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
一年一度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刚刚结束,国电集团董事长乔保平、神华集团董事长张玉卓是会上的老面孔,不过,和去年相比,今年他们的发言更有勇士的味道。
能跳出能源看能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把话说得也很透。
乔保平:预计电力工业产能过剩在20%以上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董事长乔保平:
国电集团是全球排序第三的电力企业,装机规模1.4亿,风电我们是全球第一的,现在两千多万的装机,说起规模非常自豪,但是说起去产能,压力很大。我谈三个观点,第一我国电力工业过去功不可没,改革开放以来电力工业改革以后,由过去的02年的3.57亿千瓦增长到现在的15.1亿千瓦,过去大家都有体会,居民用户也好,工业也好,经常被限电。现在电用不了,我们预计这个产能过剩在20%以上,这是我讲的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随着我国进入新常态,电力行业经营发展的环境面临着新困难和新挑战。
一个就是产能过剩,火电的利用小时现在下降到4329小时,这个是69年以来最低的水平。用电量也增长0.5,预计今年的利用小时和用电量还会有一些下滑,所以这个压力确实是很大的。我们预计火电利用小时今年还要下降300小时,但是每年的新增装机都是在1亿千瓦以上,所以这个规模的扩张和实际的需求差距还是在增长。
第二就是环保的压力越来越大。从2010年以来,已经连续三次下调了燃煤电厂大气污染排放的限制,包括烟尘、二氧化硫、耽误氮氧化物,我们国家已经达到了最严格的水平,排放标准。另外国家明确要求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在17年底、18年底、2020年前,完成严格的排放标准,所以我们电力企业现在在加大技术改造的力度,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力争在这些时间内完全达到国家的标准。
第三,中国电力市场价格也在发生变化。从去年开始,电价下调,从16年1月份开始执行,电价下条三分钱,就是燃煤电价。这个对电力企业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国电就这一个企业今年一年减利就在一百多个亿。另外国家对风电价格也有一些新的要求。
我们怎么应对这些困难呢?还是坚持五大理念为引领,推动电力供给侧的改革,落实总书记提出来的五个发展理念的要求。
第一是严格控制规模,不能再无序去发展了,不盲目去竞争了。
第二要优化电源结构,每每看到雾霾天气那么严重,我们都在思考电力是重要的排放企业,所以我们深感肩上的社会责任的重大,要扩大我们国家新能源的比重,加快发展像风电、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
第三就是加大走出去的力度,我们有些技术是很先进的。像我们现在在南非做了三十万装机的风电,用自己生产的设备,效益比较好。加拿大也有我们自己的风电,我们要把这些走出去的步伐大大的加快。
第四要加快新能源技术的创新。
第五就是要统筹兼顾,电力除了自身的约束以外,像国资委各方面应该有些统筹的要求,来控制规模。
凯飒:减排不是只靠可再生能源
西门子股份公司总裁、CEO凯飒:
3个月前在巴黎气候大会上195个国家历史上首次达成一致气候协议,每个国家都承诺将为二氧化碳减排作出贡献,中国承诺到2020年将燃煤电厂的排放降低60%,显然针对气候变化的斗争将改变二十一世纪,实际上西方七国集团是说在二十二世纪将消灭碳排放。
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我们需要从现在到2100年,还有80多年的时间,所以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办法,把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下来。那么对于能源行业来说,它是温室气体排放最大的一个源头,在2013—2040年间,全球的能源需求增幅还将达到1/3,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两难状况,减少排放的同时还要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这个答案不能只靠在可再生资源领域的投入,真正的答案在于效率、能效。
重要的事情强调三遍:效率、效率、效率。效率可以化解各行业供需两侧的困难,可以在需求和供给侧都解决问题,同时能够适应各个行业,我们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经济还是用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化石原料,另外一条是可再生资源,就跟其他亚洲国家一样,中国还会继续需要煤炭来满足它的能源需要。我们要问的问题是:"可以做什么呢?"答案是能够提高燃煤电站的效率。
