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图为:被称做三峡移民搬迁第一家的秭归县茅坪镇杨贵店村谭德训一家。
图为:谭德训虽然已去世,但他的老伴和后代都住上崭新漂亮的楼房,生活无忧无虑。
图为:1993年3月11日,这在这间临时居住的帐篷里,叶兴萍当了妈妈。 图为:如今叶兴萍的女儿上了大学,她和丈夫孙烈奎在新居里生活幸福。
图为:三斗坪镇东岳庙村仅1岁的韩颂和5岁的姐姐(右)乘车离开家园的情形。
图为:今年韩颂(右)已20岁,中专毕业后在上海工作,姐姐韩露(左)中专毕业后则在重庆做事。
图为:1993年9月,三峡坝址中堡岛上的最后一间民房被拆除。
图为:1996年10月,最先从版图上消失的秭归县茅坪镇。
图为:今日的三斗坪镇中堡村掩映在风光秀丽的绿树丛中,转到这里居住的村民安居乐业。
图为:1993年2月中旬,中堡岛村4组71岁的周祖新老人在刚刚拆除的老房前。
图为:周祖新老人今年已90高龄,在女儿女婿的照料下生活幸福。 图为:背篓里的女孩叫谭小妹,搬迁时仅1岁多,右边是她的奶奶。 图为:当年背篓里的谭小妹如今已20多岁,奶奶85岁仍健在。
图为:搬迁前郭桂林在中堡岛上牵马供游客留影,每照一次收5元钱。 图为:搬迁后郭桂林在当地开了一家钟表店,女儿则长大成人在深圳工作。
文/图 巴山
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通过建设三峡工程决议。
1993年2月,三峡工程前期最大的工程项目——茅坪溪泄水防护工程开始施工。地处三峡大坝右岸的秭归县茅坪镇三溪村、茅坪村和原宜昌县三斗坪镇的中堡岛村、新生村等部分群众,因施工需要而同时开始搬迁,以此为标志,拉开了三峡百万大移民的序幕。
一晃,时间整整过去了19年。如今他们中,婴儿长成了20来岁的小伙子、大姑娘;年轻人当上了爷爷和奶奶;老人们有的健在,有的则已经离开人世……当初,这里的百姓为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一经动员就雷厉风行,舍小家,顾大家,上下左右携儿带女一齐忙搬迁,大有抗日战争时人民群众支援八路军打鬼子的那种自我牺牲精神。
当时,作为第一个深入现场采访的记者,有幸见证并最先报道了当地群众如火如荼拉开“三峡百万大移民序幕”的动人场面。现在,相当于60层高楼的三峡大坝高高耸立;相当于10座大亚湾核电站的电厂全部发电;世界最大的船闸每天托举数百艘轮船通过113米落差的水头如履平湖;装机1820万千瓦容量的机组每分钟以创收3.85万元的效益服务社会;年发电847亿千瓦时相当节省5000万吨原煤的强大电能输往大江南北;每年汛期危及长江中下游数千万生命财产安全的洪魔也得以驯服……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已经全部建成,工程所追求的防洪、通航、发电等巨大的社会效益正全方位展现!
但是,人们并没有忘记为三峡工程建设做出过贡献的人们,尤其是那些为了支援工程建设而离开家园、客走他乡的人们。今年4月下旬,记者有幸再次来到这里。由于时隔多年,我们只能遗憾地从许许多多离开家园的人中,找回到一点点记忆。但这已经足够了,它足以引起人们回首那段日子的难忘经历,也足以重新唤起当年人们对他们产生的深深敬意。因为他们和三峡建设者一样,也是树立三峡大坝这座历史丰碑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