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09-09-16 来源:新华网
图表:三峡工程启动175米试验性蓄水 新华社发
新华网宜昌9月15日电(记者吴植、熊金超)三峡工程2009年175米试验性蓄水诱发库区大规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不大。中国三峡总公司有关负责人15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经过有效治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基本处于可控制范围内,目前,经有关部门监测鉴定,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已具备三峡工程175米水位的蓄水条件。
由于特殊的地质环境,三峡库区历史上就是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多发区,对地质灾害进行有效防治,是三峡工程顺利进行和运行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织实施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投入专项资金120亿元用于地质灾害治理,并建立了库区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体系。目前,库区地质总体平稳,治理后的边坡没有出现坍塌或滑坡现象。
据介绍,三峡库区已形成一张地质灾害预警监测网络,地质灾害治理部门通过科技手段在长江干流、支流两岸设置了大量监测点,重点对新县城、移民新场镇、交通干线及重要基础设施、农村居民集中点进行监测。
得益于主动治理、居民搬迁和监测预警,三峡库区发生造成大规模人员财产损失、严重影响通航安全的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很小。三峡工程2009年175米试验性蓄水将遵循国务院确定的“安全、科学、稳妥、渐进”的原则进行,蓄水期间每天水库水位涨幅不超过3米,诱发大规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小。
尽管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治理已达到三峡工程175米蓄水要求,但蓄水后受库水位涨落和气候影响,新生滑坡发生和老滑坡复活几率可能增加。因此,必须加大监测预警力度,制订应急预案,以便在出现危险时,能把损失降到最小。同时,有关部门应开展新生地质灾害防治调查,并尽早研究建立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