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云南政企合作创新水电移民新路
2013/5/6 13:14:24    新闻来源:中国改革报

新闻作者:本报记者 张 宇 魏常松  发布时间:2013-04-26

  “立足一个长效补偿机制、实行六种安置方式并举、建立一项库区发展资金、享受统一后期扶持政策、采取八条移民安置措施。”这是云南省政企合作创新出来的“16118”水电移民补偿安置方式

  4月10日下午,冒着丽江今春的第一场中雨,记者来到了云南省玉龙县九河乡九安移民安置点。42岁的纳西族汉子杨辉正悠闲地和家人围坐在门前火塘旁嗑着瓜子聊天。

  “最主要的是娃们上学离家近,再不用早起晚归的接送了。儿子还当上了新村的治安巡逻队队长。”72岁的杨老伯端着两尺多长的水烟筒,红红的脸膛上两只眼睛笑成了弯月。

  说起移民的好处,杨辉深有体会。搬迁前,一家人居住在玉龙县鸣音乡东联村。东联村坐落在一片悬崖峭壁上,族民祖祖辈辈住在崖壁上的泥草房里,方圆十几里没有学校,孩子们读书就得送到很远的县城;没有卫生站,看病要跑很远的地方找医生;每天要走好几里山路挑水吃,生活极不方便。

  金沙江中游水电的开发让杨辉和100多户村民的生活一步迈进了小康社会。搬迁到现在的新村,一家6口住的是200多平方米的独立小院,坐北朝南的二层小楼装修得很是新潮。足不出户就可以饮用到干净的自来水,烧水做饭也由过去的烧柴火改为用电磁炉。看病的卫生所就在离自家100米远的地方,村口有公路通班车,交通方便、信息灵,外出打工和卖农产品都十分方便。

  合力创新移民安置方式

  来自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的勘测数据显示,云南水能资源丰富,有大小河流600多条,主要河流有180多条,分属长江、珠江、红河、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六大水系。其水电技术可开发量占到了全国的1/5,达1亿千瓦,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四川。2012年以来,随着澜沧江、金沙江等流域一批大中型水电站相继建成投产,云南逐渐形成了以水电为主,火电为辅的能源结构,全省电力装机中水电占69.4%。

  “水电移民安置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经济等,各方面相互作用和关联,是一个细致、复杂、繁琐的过程。”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水库移民分院副院长朱兆才对记者介绍说,规划设计部门必须保持中立,按照国家的政策做到相对公平公正,始终统筹水电开发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的基本思路不变。

  “云南省高度重视水电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政企合作创新了‘16118’移民补偿安置方式,把‘以土为主的农村安置’转变为‘以货币补偿为基础的多渠道安置’。”云南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简称金中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高盈孟对记者说,“立足一个长效补偿机制、实行六种安置方式并举、建立一项库区发展资金、享受统一后期扶持政策、采取八条移民安置措施。即‘16118’移民长效补偿安置方式以来,老百姓真真正正地过上了好日子、踏实日子。”

  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贵平从2002年就开始做移民工作,作为一个从事移民工作的“过来人”,他深感移民工作之难;与此同时,他也是对移民补偿政策不断发展变化极具发言权的一个人。

  “从最开始没有政策依据和支持完全处于摸索的状态,转变为现在政策约定的补偿费连续翻番,水电移民工作在政策上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而云南山多地少的特点又迫使我们不得不创新移民补偿机制。”杨贵平告诉记者。

  为了让搬迁移民能够逐步致富,实现可持续发展,金中公司配合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云南省移民开发局组织国内20余名专家学者,在历时近9个月的研究后,制定了《云南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库区及周边优势产业与移民可持续发展规划报告》(以下简称规划)。

  按照规划,通过采取“政府+公司+农民经济组织”等运作模式,利用缴纳的库区基金统筹用于发展库区特色产业,巩固发展种植、养殖业和特色经济林;积极引导发展保鲜、贮藏、加工、运销等产业链,着力扶持发展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扩大移民安置区的对外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库区主导产业的国际、国内竞争力,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切实让移民享受水电开发带来的实惠,逐步致富。

  移民过上了小康生活

  “金沙江中游的八座梯级电站,一共需要搬迁安置约15万移民,且70%以上是少数民族,祖祖辈辈的生活习惯让他们不愿意外迁安置。”面对这样的难题,高盈孟用六个字来概括:“不简单也简单”。

  “不简单”是说移民难度大、头绪繁杂,总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让企业措手不及;说“简单”,那就是换位思考,站在故土难离的移民角度考虑,把移民当成亲人看待,事情自然就会简单化、人性化。“一句话,将心比心,以人为本。”高盈孟对记者说。

  记者从玉龙县移民局了解到,九安村移民安置点已安置移民167户679人,安置点建设总投资近9000万元。站在九安村广场中央,记者看到一座座新颖别致的白墙灰瓦的庭院整齐排列着,每栋楼顶都统一安装了太阳能设备,温热的水24小时持续不断地注入每家每户。整个村子在九河乡显得格外醒目、整齐、清爽。

  “水电开发真正让地方实现了‘移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库区经济发展上新水平、公共服务上新台阶’的3大目标。”云南临沧市移民局副局长王天柱说。

