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大师千古(记者手记)
2012/7/26 6:51:37    新闻来源:

□胡学萃 《 中国能源报 》( 2012年07月23日   第 19 版)

  6月29日,潘家铮在捐款协议书上签字,捐出40万元给潘家铮水电科技基金。
  雷定演/摄

  7月19日上午10点,天空阴霾低垂,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大厅门口,一溜烟的白衣黑裤排着的长龙,已经延伸到了广场的台阶下。

  “滔滔江河呜咽痛悼巨星陨落、巍巍大坝耸立彪炳大师千古。”这是殡仪馆门外打出的黑底白字挽联。此番悼念的,是为水电事业奋斗一生、中国为数不多的两院院士潘家铮,大伙儿都亲切地称呼他:“潘老”。

  满头银发的垂垂老者拄着杖、被人搀扶着来了,随后的队伍里,有包括设计大师林可冀、院士郑守仁、陆佑楣等在内的水电界元老。“今天还有好多人都是从外地赶过来的。”见笔者拍照,人群里有人说了一句。队伍前面,两个西装革履、银发高鼻梁的外国人,双手交叠置于身前,毕恭毕敬地站在台阶下排队等候。随后记者认出了三峡集团副总经理毕亚雄、中国电建党委常委王斌、国电大渡河公司总经理刘金焕、云南省能源局局长马晓佳等。人群外面,还有一批面孔稚嫩的学生,坐在花坛边的水泥围栏上,或低着头不发一言或茫然地看向灵堂门口怅然若失。

  门口两侧齐整整地摆放着花圈,来自各水电企业、各省水利厅和能源部门的悼念挽联更是数以百计。进了门,门厅里是亲友家属的挽联。再往里走,灵堂中央,潘老单薄瘦小的身躯静静地躺在鲜艳的党旗下,面孔一如往常一样的平静,像个睡着了的孩子。大厅的两侧仍是满满当当的花圈和挽联,等待中瞥了一眼,来自中国电力行业的官员和企业家的名字赫然在册。沉重的哀乐响起,一个人的一生在这一刻终结,给世人留下的,是无尽的唏嘘和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笔者对潘老的印象始于两年前中国能源报“扬水电之魂”系列报道时。也是这样一个夏天,笔者和报社另外两名同事一同出发前往系列报道的第一站——新安江水电站。这座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和自己研制设备的水电站,凝聚了潘老的心血和智慧,也同时让他受尽排挤和折磨。他在新安江的八年,被划为右派后几度走投无路,尽管如此他也没有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2010年10月26日,潘老出席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30周年座谈会,笔者这才与他有了一面之缘,在此前只听水电人充满敬佩之情地说,他如何以80多岁高龄上西藏考察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会议开场前,笔者挨到他身边要求采访,他一皱眉挥手拒绝了。

  2011年,笔者联系潘老的秘书李永立老师要求采访,终因潘老正处化疗期间、除身体遭受巨大痛苦外,思维神志已不同于往日,遂作罢。2012年7月13日中午,惊闻潘老去世噩耗,本想完成的最后“抢救”工作终化为了泡影。

  就在一个月前的6月13日,潘家铮荣获第九届光华科技奖成就奖,因身体状况欠佳没能出席颁奖典礼,国务委员刘延东亲自到医院将奖牌送到他手里。

  6月29日,生命垂危一息尚存的潘老,此时的他已如初生婴儿般孱弱,还不忘委托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再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潘家铮水电科技基金”捐献40万元。他身穿淡蓝色病号服、鼻孔里插着吸氧管,颤颤巍巍地在《捐款协议书》上签字的情景,让人禁不住潸然泪下。

  潘老不仅是一个工程专家、更是一位才情横溢的诗人、科幻小说家。一辈子与冰冷的钢筋混凝土大坝打交道的他,却有着真挚丰富的情感和将这些情感尽付笔端的才华。尽管笔者还没能有幸读到他的小说,却在水电学会给笔者寄来的一本书里,领略了他无需翅膀就可以腾飞的想象力。这本简装的《潘家铮院士文选》里,有一篇《三峡梦》,这篇文章由一个又一个梦境串联起来,通过设置不同的梦境,以科幻小说般的叙事和电影蒙太奇般的剪辑回答了世人对三峡工程提出的几个疑问,文思敏捷、妙趣横生、酣畅淋漓,让我们这些所谓的专业文字工作者都自叹弗如。

  呜呼哀哉!斯人已去、精神永存,大师千古。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