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岳宝彩报道3月26日,由中国大坝协会和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2016年中国水周'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科普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上,浙江省水利厅副总工、治水办主任朱法君教授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王亦楠研究员以及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教授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朱法君表示,水利是协调人与环境矛盾的伟大事业,除害兴利是水利永恒的主题。随着混凝土的发明和筑坝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能力不断提升。在谈到大坝建设的必要性时,他认为,大坝的建设应满足防洪减灾、城乡供水和农业灌溉、水能开发和环境调节的需要;此外,还可以发展其他功能,比如旅游、航运、生态养殖等。当前大坝建设也需关注三个问题,一是在趋利的同时,更加重视避害;二是不可或缺的大坝(水库)宜早建;三是重新审视、调整水库的功能。
王亦楠认为,无论从安全性、清洁性、经济性、资源潜力中的哪个角度来说,我国能源转型的出路就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能源结构转型、治理环境污染、提振经济、实现全面健康,这几个目标同时实现的根本解决之道,也是现实选择,就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王亦楠特别强调,大力发展水电工程刻不容缓,水电直接关系着我国的水安全、粮食安全、老少边穷地区的精准扶贫,还关系着自主能源供应、资源保证和水电发展关于航运发展的改善,可以说,水电直接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这几个方面,而且这几个方面都是其他能源无法替代的。除此之外,在治理雾霾、环境污染、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提振经济等方面,水电也可以有重大贡献。
张博庭认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是指导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重要思想武器,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必须长期坚持和深入贯彻。
三位专家在推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上一致认为,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兴修水利、趋利避害、服务人民、造福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