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著名水电工程】黄河刘家峡水电站
2014/10/24 15:34:52    新闻来源:四川水力发电网

【著名水电工程】黄河刘家峡水电站

点击图片查看下页

刘家峡水电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期间,我国自己勘测设计、自己制造设备、自己施工安装、自己调试管理的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力发电工程。刘家峡水电站是根据全国人大第一届第二次会议《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而建设的工程之一;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提出黄河流域综合治理、综合利用,并以水电流域开发的理念进行规划、设计、建设的第一批大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图为】刘家峡水电站大坝俯瞰。

点击图片查看下页

刘家峡水电站位于黄河上游的甘肃省永靖县境内(35°55′53″N/ 103°20′29″E),坝址上距河源2020.2km,控制流域面积181766km2,约占黄河流域面积的四分之一;下游100km处为兰州市。刘家峡水电站具有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防凌、灌溉、养殖、航运等综合功能。【图为】刘家峡水电站地理位置图(据Google地球资料编绘)。

点击图片查看下页

刘家峡水电站枢纽枢纽由混凝土重力坝、黄土宽心墙堆石坝、泄洪洞、排沙洞、泄水道、岸边溢洪道、引水建筑物、厂房等组成。混凝土重力坝分主坝和副坝(分左右岸),主坝为整体式混凝土重力坝,共10个坝段,坝顶宽16m(实体宽13m),最大坝高147m,坝顶高程1739m,坝顶长204m。混凝土重力坝右岸副坝位于河床右岸台地上,共21个坝段,左端与主坝相接,右端与溢洪道相接,最大坝高45.5m,坝顶高程与主坝同,坝顶长300m。混凝土重力坝左岸副坝位于主坝左侧,长52m。黄土宽心墙堆石坝位于溢洪道右侧,左端以裹头形式与混凝土副坝相接,右端与右岸岸坡相接,坝顶长395. 25m,混凝土连接坝坝顶长69.5m。泄洪洞位于右岸,为导流洞改建而成,进口底部高程1675m。库水位1735m时,泄量2140m3/s。排沙洞位于右岸,进口在1、2号机组引水进口上游,洞身位于岩体内。泄水道位于主坝8坝段内。溢洪道位于右岸台地鞍部地带,共3孔。引水建筑物进水口分别位于主坝1、2、5、6、7坝段内,底部高程1680m。电站厂房位于主坝下游,为坝后和地下混合式厂房。水库水域面积130 km2,蓄水容量57亿m3,有效库容41.5亿m3,为不完全年调节水库;电站设计装机容量122.5万kW(3×22.5 1×30 1×25),校核容量116万kW,保证出力40万kW,年发电量57亿kW.h。电站枢纽初步设计为北京水电勘测设计院,电站设计为北京水电勘测设计院刘家峡设计组,水电部刘家峡水力发电工程局负责施工。【图为】刘家峡水电站工程枢纽布置图(据网络资料编绘)。

点击图片查看下页

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废待兴。此时,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几乎为零,黄河水害也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国家对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予以高度重视,为彻底改变这种局面,1955年7月31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计划修建刘家峡水电站等多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图为】刘家峡水电站枢纽卫星图(据Google地球资料编绘)。

点击图片查看下页

1953年5月31日,黄河水利委员会给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呈送了《关于黄河的基本情况与根治意见》及《关于黄河情况与目前防洪措施》两份报告。《根治意见》的主要内容是:黄河下游决口泛滥的情况和原因,治理黄河的目的和一条方针四套办法。治河目的应是变害河为利河。总的方针是蓄水拦沙。从贵德至邙山修建二三十座大水库、大水电站,在支流上修建五六百座中型水库,在小支流上修建二三万座小水库,可发电二三千万kW,灌溉1.4亿亩土地,用农林牧相结合的方法发展水土保持,使黄河变清流,变水害为水利。6月2日,邓子恢向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推荐了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报告,认为当时最急迫的任务是防止如道光二十三年那样洪水的袭击。中央同意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情况的分析和采取的方针,由水利部和黄河水利委员会作出规划,发陕、甘、晋、宁、豫各省(区)研究。【图为】刘家峡水电站枢纽卫星图(据Google地球资料编绘)。

点击图片查看下页

1954年1月,黄河水利委员会在整编黄河流域基本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黄河流域开发意见》。该《意见》提出:宁夏黑山峡以上,以发电为主,结合灌溉、航运和畜牧;内蒙古清水河以上以灌溉为主,结合航运、发电;河南孟津以上以防洪、发电为重点,结合灌溉与航运;孟津以下,以灌溉为重点,结合航运和小型发电,各段都要结合工业用水。同时,选择了龙羊峡、龙口、三门峡三大水利枢纽,以控制调节各段干流水量。【图为】刘家峡水电站枢纽卫星图(据Google地球资料编绘)。

