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新增环境压力及解决建议
2009/11/19 8:10:20 新闻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三峡水库175米实验性蓄水以来,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以及地质灾害的防治压力可能进一步加大。这个结论来源于日前结束的对三峡库区重庆部分所作的系列调研报告。
此组系列报告由重庆市政协万州委员会针对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所提到的落实移民政策、支持库区产业发展和加强库区生态环境建设等3个主要大问题所进行的3个月的专项调研而出。
此次调研的另一个背景是三峡后续规划即将出台,而库区重庆部分则是三峡工程后续工作的重心。
而问题的系统解决,需筹集大量资金,另一个则是需要高层次的统筹,需要一个统揽生态环境建设、管理和协调工作的常设机构,参与调研的一位人士表示,报告也将提交给重庆市委市政府。
新增环境压力
面积横跨鄂渝20个县区的三峡库区是长江中下游生态屏障;175m蓄水后水域面积将达到1084平方公里,总库容为393亿立方米,也是全国水资源战略储备库。
调研报告认为,三峡库区在受巨大工程影响时反应敏感:水资源上主要表现为长期工程的运行(蓄水)会使得江水流速缓慢,部分支流易出现水域富营养化;特殊的地质则会更容易发生地震、滑坡和库岸坍塌和恶化库区消落带生态难题。
截至今年6月,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引入三峡库区的资金已达581亿元。这些资金的引入已经实现库区长江干流和重庆库区36条一级支流的水质总体稳定,与蓄水前后无较明显的变化。
“但部分支流出现的水华现象频率和向上游扩散趋势有明显增加,”上述调研组人士说,“而都市区直接或间接汇入长江的17次级河流却成了挑战,半数河流水质监测显示为劣五类。”
据重庆市有关部门的排查,库区22个区县地质灾害隐患点为9324处,在三峡工程修建前为5512处,2003年受蓄水和降雨影响新增3812处。其中纳入国家地灾防治的有3671处。
报告预计,“三峡水库蓄水1到3年内,可能将产生塌岸和水库新生型滑坡;而受水库水位不断升降影响,老滑坡可能会复活。”
新问题的出现让水资源治理的压力加重。2008年库区排放工业废水44665万吨,工业cod7.25万吨,已经占到重庆总量的六,七成左右,而整个万州库区已建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才11个。
因库区无引资落地优势,所以医药、化工和食品等高污染行业仍是库区的主导产业,其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高出全国1倍左右。
解决建议:资金与统筹机构
生态环境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
在三峡工程建设完成后,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三峡电力扶持基金和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政策都将于今年底到期。
重庆市政府经初步测算,仅重庆要解决移民搬迁安置、安稳致富、生态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4大主要库区任务,还需要大约1628亿元。
重庆提出,为解决所需资金压力,国家应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一是将三峡电网上网电价从每度0.25元提高到全国均价水平0.28元;二是从长江中下游以及南水北调收益省市上缴的税收中提取适当资金;并采取项目支持的方式对三峡库区的生态建设和替代产业发展进行扶持。
调研报告建议,将库区产业发展基金政策时限延长至2020年,产业基金的额度由10亿元提高到50亿元并且按比例下达各区县。
调研组还认为,应尽快制定《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专项规划》和《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条例》,从法律上明确常设管理机构的地位缺失。 【作者:宋 超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此组系列报告由重庆市政协万州委员会针对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所提到的落实移民政策、支持库区产业发展和加强库区生态环境建设等3个主要大问题所进行的3个月的专项调研而出。
此次调研的另一个背景是三峡后续规划即将出台,而库区重庆部分则是三峡工程后续工作的重心。
而问题的系统解决,需筹集大量资金,另一个则是需要高层次的统筹,需要一个统揽生态环境建设、管理和协调工作的常设机构,参与调研的一位人士表示,报告也将提交给重庆市委市政府。
新增环境压力
面积横跨鄂渝20个县区的三峡库区是长江中下游生态屏障;175m蓄水后水域面积将达到1084平方公里,总库容为393亿立方米,也是全国水资源战略储备库。
调研报告认为,三峡库区在受巨大工程影响时反应敏感:水资源上主要表现为长期工程的运行(蓄水)会使得江水流速缓慢,部分支流易出现水域富营养化;特殊的地质则会更容易发生地震、滑坡和库岸坍塌和恶化库区消落带生态难题。
截至今年6月,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引入三峡库区的资金已达581亿元。这些资金的引入已经实现库区长江干流和重庆库区36条一级支流的水质总体稳定,与蓄水前后无较明显的变化。
“但部分支流出现的水华现象频率和向上游扩散趋势有明显增加,”上述调研组人士说,“而都市区直接或间接汇入长江的17次级河流却成了挑战,半数河流水质监测显示为劣五类。”
据重庆市有关部门的排查,库区22个区县地质灾害隐患点为9324处,在三峡工程修建前为5512处,2003年受蓄水和降雨影响新增3812处。其中纳入国家地灾防治的有3671处。
报告预计,“三峡水库蓄水1到3年内,可能将产生塌岸和水库新生型滑坡;而受水库水位不断升降影响,老滑坡可能会复活。”
新问题的出现让水资源治理的压力加重。2008年库区排放工业废水44665万吨,工业cod7.25万吨,已经占到重庆总量的六,七成左右,而整个万州库区已建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才11个。
因库区无引资落地优势,所以医药、化工和食品等高污染行业仍是库区的主导产业,其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高出全国1倍左右。
解决建议:资金与统筹机构
生态环境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
在三峡工程建设完成后,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三峡电力扶持基金和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政策都将于今年底到期。
重庆市政府经初步测算,仅重庆要解决移民搬迁安置、安稳致富、生态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4大主要库区任务,还需要大约1628亿元。
重庆提出,为解决所需资金压力,国家应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一是将三峡电网上网电价从每度0.25元提高到全国均价水平0.28元;二是从长江中下游以及南水北调收益省市上缴的税收中提取适当资金;并采取项目支持的方式对三峡库区的生态建设和替代产业发展进行扶持。
调研报告建议,将库区产业发展基金政策时限延长至2020年,产业基金的额度由10亿元提高到50亿元并且按比例下达各区县。
调研组还认为,应尽快制定《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专项规划》和《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条例》,从法律上明确常设管理机构的地位缺失。 【作者:宋 超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