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在"全国防灾减灾日"当天,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在华北电力大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水力发电与地质减灾"科普论坛。与会专家和学者阐述了水库大坝和水电站在地质减灾方面的重要作用,介绍了我国地质防灾减灾最新学术观点及相关科普知识。
论坛由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主持。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北京能源发展研究基地主任王伟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在全国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自然灾害损失正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自然灾害损失的20%,直接影响了人民生活,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地质灾害的发生、分布规律,防止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向广大青年学生开展地质灾害科普教育,具有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
在此次论坛中,由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科普传播团队首席科学家、我国著名岩土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祖煜领衔的专家报告团,与师生和媒体记者分享了我国在地质防灾减灾方面的最新学术观点及相关科普知识。
陈祖煜结合水电工程总结归纳了近十年来我国地质灾害发生的总体情况及防治成果,使与会者对我国的防灾减灾技术水平和总体状况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
清华大学教授王兆印作了题为《自然坝的消能减灾作用》专题讲座,系统介绍了清华大学相关团队在利用"消能"方式减少地质灾害方面的科研成果,并创新性地提出了"消能是地质减灾的关键"这一学术新观点。
国际大坝委员会大坝安全专委会执行委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岩土所教授级高工徐泽平作了题为《从美国奥利维尔大坝事故看水电与减灾》的专题报告,分析了今年2月美国奥利维尔大坝发生的严重事故,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消能的减灾作用和"消能是地质减灾的关键"这一学术新观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环境研究所研究员王亦楠,以《水电与地质灾害的社会认知亟需澄清》为题,系统阐述了社会上有关水电开发与地质减灾方面的各种认识误区以及所产生的不良后果。
出席论坛的专家学者同与会师生以及媒体记者进行了现场交流。参加活动的师生普遍认为,本次院士走进华北电力大学校园开展科普活动很有意义,能消除认知方面的误区;与此同时,网络和信息化等传播手段的运用,较好地向公众传达了我国地质防灾减灾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使本次科普论坛取得了非常良好的"防灾减灾"科学传播效果。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