 

点击图片查看下页

1954年2月23日,为进行黄河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补充资料,听取流域各地对治黄的意见和选定第一期工程,中央组成黄河查勘团,开始赴现场查勘。参加黄河查勘团的有中央有关各部的领导人、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苏联专家,共计120余人,历时90余天,行程12000km,查勘堤防险工1400km、查勘了不同的水土保持类型区。沿途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地方领导人对治黄的意见和要求,为进行流域综合利用规划奠定了基础。

点击图片查看下页

1954年12月23日,黄河规划委员会编制的《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已经完成。《报告》对黄河下游的防洪和开发流域内的灌溉、工业供水、发电、航运、水土保持等问题提出了规划方案,并提出了第一期工程的开发项目。其中重要的工程项目有三门峡和刘家峡水利枢纽。【图为】刘家峡水电站枢纽(据网络资料编绘)。

点击图片查看下页

1955年5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刘少奇主持,朱德、陈云、董必武、彭真、邓小平、薄一波、谭震林等46人参加,会上听取了水利部副部长李葆华关于《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的汇报,政治局基本上通过了规划方案,决定将规划提交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讨论,责成水利部党组起草关于黄河综合利用规划的报告和决议草案,送中央审阅。关于黄河上中游的水土保持问题应制定具有法律性质的条例,责成水利部提出草案,交中央审查。【图为】刘家峡水电站枢纽俯瞰(据网络资料编绘)。

 

点击图片查看下页

1955年7月18日,国务院举行第15次全体会议,周恩来、陈云、邓子恢、陈毅、乌兰夫、李富春、李先念、廖鲁言、习仲勋等出席,水利部副部长李葆华、燃料工业部副部长刘澜波在会上作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报告》的说明。会议通过了这个报告。决定由邓子恢副总理代表国务院向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作报告,提请大会审议。7月18日,邓子恢副总理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了题为《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报告》。7月30日,大会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批准规划的原则和基本内容。同意邓子恢副总理的报告;要求国务院迅速建立三门峡水库和水电站建筑工程机构,完成刘家峡水库和水电站的勘测设计工作;陕、甘、晋三省应根据规划,在国务院有关部门指导下分别制定水土保持工作分期计划,保证按期进行。【图为】1955年7月18日,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题为《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报告》(据CCTV13视频资料编绘).

1956年9月13~19日电力工业部、国家建设委员会、北京地质学院、清华大学、甘肃省人民委员会组成的刘家峡水电站坝址选择委员会共40余人,在陈志远、王鲁南、黄育贤、葛士英的率领下,对刘家峡的红柳沟、马六沟、苏州崖和洮河口4处坝址进行查勘,19日举行总结会,中国专家和苏联专家一致认为红柳沟坝址最为优良。该坝址位于刘家峡下口,水面宽40~60m,两岸为悬崖,河底为变质岩,并有施工场地。【图为】刘家峡水电站发电车间(据CCTV13视频资料编绘)。

点击图片查看下页

1958年初,水电部成立刘家峡水力发电工程局(现为水电四局),承担刘家峡和盐锅峡两个水电站的施工任务,拟定了"两峡同上马,重点刘家峡,盐锅峡先行,八盘峡后跟"的施工方案。【图为】刘家峡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据CCTV13视频资料编绘)。

 

点击图片查看下页

1958年9月27日,刘家峡、盐锅峡两座水利枢纽同时开工兴建。刘家峡枢纽位于甘肃省永靖县境黄河干流刘家峡峡谷下段红柳沟,是《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所列第一期重点工程,属以发电为主结合防洪、灌溉的综合利用工程。【图为】刘家峡水电站枢纽俯瞰(据CCTV13视频资料编绘)。

点击图片查看下页

1960年1月1日,刘家峡水利枢纽工程进行截流。在龙口最大落差3m、流速为4~5m/s的情况下,抛石1350m3,截流成功。【图为】刘家峡水电站工程截流场面(据CCTV13视频资料编绘)。

点击图片查看下页

1961年,因国家经济调整, 刘家峡水电站工程缓建,1964年复工。当时,国家刚刚渡过三年困难时期,因受国力和机械设备制造水平的影响,工程施工机具极为匮乏,工程所面临的困难是难以想像的。数以万计的水电建设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日夜奋战在建设工地上。【图为】刘家峡水电站数万水电建设者奋战在工程建设工地的壮观场面(据CCTV13视频资料编绘)。

 

点击图片查看下页

刘家峡水电站数以万计的水电建设者奋战在工程建设工地的壮观场面(据CCTV13视频资料编绘)。

点击图片查看下页

刘家峡水电站数以万计的水电建设者奋战在工程建设工地的壮观场面(据CCTV13视频资料编绘)。

点击图片查看下页

刘家峡水电站数以万计的水电建设者奋战在工程建设工地的壮观场面(据CCTV13视频资料编绘)。

 