交通部门是另外一个排放的大户,这个领域又有能效大有可为的空间,我们能够通过智能交通减少城区的交通排放量,至少能减少20%带来空气质量显著的提升,让青山绿水成为真正现实的可能,在高能效技术方面开展投入,从生态和经济方面来讲都是有意义的。
张玉卓:神华要建立容纳不同能源的清洁能源供应系统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玉卓:
能源供应的绿色转型也是推进能源领域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手段,化解能源领域的产能过剩,增大清洁能源供应的比重。我们用两句话来说,一句就是化石能源要清洁化,第二句话就是非化石能源要规模化。
沿着这样一个思路来考虑,第一个,化石能源要清洁利用,中国主要是煤炭的清洁利用。清洁能源的规模化主要是可再生能源如何降低成本和增加规模,包括大比例地发展核电。能源供应的智能化,也是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神华在煤制油、煤制天然气和煤制化工品方面所做的工作是大家比较赞同的。在可再生能源,我们已经装了620万千瓦,光伏装了10几万,也积极地参与核电。
不过张玉卓也在交流环节坦言,煤制油的技术已经成熟,主要看经济和环境两个方面。"煤炭直接液化制油,可以做到45美元到50美元一桶油时不亏损。你可以算出来,现在是亏损的"。
对于煤制油今后的发展前景,张玉卓认为,第一,取决于油价。第二,取决于国家的整体考虑。"因为煤炭清洁利用的一个方向是把煤清洁地转化为其他的能源品种,包括发电,包括清洁的油品。如果国家认为这是一个好的方向,以后可能还会进一步得到发展"。
神华是全球最大的制氢公司之一,在氢能源方向我们也做了一些前期的布局。同时,我们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清洁能源供应系统,就是把不同的能源放到一个能源系统里来。现在,当然可再生能源的价格比较贵,我们可以通过化石能源跟它有机地融合,目的是降低可再生能源的成本。
威廉˙马格伍德:如果核电不能突破,太阳能风能就应尽快突破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核能机构司长威廉˙马格伍德:
在二氧化碳的减排,全球经济发展需要能源的驱动,一方面我们也需要降低碳排放,所以我们需要在平衡经济增长和减排之间努力。而今天,我们的发电量主要还是要通过化石燃料来进行,所以现在还是一个非常高碳化的社会。核技术、核能发电可以极大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且它对于环境的污染非常少,如果我们来看一下未来我们正在探讨的进一步加强的核技术的话,可以进一步地显得更加绿色,减少排放。
大多数国家都在有计划或者正在新建新的核发电厂。现在核发电厂的数量已经达到了历史新高,而其中新建的核电厂里面有三分之一是在中国。
要实现控制在两度之内的目标的话,核能领域我们有很多要做的。
我想强调的一点就是,如果在核领域我们不能实现突破的话,其他在阳太能或者风能方面就应该实现尽快的突破,这样才能实现我们在气候变化方面制定的目标。
刘世锦:到底要用什么能源,将来一定有竞争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表示,预计到2030年,人均能源消费将会达到4吨标煤,中国能源消耗总量会达到58亿吨标煤,接近峰值期就是最高水平。尽管能耗增速在下降,但能源结构本身的调整仍然势在必行。雾霾治理要求,煤炭消费必须保持在28亿吨标煤以下。到2020年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比重会达到9%,到2030年的时候会达到14%。最后消费者到底要用什么能源,将来一定有个竞争问题。
有这么几个问题是需要关注的:
第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在过去几年整个能源消耗速度比我们预期下降幅度要更大。在本世纪的前十年,原来我们预测中国能源的消费增长速度大体上是每年8%左右。第二个十年,原来估计是4%,当时很多人看起来很低的增长速度,最近几年比这个还要低一点。过去几年的时间,2012年到2015年一些统计数据都是低于4%,去年已经降到了0.9%,但我相信去年情况稍微有所特殊,但是能源消耗增长速度下降,这确实是一个新的现象。因为前些年我们一直在讨论中国能源短缺、能源问题是一个突出问题,但突然间发现这情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产生这个变化的背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整个经济增长速度是在逐步回落的,这个变化我们也有很多研究,总的判断它是符合规律的。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其中发生的变化就是结构变化,因为过去几年增长速度回落,主要是重化工业,像煤炭、钢铁、铁矿石、石油、石化这些行业,这些行业同时也是耗能最多的行业。随着这部分行业增长速度更快回落,能耗的下降幅度也是更快的。
产能过剩的行业也是耗能排在前面的比例比较高的一些行业。所以中国经济现在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
