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太阳能学会秘书长孟宪淦在会上坦言,以太阳能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经过近几年的蓬勃发展,正逐渐临近行业发展的瓶颈期,已经站在了发展的新十字路口。
"'分布式'已被公认为主流的新能源应用形式,并且将是未来光伏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孟宪淦指出,尽管如此,分布式光伏发电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确实面临着屋顶落实难、贷款融资难、电费回收难等问题,"分布式项目对于各家新能源企业来说,既是巨大的商机,也是巨大挑战,如何突破行业发展瓶颈仍待正确理论的支撑。"
对此,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认为,尽管中国现阶段光伏产业仍依赖上网电价补贴,但这不是长久之计,"现在全球范围内,德国、印度、阿联酋、南美已经按照招标确定电价。秘鲁招标价是5美分/度(人民币0.35元),德国招标价7欧分/度(人民币0.5元)……中国也在尝试以招标来制定补贴电价,竞价上网一定是未来必然的趋势。"
与会专家也普遍认为,"十三五"期间,按照国家总体部署,肯定要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配置资源,不断推动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和技术水平的上升,早日实现不依赖国家补贴的自我持续发展。
"中国正在由政策补贴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竞价肯定是新常态。"王斯成强调,光伏产业从业者要有思想准备,技术创新是市场驱动形势下唯一的生存之道,"只有创新才能够压缩成本,才具有竞争空间。"
苏宁金融集团常务副总裁黄金老在会上则认为,对于"分布式"新能源应用形式"融资难"的问题,互联网金融是最好途径,"最近三五年,国内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不应局限于消费领域,能源领域的投融资也将有互联网金融的一席之地。"
当天,来自国家相关部门领导、光伏产业从业领袖以及金融保险业内人士,围绕"市场引导'光伏+'开拓创新"、"分布式光伏:创新融资模式,助力市场扩容"以及"分布式光伏:技术进步与成本降低并驾齐驱"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记者 申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