点击图片查看下页

刘家峡水电站工程建设者在悬崖峭壁上的施工场面(据CCTV13视频资料编绘)。

点击图片查看下页

刘家峡水电站枢纽俯瞰(据CCTV13视频资料编绘)。

点击图片查看下页

1966年4月20日,刘家峡水电站大坝浇筑第一块混凝土,缆机吊着混凝土从天而降,拦河大坝在黄河两岸之间日夜构筑,日日增高。同期,在1966年汛前建成上游围堰,从而使电站基坑具备常年施工条件。【图为】刘家峡水电站工程第一块混凝土的浇筑场面(据CCTV13视频资料编绘)。

 

点击图片查看下页

那时候的建设方针是"先生产,后生活",刘家峡水电站施工条件异常艰苦。当时的重点任务是打导流洞,这个导流洞断面13×13.5m,总长度1021m,工程局组织了两个开挖队对着打,任务重、工期紧,职工们克服了不少困难,日夜奋战,取得月进尺100m的好战绩,经过15个月的艰苦奋战,导流洞终于打通了。尽管这当中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但是水电四局职工"抓革命、促生产"的热情未减,革命干劲未减。【图为】刘家峡水电站枢纽(据CCTV13视频资料编绘)。

点击图片查看下页

到1969年8月,拦河大坝全部浇筑完毕。左右岸副坝也于1968年、1969年浇完。1968年10月15日电站下闸蓄水。【图为】刘家峡水电站发电车间(据CCTV13视频资料编绘)。

点击图片查看下页

1969年3月29日,刘家峡水电站第一台机组于并网发电。【图为】刘家峡水电站发电车间外景(据CCTV13视频资料编绘)。

 

点击图片查看下页

1975年2月4日,刘家峡水电站5台机组全部安装完毕投产发电,电站竣工。刘家峡水电站工程建设历时11年,终于完成了新中国自己勘测设计、自己制造设备、自己施工安装、自己调试管理的第一座百万kW级大型水力发电工程。【图为】刘家峡水电站大坝(据CCTV13视频资料编绘)。

点击图片查看下页

刘家峡水利枢纽工程从1958年9月27日正式开工,1968年10月15日下闸蓄水,1969年3月29日刘家峡水电站第一号机组投产发电,以后2、3、5号机组陆续安装并投入运行,至1974年12月18日第4号机组投入运行,电厂安装工程全部竣工。1980年6月16日经验收委员会批准,刘家峡水电站正式移交水电厂管理运用。1981年,刘家峡水电站被评为优秀设计和优质工程,获"全国优秀工程设计奖"。

点击图片查看下页

1986年以后,刘家峡水电站经过大规模的设备改造,电站装机容量增加到135万kW,且提高了机组的自动化水平和运行安全可靠性。电能输向北临腾格里大沙漠边缘,东至关中平原,南到陇南/陕南地区,西达青海高原,担负着西北电网调峰、调频、调压任务,是西北电网的主力电厂之一,被誉为"高原明珠"。

 

点击图片查看下页

刘家峡水电站工程建成以后至今,已发挥着巨大的社会综合效益和经济效益:【发电】刘家峡水电站工程总投资6.38亿元,总造价5.11亿元,单位kW投资512元,单位kW造价417元。在过去的45年(1969年3月29日第1台机组发电,至2014年)里,刘家峡水电站累计发电2054亿kWh,创不变价工业总产值近152亿元人民币,约为当初投资的24倍(当初投资6.4亿元人民币)。

点击图片查看下页

【灌溉】刘家峡水电站的建成,每年为甘肃、宁夏、内蒙古的春灌补充水量8~12亿m3,使灌溉保证率由原来的65提高到85,灌溉面积由1000万亩增加到1700万亩。由于水源有了保证,使灌溉保证率大幅度提高,3省(区)农业连年丰收,粮食每年平均增产150万t。

点击图片查看下页

【防洪】刘家峡水库总库容57亿m3,有效库容41.5亿m3,为不完全年调节水库。水库的投运提高了下游梯级电站及兰州市的防洪标准,使盐锅峡水电站1000年一遇标准提高到2000年一遇。刘家峡下游的兰州市,天然百年一遇洪峰8080m3/s,城市防洪安全泄量6500m3/s。1981年9月黄河上游出现了有实测水文资料以来最大洪水,兰州断面最大洪峰流量为7090m3/s。龙羊峡施工围堰和刘家峡水库对洪水的调蓄,兰州最大洪峰流量控制到5600m3/s,并使最大下泄流量出现时间推迟了5~6天,保证了黄河宁蒙河段沿岸生命财产安全和包兰铁路,避免了类似1904年特大洪水灾害。【图为】刘家峡水电站工程远眺(据网络资料编绘)。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