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总经济师王学智发言
2013/1/24 17:36:41    新闻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本网讯)1月24日下午,在2013年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国水电人欢聚一堂,畅叙友情,共谋发展。这次聚会既是中国水电界延续多年的新春恳谈会,也是表彰2012年度水电科技奖的盛典。为了积极响应中央提出的改会风、不搞铺张浪费的号召,会议的形式做了一些改变:不送礼品,不摆宴席。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先生;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大坝协会理事长、水利部原部长、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汪恕诚先生; 国家开发银行原行长姚振炎先生;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原主任、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基尧先生;水利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矫勇先生,副部长刘宁先生;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长曹广晶先生;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原总经理、潘家铮水电科技基金会理事长周大兵先生;武警水电指挥部司令员岳曦少将等以及有国家有关部门、大型企业集团和有关业主、金融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社团组织、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设备制造、新闻媒体、武警水电部队等共94家单位的领导、专家和来宾,近400人出席大会。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总经济师王学智发言

王学智:由于戴波总经理今天接受考核开会所以来不了,我受戴波的委托参加这个会。去年也是我跟戴波参加这个会,非常的高兴,每次到这个会都是心潮澎湃,搞了几十年的水电,见到这么多水电界的老领导,老前辈,老专家,包括我们各个设计,施工,各个方面的专家,应该说确确实实非常的高兴。今天我代表戴波总经理说的是什么话呢?

2001年的71号龙滩水电工程开工了。那么在开工以后,我们就提出了三个精神的口号。我们2002当时提出了要建一个精品的工程,要建一个绿色的工程,要建一个和谐的工程。老实说,这三点经过十年以后,今天怎么样了?应该说我作为龙滩工程的从开工到现在的见证者,我说基本上达到了这样的要求。什么样的精品呢?我们的国际大坝会议,49个国家的代表,看到了龙滩大坝他们有点不相信,你们的水电这么小?上个月水利部的专家专门代表国务院也来看我们龙滩大坝。应该说给了高度的评价,应该评一个国际的里程碑奖励。我们精品必须要有数据,碾压混凝土大坝,216高,这样的工程,标志着我们中国人在世界筑坝技术上领先,是中国人的骄傲。

    我们在当时建设期的时候就规划了整个的布局,道路也好,施工区也好,渣厂所有,全部都规划好了。在建设期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打造成一个环境非常优美的这样一个地方。所以到过龙滩的人感觉非常美,即使在建设期的里。在建设期里面,有序的管理,使建设者有这么一个好的环境,对安全生产,是非常有利的保证。所以,龙滩在后来建设里面基本是按这个思路做的。香格里拉的州长到我们这儿来,是我接待的。他说我到龙滩了才知道和谐,绿色的水电工程是怎么建设的。

    第三个我们说和谐的龙滩。凡是到龙滩,参加龙滩,设计,施工的一千多个合同。我们所有人在一起,包括最终的审计,所有的这些人在一起,我们有一个什么共同的想法呢?应该说对龙滩公司,大家这个和谐的环境,人文环境,应该说感到非常的和谐。所以说这个里面,我说今天来讲,不是我自己在讲,而是我们走出去的人在讲。我们和地方的关系非常好,我做过移民,八万人涉及两个省,广西和贵州。今天的移民又有一个新的问题,现在贵州和广西两省,每个省都有上万移民没有土地,怎么办?最终两省政府找我们协商,是不是走长效补偿的道路?经过中国大唐,我们上级主管同意,龙滩这么一个工程,今天在贵州,广西,两省政府统一的安排下,进行了长补使我们移民在没有土地的情况下,使他们的生活有保障。现在广州的协议签订了,贵州的协议正在准备。

有了龙滩工程以后,270亿的库容,每年都发挥水资源调控的作用,所以这里头有一个综合的效益。水利部还给我们颁发了水利示范工程。而且现在环保部的课题组的验收也基本上完成了。应该说我们国家,包括国家发改委的协调,很多领导都关心龙滩,谢谢你们。

龙滩还有强大的专家组,包括潘家铮院士等很多的领导,这些专家是保证龙滩工程建设的基础。龙滩设计院的中南院院长,跟我们说你给不给钱没有关系,龙滩工程都要设计好,因为龙滩是我们几代人做好的动力,是我们的责任。

最后,我想借潘家铮先生几句话结束我的发言。“龙滩工程是好事多磨,大器晚成,是一鸣惊人,一飞冲天,这个过程漫长而艰苦,几起几落,让多少人为此魂牵梦萦,完全由我们中国人自己投资,自己建设,自己设计,施工安全,环境优美几方面,让国人扬眉吐气了”。

谢谢大家。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如有问题请与中国水电网联系)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