中国能耗增长速度是在降低,但是人均水平我们还是比较低的,去年人均也就是3.1吨标煤,预计到2030年,人均能源消费将会达到人均4吨标煤,也就相当日本的水平,到2030年。那个时候中国能源消耗总量会达到58亿吨标煤,这个接近峰值期就是最高水平,这是第一个大的趋势。
第二,尽管能耗增速在下降,但是能源结构本身调整仍然势在必行。随着能耗增长速度下降,特别能源价格的大幅度下降,能源价格下降,有一些是腰斩,用一些词腰斩,崩塌式等等这些词都可以,石油价格现在已经降到大概40美元以下,过去是100多美元。中国若干个省像煤炭是主要的能源的生产的一些地区,像山西、内蒙等等煤炭价格下降了一倍左右。
能源价格下降了,增长速度放缓了,有人说是能源结构还需要再调整?或者有调整的动力吗?这本身也会成为一个问题。但是我们想还有动力,还有必要。原因主要在什么地方?主要在于环境问题。
下一步中国估计,到2030年左右,大概人均能源消耗会4吨左右,总量58亿吨标煤的水平会不会接近峰值这是一个总量上的变化。非化石能源,所谓新能源的比重是会上升的。但我想这只是一个趋势,最后消费者到底要用什么能源,将来一定有个竞争的问题。
天然气也可以用,煤炭也可以用,非化石能源都可以用,今后这几种东西会相互竞争,所有的能源产品符合清洁可持续的这些标准的要求,这是一个方面。
但与此同时怎么降低成本,怎么使你的产品在环保质量符合的情况下,具有竞争性。这也是很大的问题。
应该说煤炭行业的竞争性比天然气行业是要好的,你怎么能够提供一个清洁、环保同时低成本的能源,相互之间参与竞争,最后可能在整个能源结构中间才会有自己适当的位置。相互之间它们是相互竞争,怎么能把关系理顺,提高它的竞争性,对消费者来讲就是降低成本,同时保持一个好的空气质量,具有可持续性,这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林伯强:煤炭消费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源需求增长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
如果中国真的已经进入了经济转型,从快速基础设施建设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当中到比较缓慢的城市化、工业化建设,今后五年比较高的GDP,比如6.5的GDP伴随着比较低的能源增长是有可能的,所以能源企业必须为此做好准备。今后中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应该是煤炭跟清洁发展的此消彼涨的过程,但是它除了政府的政策以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源需求增长。
如果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从现在开始进入一个城市化、工业化的后期,基本上可以看到如果重工业的比例是往下降的话,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个结论就是GDP与能源需求之间的缺口会比较大。因为重工业的下滑对能源需求消费的冲击很大,但是对GDP的冲击不大,这是一个点。
第二点,如果中国真的已经进入了经济转型,从快速基础设施建设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当中到比较缓慢的城市化、工业化建设,今后五年比较高的GDP,比如6.5的GDP伴随着比较低的能源增长是有可能的,所以能源企业必须为此做好准备。这就是一个结构的基本问题。
第二个就是能源结构。比较低的能源需求如何影响中国的能源结构?中国目前能源结构煤炭64%,所以煤炭清洁化,无论煤炭去煤化或者不去煤化,对中国都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煤炭都是中国的主要能源。石油18%左右一直是很稳定的,由于资源禀赋,由于能源安全的问题。非化石能源当中,水电其实也是很稳定的,曾经增长很快,最近这几年稳定下来在8.5%左右。
今后中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应该是煤炭跟清洁发展的此消彼涨的过程,但是它除了政府的政策以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源需求增长。如果能源需求增长为零的话,替代比较容易了。
为什么?因为中国政府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要增长到15%,这边就是三个点,水电很稳定,风、太阳能、核电,核电在建的可以贡献一个点左右,风电、太阳能2.1%就意味着必须翻一倍,如果天然气在两个点,大概煤炭就可以下去5个点。如果一次能源需求增长是零还可以,如果是一的话,意味着20%的增长才能替代煤炭一个点,所以这个替代就很困难了,保证20%的增长是蛮困难的事情。
另外,如果一次能源需求增长是2%的话,我可以基本上断定,煤炭的量还得增加,因为清洁能源的量太小,起不到什么作用。
五年当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如果一次能源需求增长是零的话,我认为替代5个点的煤炭是有可能的,但如果不是零的话,煤炭是会被替代,但是速度比较缓慢。如果是2的话,煤炭会被替代,结构上可能会缩小,但是绝对量是需要增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