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水电站的作用“不只是绿化”
2013/5/24 7:23:59    新闻来源:人民网

——南方电网抽水蓄能的绿色之道

本报记者 胡学萃 《 中国能源报 》( 2013年05月20日   第 22 版)

  惠蓄地下厂房

  本文图片由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公司供图

  编者按

  从2007年开始,每年5月,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文中简称“南方电网”)都会在其总部广州发布上一年度的社会责任报告。多年来,南方电网社会责任报告已成为100多家央企学习的样板和典范。

  5月15日,在南方电网发布2012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之际,《中国能源报》探访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公司惠州抽水蓄能电厂,了解南方电网在履行绿色环保责任中的承诺与坚持。

  

  从广州东行112公里,到位于惠州市博罗县城郊的惠州抽水蓄能电厂(以下简称“惠蓄”),要经过一段“无人区”:这里鲜见人家,除了在南方随处可见的树木,就是芭蕉和一些兀自高低错落不知名的灌木。

  进场公路的两边,笔挺的行道树已经成材,眼前整洁的柏油公路随着山坡绵延起伏,车窗外树影婆娑,仿佛将人带入一个让人内心宁静的冥想世界。只听随行的工作人员打趣道:“这里完全可以作为拍汽车广告的背景,来个慢镜头,然后落叶飘起,一幅‘天地任我行’的自由驰骋画面就出来了。”

  记者在后来的采访中了解到,为了更好地保护当地生态,惠蓄在栽种绿化树木时可谓颇费心思。惠蓄电站建设管理局副局长梁坤生对记者说:“我们在绿化方面考虑更多的是长远效果。比如,虽然桉树生长快,养护成本低,但容易破坏土壤,造成土地板结。所以我们还是决定放弃桉树,改而栽种杨树、樟树等符合环保要求的树种。”

  从2008年接手惠蓄建设环保、移民工作的梁坤生,如今俨然成了“生态专家”,满脑子都是象头山的那些事儿,甚至在和某些政府部门人员接触时,他也不忘适时“谏言”。

  也正是从像梁坤生这样的惠蓄建设者那里,记者才得以管窥一座现代化抽水蓄能电厂在构建工程建设与当地生态和谐发展中的“绿色之道”。

  惠蓄能量,南网明珠

  2011年5月,继广州抽水蓄能电站之后,南方电网迎来了又一座抽水蓄能电站的“成人礼”:惠蓄最后一台机组全部投产运行。

  建于惠州市博罗县象头山的惠蓄,距深圳市77公里,距广州市112公里,为高水头大容量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240万千瓦,工程概算动态总投资81.34亿元,设计年发电量45亿千瓦时。工程由上下水库、输水系统、A、B两个地下厂房和户外GIS开关站组成。其中上水库调节库容2740万立方米,下水库调节库容为2767万立方米,为周调节水库。机组从静止状态到并网运行只需2分钟,8台机组可连续发电14小时。

  这座电站,是目前为止世界上一次性建成的装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也是南方电网公司成立后兴建的第一座抽水蓄能电站。从2004年10月1日电站主体工程开工,到2011年5月28日8台机组全部投产运行,惠蓄工程凝聚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参建者的智慧和力量。

  抽水蓄能电站,一般建在电力负荷中心,利用负荷低谷时的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在负荷高峰时放水至下水库发电,由此将负荷低时的多余电能转化为高附加值电能。然而其更为重要的角色,是作为全世界公认的优秀的电网调节手段,具有调峰、调频、调相和事故备用多重功能,成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调节器。

  惠蓄地处珠三角负荷中心,其240万千瓦的总装机,相当于建设240万千瓦的水电厂和240万千瓦的储能装置。电站机组采用目前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30万千瓦可逆式水泵水轮机组,由法国阿尔斯通承包供货,其中1台机组由国内东方电机受让阿尔斯通技术制造,是国家通过技术引进方式实现抽水蓄能机组国产化的首批机组之一。

  据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公司基建部主任杨俊海介绍,截至目前,南方电网已建成广蓄、惠蓄,在建清远(128万千瓦)、深圳(120万千瓦),今年年初刚刚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的海南琼中抽水蓄能电站(60万千瓦)(简称“海蓄”),开展前期工作的有梅州(240万千瓦)、阳江(240万千瓦)和广西抽水蓄能电站。

  2006年成立的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公司,作为南方电网唯一一家电源建设专业化分公司,主要负责南方五省区的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和运营。目前,调峰调频公司除运营已投产的广蓄和惠蓄外,还包括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留在南方电网的天生桥和鲁布革两座水电厂。

  天生桥电厂是“西电东送”策源地和桥头堡,鲁布革电厂作为我国水电行业改革开放的窗口,其在中国水电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广蓄电站则被誉为中国抽水蓄能的“黄埔军校”。惠蓄电站这个年轻的后来者,如何在这些国字号“前辈”中脱颖而出?