  “在搬来之前多少会有些顾虑,怕以后生活没有保障。而‘16118’政策则给我们吃了‘定心丸’———搬迁后至少50年内(电站经营期)都可以有稳定的收入,这让我们过得更踏实了。”杨辉拿着金中公司发放的移民补偿安置方式的小册子对记者介绍说,“这个小本本用我们农民能看懂的语言,图文并茂地讲政策,一本小册子在手,自己该拿到多少都清楚了。”

  “‘16118’移民长效补偿安置方式的生命力在于以货币补偿代替实物补偿,跟移民的利益更直接,当然也更敏感。”杨贵平说。

  记者了解到,自2007年7月“16118”移民补偿安置方式实施以来,金沙江中游水电站移民不仅住房条件得到改善(每户160平方米砖混结构庭院式住宅)、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并享有与电站运行年限相当的基本生活保障金(长效补偿费+公积金收益+后期扶持费,老者去世后由子女继承),每户移民还将分到移民公积金、并享受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子女上学、养老等福利。

  除了每月的定额补助,金中公司还将集体财产补偿费专项用于建设“移民公积金”,“移民公积金”是用于移民户遭遇天灾人祸、患重特大疾病需治疗等支出,利息每年兑现一次。而按照补偿办法,每户移民均可分到“移民公积金”,实现了移民群众“户户有存款”。

  “这一举措,相当于移民每年可以从我们这里领‘工资’,和水电企业共同分享电站发电带来的利益。”金中公司移民部主任罗军对记者说。

  陈阿婆一家也是由东联村搬迁到九安村的搬迁户,除经历了和村民们一样的从不适应到适应的阶段,阿婆一家还很快在新环境中找到了发展的机会,她用政府发放的搬迁补偿款在新村开了第一家门店“广帮饲料直销点”,充分享受扶持政策的各项优惠,做买卖带孙子两不耽误。

  长效补偿机制不仅让移民现在的生活有了保障,而且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记者在采访时不断听到移民们的心声,搬迁到新村后,土地虽然少了,但电站每个月都会给每个人发放固定的收入,青壮年从以前的土地劳作中解脱出来,还可以外出打工赚钱,这样下来,收入比以前要多好几倍。

  工作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在我们这里,最好的房子是移民的,最让人羡慕的生活也是移民的。”玉龙县移民局副局长赵承强对记者说,九安村,取“长治久安”之意,安置了纳西、普米、傈僳、白族四个民族的移民在此安居。脚下这方广场是金中公司考虑到少数民族的集体歌舞习惯而开辟的,现在,成了九安村村民集体活动的舞台。

  “有了崭新的大房子,村里几个三四十岁的光棍都找到了媳妇。”赵承强介绍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移民们的生活习惯也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以前居住在大山峭壁间,垃圾随处扔,废物信手弃,甚至连如厕都没有固定场所,从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到新村后,以往的陋习遭到了新村周围原著居民的强烈抵触,移民们逐渐转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自觉养成了保护环境、过文明生活的好习惯。

  在云南临沧的双江县,从南亢镇忙蚌组移民到勐勐镇贺六村的600多名移民的生活和杨辉、陈阿婆他们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傣族移民张国民回忆说,以前自家住的是泥土、茅草结构的老屋,陈旧简陋。吃水全靠人工挑,就医也要翻山越岭的走近20里的山路,去趟县城要走90多公里。孩子上小学就只能离开家住校,不得不整天牵挂孩子的安全、自理能力差等问题。澜沧江糯扎渡水电站的建设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搬迁到新村后,条件比以前好了不知多少倍,孩子们都能就近入学,家家还通上了自来水。

  据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简称澜沧江公司)征地移民办主任邵晓露介绍,在澜沧江流域的水电站建设过程中,预计约有14万人需要进行搬迁。缺水、少电,教育、医疗卫生不发达不止是库区移民面临的问题,也是云南很多地区都存在的普遍现象。澜沧江公司切实以解决电站周边老百姓最直接、最迫切、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为出发点,大力开展帮扶,着力解决老百姓的上学难、看病难、吃水难、行路难、发展难等问题。以电站建设为“点”,向澜沧江流域周边地区辐射,改善电站周边群众教育、文化、卫生、医疗条件等,造福于当地百姓,让他们越来越多地感受到电站建设带来的新变化、享受水电开发带来的新生活。

  “‘开发一条流域,带动一地经济,保护一片环境,造福一方群众,构建一方和谐’,‘水电富民’是央企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高盈孟谋划着移民们更远的未来,“‘16118’安置方式让移民们的生活观念和质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从移民的生活变化辐射到了周边经济生活的变化。但更重要的是如何统筹好各项规划和后续资金,保证后续的产业发展和产业规划”。

  “移民工作,永远不能说做到最好,只有努力做到更好。”高盈孟说,金中公司正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制定了移民资金使用管理、劳动力转移管理、参加合作医疗、五保供养补助、维护移民的权益等管理办法。

  目前,“16118”这一创新的移民安置补偿模式,已经开始在云南省其他流域的电站开发建设中推广运用,收到良好成效。“我们的探索也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并于2012年获联合国‘全球促进社会发展最佳实践奖’,这是目前全国水电工程建设移民安置工作最高成就奖。”杨贵平说。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