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云阳:新库区 新生活
2012/7/31 10:50:01    新闻来源:中国三峡工程报
□ 人民日报记者 王建新 刘志强


    清早7时,63岁的秦廷才从家步行5分钟,来到滨江公园,跑跑步,打一套太极拳,神清气爽。沿长江南岸绵延3.5公里的滨江公园,已深深嵌入云阳人的生活中,他们在这儿早上活动活动身子骨,晚上跳跳坝坝舞,“守着一条长江,这是我们的福气。”
    若时间前移10多年,秦廷才们可不敢这么想。因三峡蓄水,云阳老县城要被全淹。2000年,移民们含泪告别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老县城,在上游32公里处建设新县城。“短短10多年,新县城起来了,新生活也来了。”秦廷才感慨万千地说,老县城只有一条老街,低矮破旧的老屋密密麻麻,紧巴巴挤出个广场,印象中只种了一棵黄桷树;而新县城沿江而建,山水相融,居民们踩着一条条依山而建的步梯,出门就可直达那条日夜守护他们的长江。
    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重庆云阳县,当年是在一连串特殊的数字上起步的:16.8万移民,占三峡移民总量的1/8;181家工矿企业,关停并转后仅余25家,也都困难重重……人员迁徙、家园变换、产业空虚,经济和社会面临重构,艰难显而易见。在移民中发展,在发展中移民,推动就业和民生改善,云阳走出一条新路子。
    走在云阳街头,随便找人问一问,都会听到这样的说法:没有三峡工程,云阳也会发展;但正是三峡工程,让云阳实现了跨越发展。这话不夸张,县城变迁就是一例:老县城不到3平方公里,挤着4.8万人;新县城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20平方公里,人口20万。整个云阳城镇化率也由2000年的14.1%增至去年底的33.8%。
    10多年,云阳变大了,也变“小”了。当年云阳人去一次重庆主城,得颠簸8个多小时,如今3小时就到了。从县城到全部42个乡镇街道,都修通了柏油水泥路。2005年9月28日横跨长江的云阳大桥通车了。家住长江南岸盘龙街道的菜农陈祥告诉我们,以前过江,人车物都靠轮渡,他隔一天到江对岸的县城卖菜,一次最多挑一百多斤,等轮渡就要耗去一两个小时;大桥修通后,他改成每天卖菜,用电动三轮车载着四五百斤蔬菜,轻轻松松,“生意好了,我正盘算着买辆小车呢!”
    驱车驶过云阳长江大桥,沿着长江支流磨刀溪,高爬低走一个多小时,因三峡蓄水而就近后靠的移民村龙角镇龙堰村,出现在视野中。“当初看着江水一点点没过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眼泪止不住地流。”指着岸边消落带上依然清晰可见的房屋、田地痕迹,移民蒲云春说。
    10多年过去,泪水早变成了欢笑。细数三峡工程前后变化,蒲云春打开了话匣子:以前添个黑白小电视算大事,现在家家都有大彩电,许多还用上了电脑;以前最怕生个病,翻山越岭折腾人,现在村头就有卫生室;以前喝井水,现在水龙头一拧水就来……门前通公路,蒲云春两个女儿干起了客运,大女婿则在附近砂场打工,他自己侍候几亩地的柑橘,一年家里能存下三四万元。而按他的说法,他家在村子里顶多就算中等偏上的。
    2000年,云阳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400多元,而去年已超过5500元。龙角镇党委书记刘兴林介绍说,务工仍然是村民们收入的重要来源,可与以前务工几乎都往沿海走不同了,如今县里产业发展了,有一些企业还办到了镇里,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了。现在龙角镇2.1万人中有8000多人务工,其中有3000人在云阳本地找到了工作。
    在云阳曲轴厂车间内,我们见到了正紧张忙碌的刘中安。刘中安老家在南溪镇,以前在广东等地打了五六年工,“现在在家门口上班,能照顾老人小孩,心里很踏实。”
    1958年成立的云阳曲轴厂,是云阳因三峡工程而迁建并发展起来的极少数老企业之一,搬迁前年产值仅三四千万元,搬迁后进行技术提升,如今年产值已达1.23亿元,带动1000多名移民和市民就业。
    更多的是在三峡工程兴建后到来的“新”企业。走进云阳工业园区内的金田塑业公司,偌大的生产车间里,机器高速运转,为数不多的工人坐在玻璃房内用电脑“指挥”。副董事长陈可银介绍说,靠着这条自德国引进的世界顶尖生产线,生产出的塑料薄膜拉力强、透明度高,无毒无菌、可降解。更令人欣喜的是,通过循环利用,生产实现了废水、废气、废渣三个“零排放”。金田公司2010年10月才投产,2011年就实现了8.96亿元产值。
    近年来,以金田为领头羊的塑料产业,加上硅盐精细化工、节能照明等其他支柱产业,已在云阳渐成集群。2011年,云阳实现工业总产值70亿元,是15年前的9.46倍。困扰库区多年的失业问题也得到很大程度缓解,失业率从2003年的12%,下降到目前的6%以内。
    历经风雨,但库区人民拼搏进取的精神不会褪色。2010年,丁云华将自己在外打工多年积攒下来的10多万元拿出来,借助政府扶持微型企业政策,回云阳创办了九州原电子厂。找厂房、招工人、寻客户,事事亲历,艰辛尝遍,刚开始时只有不到20人,如今已发展到70多人,一天能生产2.5万件手机充电器。
    云阳是三峡库区巨变的一个缩影。三峡工程开建以来,重庆累计搬迁安置移民113.8万人,一大批产业项目落户库区,库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重庆直辖15年,三峡库区经济年均增长12.9%,高出全市同期0.7个百分点。如今,库区已由“搬得出”转向“安稳致富”。重庆人民特别是库区人民,正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再接再厉,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繁荣新库区。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