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十三五 海洋能能掀起多大风浪
2016/6/15 7:55:28    新闻来源:中国能源报
■本报资深记者 肖蔷 《 中国能源报 》( 2016年06月13日   第 02 版)

  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正迎来新的战略机遇期。

  "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技术和成果整体水平迅速提升,区域布局和产业链条已现雏形,正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连增近日表示,"全球能源结构变革,为海洋能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海洋强国、'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提出,为海洋能发展和我国开展海洋能国际合作带来了重要机遇。"

  海洋能是一种蕴藏在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潮汐能、潮流能、波浪能、温差能和盐差能。近年来,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深入推进,沿海及海岛经济社会发展为海洋能发展提供了稳定而广泛的市场需求。

  据悉,为谋划布局好"十三五"期间海洋能工作,国家海洋局、国家能源局、科技部等相关部委相继启动"十三五"海洋能战略研究工作。目前,《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已完成初稿编制,并将尽快出台。

  四大产业集聚区基本确立

  "'十二五'期间,我国风能、太阳能发展迅猛,与此同时,海洋能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主任罗续业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

  据罗续业介绍,我国在1958年、1978年、1986年和2004年分别开展了四次较大规模的全国海洋能资源调查。2004年,由国家海洋局组织的"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首次对我国近岸海域潮汐能、波浪能、潮流能、温差能、盐差能、海洋风能资源进行全面普查。

  评估结果显示,我国近海的潮汐能、潮流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的理论潜在量约6.97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约0.76亿千瓦。其中,温差能资源所占比重最大,约占海洋能总量的 52.6%,开发利用技术成熟度较高的潮汐能、潮流能和波浪能共占31.1%。总体上看,我国海洋能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分布范围较广但不均匀,其中潮汐能和潮流能富集区域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山东近海,波浪能富集区域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近海、温差能富集区域主要位于我国南海海域,盐差能主要位于各河流入海口。

  据本报记者了解,"十二五"期间,国家和地方层面出台了数十项涉及到海洋能的各级规划,与此同时,在国家海洋局、财政部联合推动下,中央财政从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设立了海洋能专项资金,从海洋能独立电力系统示范、海洋能并网电力系统示范、海洋能产业化示范、海洋能技术研究与试验、海洋能标准及支撑服务体系等5个方向进行支持,有力地提升了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的整体水平。

  "目前,我国海洋能技术示范及产业发展正在形成四大产业集聚区。"罗续业说,"分别是山东威海海洋能综合测试及研发设计产业聚集区、浙江舟山潮流能测试及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广东万山波浪能测试及运行维护产业集聚区、南海海洋能产业综合示范区。"

  据了解,山东聚集区主要开展波浪能、潮流能等海洋能发电装置的测试、检测、试验与产业化研究;浙江聚集区聚焦潮流能技术研发、装备制造、海上测试以及工程示范;广东聚集区开展波浪能技术研发、发电装置试验、海上测试、示范工程;南海聚集区则主要关注温差能与波浪能综合利用示范。

  部分技术国际领先

  "在国家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我国海洋能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技术研发水平与国际差距逐步减小,尤其是在潮汐能、潮流能及波浪能技术研发方面成绩最为显著。"国家海洋局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管理中心王海峰告诉本报记者。

  据了解,浙江温岭江厦潮汐试验电站是我国最大的潮汐能发电站,电站总装机4100千瓦,年平均发电量为720万千瓦时,在世界上仅次于韩国始华湖电站、法国朗斯潮汐电站与加拿大安娜波利斯潮汐电站,位列世界第四位。近年来,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先后经过几次技术升级改造,代表了我国潮汐电站的最高技术水平。

  在潮流能方面,浙江大学在舟山海域建成的实海况潮流能发电示范型电站,实现60千瓦机组海岛微网试验运行和120千瓦机组并网运行,并实现样机列阵运行,在潮流能规模化应用和技术转化效率方面达到了国际水平。截止目前,两台机组累计发电量已超过3万度,刷新了我国潮流能装置发电记录,为我国潮流能规模化应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此外,浙江舟山联合动能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研建的3.4兆瓦模块化潮流能发电机组总装平台已成功下水,预计今年7月正式并网发电,有望成为目前全球正在运行的装机容量最大的潮流能发电机组。

  同时,波浪能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已具备远海岛礁应用能力。2015年,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研建的100千瓦鹰式波浪能发电装置"万山号"在珠海市万山海域成功投放,并在0.5米的微小波况下实现了蓄能发电,输出电力质量达到了市电标准。该装置在1.5米的波高条件下日发电量可达1087千瓦时,日发电小时数超过10小时,能量转换效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鹰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实现了我国大型波浪能转换技术由岸式向漂浮式的成功转变,为我国波浪能装备走向深远海域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体来说,我国海洋能技术发展不均衡,除潮汐能、潮流能与波浪能开发利用技术较为成熟外,温差能技术只完成了原理试验研究,而盐差能开发利用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仅开展了一些探索性研究和试验工作。"王海峰说。

  期待出台激励机制

  目前,核心设备缺乏、产业链结构不完善、标杆电价未出台是阻碍我国海洋能发展的三大主要原因。

  "产业化的首要条件是要有一批成熟的发电装备,我国海洋能发电装置大都处于工程样机阶段,技术大多还停留在科研院所,成果转化较少。"罗续业说,"此外,海洋能产业链结构不完善,从事技术研发的比重偏大,而装备制造、配套设备、海上施工、并网等环节比重偏小。在我国海洋能领域从业单位中,研发单位比重高达62.4%。在我国海洋能产业当前阶段,例如海洋能装置所用的非标部件制造加工、海上布放专用工程船、专用材料及元器件等环节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海洋能产业化发展进程。"

  而标杆电价更是成为了行业发展的心病。以潮汐能为例,目前潮汐能电站测算的平均出厂电价各不相同,而且需由企业上报,经国家审核后才能确定最终价格。

  "标杆电价能为投资者提供明确的电价水平,稳定投资者投资预期,为投资决策提供价格信号。示范项目与配套标杆电价才可能刺激行业投入热情。"罗续业说。

  据罗续业介绍,除了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外,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与海洋能产业化发展相适应的激励配套政策和管理体制,国家和地方政府针对一些海洋能项目的立项论证程序不清,行政审批等管理制度缺乏,涉及海洋能项目的立项审批关系凌乱。企业参与难度大、风险高,推广规模受到限制,很难实现海洋能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海洋能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并不具备竞争力,亟需国家与地方出台相应激励配套政策。"他说。

  据本报记者了解,为推动我国海洋能发展,我国将尽快出台海洋能发电上网电价以及电站建设和装备制造财政及税收补贴等相关政策。"十三五"期间,围绕我国海洋能产业布局,进一步加快国家级海上试验场建设,建成国家海洋能浅海综合试验场,解决目前我国海洋能技术研发与装置产品化面临的实海况验证测试环节缺失的问题。同时,加强海洋能标准化建设,形成支撑海洋能工程设计、装备制造、海上施工及运行维护等支撑能力,完善海洋能开发利用公共支撑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水平,推动我国海洋能技术和产业迈向国际领先水平。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