,南水北调东线输水干线河道和湖泊水污染相当严重,水污染防治工作关系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成败。为此,南水北调工程规划论证阶段就确立了“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把治污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并实施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  

    根据治污规划,江苏、山东两省分别制定了41个控制单元治污实施方案,对规划确定的治污项目进行了优化和适当调整,确定东线一期治污项目426项,其中工业点源治理214项、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155项、流域综合整治31项(含城市生活垃圾处理8项)、截污导流26项,总投资153亿元。 

    针对不同区域治污特点,东线江苏、山东两省积极采取新的治污措施:江苏省将调水源头取水口划为饮用水源保护区,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引江河道与湿地保护、生态林网与生态廊道、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并在输水沿线地区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县。山东省结合南水北调沿线实际,逐步形成了“治、用、保”并举的一体化小流域污染综合治理思路,采取点源污染治理、水资源循环利用及生态修复与保护的措施开展工作;颁布施行了严于国家标准的《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沿线水污染综合排放标准》,制定了《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区域水污染防治条例》,并在东线工程黄河以南段实施生态补偿试点。 

    截至去年12月底,东线控制单元治污方案确定的426项治污项目,已建成372项,完成率88%;在建53项,开工率99.8%。东线治污取得明显成效,沿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及主要污染物浓度均较规划前削减了80%以上,在黄河以南36个控制断面中,水质达到规划治理目标的断面由初期的1个增加到21个,不达标断面污染物浓度大幅度下降,南四湖、东平湖水质明显改善。 

    移民征迁稳妥有序 

    南水北调工程移民是继三峡库区移民之后,国内最大的移民工程。按照工程建设规划,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移民征地涉及搬迁人口约44万,生产安置57万人。其中,丹江口库区规划搬迁建房33万人,规划生产安置27万人。 

    张基尧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征地移民是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和工程沿线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把征地移民工作摆在与工程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目前移民征迁进展平稳、和谐有序。 

    干线征地拆迁方面,沿线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方面密切配合,以国家征地移民政策为依据,以落实省级政府负责制和建立协调机制为手段,以加快推进东中线征迁工作为重点,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建设良好环境为保障,不断推进征地拆迁工作。2009年,完成征地27.96万亩(其中永久征地19.17万亩),累计搬迁5.16万人,生产安置11.18万人,搬迁工业企业675个,改移专项设施3728处。 

   丹江口库区移民是南水北调工程征地移民工作的重中之重。丹江口库区移民坚持开发性移民方针,采取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扶持相结合的办法,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发展,使移民生活水平达到或超过原有水平。 

    据悉,丹江口库区移民已经取得积极进展。河南、湖北两省按照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的部署,启动2.3万库区移民试点。河南省组建库区移民搬迁指挥部,投入6.6亿元资金用于提高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建设标准。湖北省尊重移民意愿,调整安置方案,在移民的后期发展上下功夫。2009年,河南省全面完成1.1万试点移民搬迁工作,湖北省组织搬迁7170人。截至目前,迁出地及安置地周边社会稳定,移民群众喜迁新居,对生活、生产安置满意。丹江口库区移民试点工作平稳推进,为下一步实施大规模移民提供了经验。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