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对降水影响复杂 专家驳三峡致气候异常说
2009/9/11 11:04:20 新闻来源:人民网
|
2009年09月10日09:17 来源:人民网-科技频道
人民网科技重庆9月9日电(记者 马丽)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8分会“三峡工程社会生态环境效应”研讨会在重庆举行。该分会由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和中国三峡总公司承办,会议内容是讨论分析介绍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效益,回答社会各界的疑问。
论坛发布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绿色水电能源特性”专项课题研究结果:三峡工程虽然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但其库容在世界上的排名仅排第22位。前21位大水库至少20年的运行经验,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经过实践的长期检验,“因此,只要我们不出现重大失误,三峡工程也不会产生例外。”
对于此前“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论坛”提出的工程部分加剧地质灾害的质疑,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认为,三峡工程防洪功能的发挥,可以避免因洪水淹没和分洪带来的环境恶化、疾病流行等一系列问题。三峡电站32台机组投产后,所发电量与发电量相当的燃煤电站相比较,相当于每年少消耗约5000万吨原煤,可以减少排放1亿吨二氧化碳、200万吨二氧化硫以及其它大量有害气体和大量工业废水,对改善地区环境,特别是防止酸雨危害和温室效应,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三峡水库蓄水后,在枯水期增加下泄流量,为中下游补水,可改善中下游航道水深条件,增加生产、生活供水,可以改善长江中下游及河口枯水期水质,减轻长江口盐潮入侵。
来自南京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重点实验室的王国庆教授则对“三峡工程致重庆气候异常”一说予以驳斥,他认为大面积水体替代陆地,确实将对区域气温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作用总体表现在对气温的“缓冲”和“调节”上,通过升高最低气温、降低最高气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气温的日差以及年内变差和年际差异。大型水库对年均气温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水利所在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一般来说,在北方寒冷地区,水库主要充当“热源缓冲”,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当地的年均气温,而在南方炎热地区,则主要充当“冷源缓冲”,可能会降低局地的年均气温。
三峡水库位于我国湿润地区,年均气温水平相对较高,因此,其以充当“冷源缓冲”为主,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库区的年均气温,特别是夏季气温,但在冬季,由于水体放热,局地气温会在一定程度上升高。“理论上,三峡水库蓄水后,由于温度引起的大气结构稳定性的变化,局地降水和雷暴日将产生一定的变化。”表现在夏季库区中心部位降水及雷暴日可能减少,而库周或许增加;冬季库区降水可能增多等。“但大型水利工程对降水模式的影响相当复杂,其影响需要大量观测资料进一步证实”。
论坛上,陈厚群、王浩、张楚汉、曹文宣、曹楚生等院士还分别从抗震安全、水资源安全、水生物生态、与环境关系等角度作专题演讲。中国三峡总公司原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致辞。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菊根主持论坛。
论坛发布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绿色水电能源特性”专项课题研究结果:三峡工程虽然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但其库容在世界上的排名仅排第22位。前21位大水库至少20年的运行经验,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经过实践的长期检验,“因此,只要我们不出现重大失误,三峡工程也不会产生例外。”
对于此前“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论坛”提出的工程部分加剧地质灾害的质疑,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认为,三峡工程防洪功能的发挥,可以避免因洪水淹没和分洪带来的环境恶化、疾病流行等一系列问题。三峡电站32台机组投产后,所发电量与发电量相当的燃煤电站相比较,相当于每年少消耗约5000万吨原煤,可以减少排放1亿吨二氧化碳、200万吨二氧化硫以及其它大量有害气体和大量工业废水,对改善地区环境,特别是防止酸雨危害和温室效应,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三峡水库蓄水后,在枯水期增加下泄流量,为中下游补水,可改善中下游航道水深条件,增加生产、生活供水,可以改善长江中下游及河口枯水期水质,减轻长江口盐潮入侵。
来自南京的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重点实验室的王国庆教授则对“三峡工程致重庆气候异常”一说予以驳斥,他认为大面积水体替代陆地,确实将对区域气温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作用总体表现在对气温的“缓冲”和“调节”上,通过升高最低气温、降低最高气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气温的日差以及年内变差和年际差异。大型水库对年均气温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水利所在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一般来说,在北方寒冷地区,水库主要充当“热源缓冲”,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当地的年均气温,而在南方炎热地区,则主要充当“冷源缓冲”,可能会降低局地的年均气温。
三峡水库位于我国湿润地区,年均气温水平相对较高,因此,其以充当“冷源缓冲”为主,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库区的年均气温,特别是夏季气温,但在冬季,由于水体放热,局地气温会在一定程度上升高。“理论上,三峡水库蓄水后,由于温度引起的大气结构稳定性的变化,局地降水和雷暴日将产生一定的变化。”表现在夏季库区中心部位降水及雷暴日可能减少,而库周或许增加;冬季库区降水可能增多等。“但大型水利工程对降水模式的影响相当复杂,其影响需要大量观测资料进一步证实”。
论坛上,陈厚群、王浩、张楚汉、曹文宣、曹楚生等院士还分别从抗震安全、水资源安全、水生物生态、与环境关系等角度作专题演讲。中国三峡总公司原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致辞。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菊根主持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