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小春:用智能化手段建造乌东德水电站[地下大坝]
2017/12/6 20:26:54 新闻来源:三峡集团
蒋小春:
"通过我们踏踏实实搞研发,用一键式灌浆代替了人工灌浆,解放了人力,保障了工人安全,确保工程质量,引领了行业技术进步,非常值得自豪。"
蒋小春:用智能化手段建造"地下大坝"
"智能大坝"、"聪明的大坝",是近年来水电工程建设的热门词汇,代表着水电行业的技术潮流。
拥有"最强大脑"的溪洛渡水电站,获得素有国际工程咨询领域"诺贝尔奖"之称的"菲迪克2016年工程项目杰出奖"。
三峡集团建造的世界级巨型水电站乌东德、白鹤滩,沿用了智能大坝的技术路线。而蒋小春的团队与三峡集团共同研发的智能灌浆系统,则是建造智能大坝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5年,蒋小春从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后,选择了创业,从那时起便结缘三峡集团。
从最初为向家坝、溪洛渡水电站提供灌浆数据采集服务,到联合三峡集团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灌浆系统,依托三峡集团的平台,蒋小春在这个领域走得越来越远。
谈起灌浆工艺的发展,蒋小春熟稔在心: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配浆、注浆和记录全部由人工完成;
◆?上世纪80年代,国际上开始使用数据自动记录设备,国内引进该技术后,采用分体式结构;
◆?2000年前后,国内部分厂家将分体式进行集成,形成一体式自动记录仪。
蒋小春带领的团队就是其中一支重要的有生力量。
在向家坝和溪洛渡水电站的建设中,分别有超过100台和40台一体式自动记录设备应用在灌浆中。
在实现一体式后,蒋小春和他的团队并没有止步,又将单机版升级为网络版,即把工地所有的灌浆记录设备组成网络,将采集的数据进行云计算,可以说是数据自动记录设备的升级版。
首次应用在乌东德水电站的"智能灌浆系统",则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次升级:将原来的数据采集一个环节,向配浆、注浆环节延伸,构建起包括数据采集系统、配浆系统、压力控制系统和工艺控制系统在内的完整体系,从而实现灌浆的标准化、流程化、智能化和阳光化。
这项"智能灌浆系统"由三峡集团科技环保部、乌东德建设部和蒋小春的科研团队共同努力研发并应用,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目前,该系统已获得10项国家专利,正在申报8项。
这项水电"黑科技"的问世固然值得欣喜,然而研发过程中的艰辛蒋小春却比谁都清楚。
★由原来的数据采集一个环节,延伸到配浆、注浆全流程,不亚于涉足新的专业领域;
★泥浆密度测量、动态且不间断配浆等难题前所未有;
★要满足乌东德近300米级高坝的技术要求,灌浆的高压须达到6兆帕,相当于600米高的水压,从试验到样机投产历时一年多的时间,且充满很大的危险性。
2015年7月,蒋小春带着3名技术人员,从成都开车,路经武定、禄劝,途中突降大雨,车子在一个直弯处越野车发生侧翻,掉进半米多深的水塘。
大家顾不上安危,马上抢救设备,5人的手机只有一部勉强可以通话求援。
等到被建设部接回乌东德工地时,已是晚上9点多。"一个个棒小伙子,经过一通折腾,整个身体都散了。"
20170915乌东德水电站大坝浇筑形象
今年9月24日的现场试验,智能灌浆系统的高压首次达到6兆帕,乌东德水电站的"地下大坝"建设由此开始了智能化的新跨越。
对此,蒋小春情怀满满。"三峡集团搭建了很好的平台,让我们有空间去拓展、创新;集团领导樊启祥副总经理从战略的高度对智能灌浆系统进行研发规划,对灌浆施工建设的'地下大坝'提出'千年大计'的质量要求,并给予全程关注和支持,使这项技术得以顺利应用。"
在蒋小春看来智能灌浆技术意义重大:
01该技术将助力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精品工程"建设;
02该技术可以大大提高中国水电的全球竞争力,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将大有作为;
03灌浆技术的智能化,提升了国家装备能力,壮大了"中国制造"的力量。
作为智能灌浆系统技术团队的党支部书记,蒋小春对卢纯书记关于"肩负国家使命"、"建设精品工程"的话体会很深。
"通过我们踏踏实实搞研发,用一键式灌浆代替了人工灌浆,解放了人力,保障了工人安全,确保工程质量,引领了行业技术进步,非常值得自豪。"
何为"灌浆"?
灌浆,是水工建设中非常关键和基础的环节,通俗地讲就是将某些固化材料,如水泥等灌入地基岩土中,以填塞岩土中的缝隙,起到防止地基渗漏、加固地基的作用。
灌浆在高速公路、桥梁、港口、大型建筑物、水库维修,特别是水电工程建设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
对水电站而言,灌浆相当于建设一座看不见的"地下大坝",灌浆的质量决定着大坝地基的稳固。
灌浆工程是"隐蔽工程",灌浆的质量控制和工程量计算存在难度,压力、流量和时间这些变量有时受人为因素影响。
原标题:【我与大坝同成长】蒋小春:用智能化手段建造"地下大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