  生态升级:绿色工程之道

  风景秀丽的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丰富、动物种类繁多。惠蓄工程建设用地9820.6亩,其中4200亩涉及到象头山的试验区,因此环保要求相当“苛刻”。

  为保护当地环境,在工程设计阶段,惠蓄就通盘考虑到了包括边坡开挖、珍稀动植物保护、水土保持、除渣和污水处理等诸多内容。

  据了解,电站在建设期间实行“边建设、边保护、边施工、边治理”,移栽珍稀植物9213株,工程范围可绿化面积覆盖率在电站全面投产前已达到100%。梁坤生向记者介绍:“珍稀植物保护这一块,例如大家比较熟悉的桫椤,我们就花了80多万,委托象头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做相关工作。”

  梁坤生说,惠蓄工程总开挖量接近500万立方米,其中明挖250万立方米,洞挖225万立方米。“南方多雨,石渣如果不处理好,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影响较大。”因此,在电站设计期间,惠蓄建设者就考虑到了将大部分石渣放到死库容内,“所谓死库容,就是死水位以下,这部分基本上没什么用,我们就把它利用起来。”另外,在公路施工沿途运输条件不允许的地方就设了专门的渣场来存放,并做了修坡、植草和网格处理。

  然而,让梁坤生和同事们最为头疼的,就是如何对象头山进行生态升级。对于这个新鲜词汇,这在水电行业里还是第一次听见,见记者不解,梁坤生解释道:“就是要根据物种的习性和生长条件以及匹配当地的生态群落,不只是要绿化、还要考虑如何恢复生态,更要确保生态群落更加和谐,不是说光种树植草就完了,对种什么样的树、植什么样的草都是有讲究的。”

  为了做好这一课题,惠蓄专门请来华南农业大学林业设计院的专家进行设计。“他们会先到这里最典型的原始生态群落,比如一亩范围内,多少棵松树、多少棵杉树、多少棵杜鹃,还有地上的附着物,全部调查出来登记造册,然后必须按照这个来复制。”

  梁坤生坦言,最初惠蓄建设者们对环境的认识也比较肤浅,以为种草种树就行了,而且还可以种一些有经济价值的乔木和灌木。后来,同专业设计部门打交道久了,梁坤生也改变了原先的认识:“比如薇甘菊,这个植物很霸道,会把树的阳光全部遮掉导致树木死亡;水葫芦,在一些江河里头成了灾害了。”

  现在,随着“生态升级”工程取得成效,一座融入了先进环保理念的绿色电站已经成型。“我们相信,将来惠蓄的天会更蓝,山会更绿,水会更清。”梁坤生对记者说。

  “NOSA”与“ON-CALL”:绿色管理之道

  在惠蓄采访期间,记者不断听到两个英文词汇:“NOSA”和“ON-CALL”。

  如果说生态升级代表了惠蓄乃至南方电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NOSA”和“ON-CALL”则正好诠释了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之道。

  惠蓄在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得益于从南非引进的先进安全生产管理系统——“NOSA五星安健环系统”。该系统包括5大部分、72元素、3000多个子项目。这个以预防为主的系统,起源于南非矿业,1995年引进后先在广蓄试用,原广蓄电厂副厂长黄国祯说:“我们经过比对发现,NOSA的管理理念当时走在世界前列。”经过多年努力,2004年广蓄以94.41分成为国内首家通过NIOSA“五星”评级的企业。

  经过多年探索,南方电网在广蓄实战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电力系统安全生产风险,对NOSA进行了优化改进。“到了惠蓄建设时,这个体系就比较成熟了,包括安全、健康、环保,起初也怀疑用在基建上究竟好不好,后来的实践证明还是可以的。惠蓄在建设过程中没有发生大的安全责任事故。”梁坤生说。

  据了解,NOSA体系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其基于事前控制的预防体系,首先针对具体作业任务进行风险评估,然后提出保障措施控制风险。“例如,这个体系会要求施工单位根据工作特点提出可能产生的风险,建管局进行汇总审定需要进行安全风险管控的点,它有一套完整的体系,然后还要针对不同时期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出台具体的防控标准和措施。”

  有了这个体系,惠蓄电站在建设过程中,从生态环保到员工职业健康,从食堂厨房卫生到楼梯间的警示标志都实现了明确统一的管理。

  记者在采访期间发现,惠蓄的人们见面打招呼经常都问同一句话:“这周你‘ON-CALL’吗?”运行中心值班员谢伟东告诉记者,所谓的“ON-CALL”,字面理解就是“电话在线”,要求值班人员的电话24小时保持畅通,无论在何时何地接到中控室的电话,必须在15分钟之内赶到指定现场处理问题。

  就在采访当口,正在接受采访的检修自动化分部的陈伟接到一个“ON-CALL”:A厂2号机组有一个报警信号,他立即就出了门。谢伟东说:“ON-CALL就是要求随叫随到,哪怕半夜3点接到电话也要立即赶往现场,没有任何理由拖延。”

  “惠泽四方,高山出平湖;蓄水并流,南网添明珠。”惠蓄从工程设想到建成投产历经近10年,它见证了中国抽水蓄能建设的发展,更成为了南方电网履行社会责任的最好诠释。

  然而,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公司追求绿色的脚步仍未停歇,他们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杨俊海说,一张白纸可以画出更美丽的图画,海蓄就是这一张白纸。“在我们看来,广蓄和惠蓄还做得不够。我们正在规划,要运用当前最先进的环保理念,将海蓄打造成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电站。”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