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沟:一座世纪水电丰碑
2010/12/2 9:25:58 新闻来源:北纬网
——大渡河瀑布沟水电工程建设纪实 作者:戴伟
50年期盼今成真,50年梦想今朝圆。2009年12月23日,继瀑布沟水电站6号机组顺利投产发电后,5号机组也成功投产发电,这是一个令国电人和库区群众欢庆铭记的日子。
巍巍青山可以作证,清清河水不会忘记,承载四川省委、省政府厚望的瀑布沟水电站,在雅安市、凉山州各级党委政府和汉源县、石棉县、甘洛县10余万移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下,国电人以其顽强拼搏的斗志,百折不挠的勇气,攻坚克难的信心,经过8载辛勤建设,终于迎来了投产发电的历史时刻。
瀑布沟水电站成功投产发电,为英雄的大渡河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也为中国水电事业书写了辉煌的一笔。水规总院院长晏志勇称瀑布沟水电工程,“在中国水电乃至世界水电建设史上都留下了可书的一笔”。
电站建设道路不寻常
枢纽工程担时代重任
瀑布沟水电站是国家“十五”重点建设项目,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不仅是中国国电集团目前在建的最大水电项目,同时也是本世纪以来我国投产的最大水电工程。
电站位于大渡河中游雅安市、凉山州的汉源县和甘洛县境内,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拦沙等综合利用的大型Ⅰ等水电工程,电站总装机容量360万千瓦,水库总库容53.9亿立方米,设计多年平均发电量147.6亿千瓦时,是四川电网在“十一·五”期间唯一可以建成的、具有不变全年调节能力的骨干电源点。工程于2001年立项,2002年获国务院正式批准,2004年开工,2005年截流,计划2009年底两台机组投产发电,2010年全部建成投产。
电站建成后,将为四川电网提供重要的系统调峰作用,可增加下游已建电站150万千瓦的出力。水库蓄水后其泥沙净化能力每年能为三峡、葛洲坝等大型水电工程减少2400万吨的泥沙下泄量,有效改善长江上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泥沙淤积情况,提高水能综合利用率;雅安、乐山等地乃至岷江上游地区的濒水生态、环境经济,都将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这种泥沙净化能力,将持续70年至100年,是名符其实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百年工程。
早在1958年,国家水利部就开始酝酿瀑布沟水电站的开发。1967年,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开始展开上坝址初步勘探工作。在随后40年的时间里,瀑布沟水电工程的开发一直没有脱离中国水电建设的视线。
上世纪80年代,瀑布沟水电工程进入新一轮坝址规划和选点阶段地质勘探工作,可行性研究工作也有了进展。90年代后,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大型水电工程建设的条件日益成熟。1993年12月,成勘院提交了《瀑布沟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瀑布沟水电工程迎来了新的建设机遇。
进入新世纪以来,根据四川省“十五”计划和远景规划,按高、中、低三种负荷水平预测,2010年,四川年用电负荷缺额为376—669万千瓦。这些缺额必须依靠大型或特大型电站来填补,建设瀑布沟水电站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2000年,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在成都成立,开始筹建瀑布沟水电站。2001年3月15日,在第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瀑布沟水电工程被列为国家“十五”计划重点开工项目。
乘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东风,2001年11月9日,瀑布沟水电工程第一个施工合同签订,以此为标志,工程迅即投入了前期“五通一平”项目的建设。
2002年12月15日,瀑布沟水电站项目建议书被国务院正式批准。
2003年初,刚刚成立的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把大渡河水电作为集团发展的重中之重,并为方兴未艾的大渡河水电开发勾勒了“装机一千五,流域统调度,沿江一条路,两岸共致富”的宏伟蓝图,目光首先锁定瀑布沟水电站。
2004年3月30日,瀑布沟水电工程举行隆重开工典礼,瀑布沟水电工程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广大建设者克服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挑战,展开了“建设瀑布沟,开发大渡河”的壮丽画卷。
瀑布沟水电站移民总量超过10万人,是我国继三峡、小浪底水电站之后的第三大移民工程。2004年10月,电站因移民补偿问题,暂缓施工。在地方党委、政府以人为本的关怀下,移民补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2005年9月,电站恢复施工。2005年11月22日,瀑布沟水电工程实现合龙,电站成功截流。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汉源县受灾严重,但瀑布沟电站枢纽工程安然无恙,经受住了8级特大地震的考验。
重重困难面前,瀑布沟水电站建设势头迅猛。2009年11月1日,瀑布沟水电站成功下闸蓄水;2009年12月13日,瀑布沟水电站6号机组成功投产发电;时隔10天,5号机组也成功投产发电。
高度重视上下齐努力
全力以赴保投产发电
中科院院士谢和平曾指出,“大渡河进行水电开发,相关工程的技术难度非常突出”。瀑布沟水电工程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特别是枢纽工程建设进入后期以来,突出体现了大渡河地质带高应力、高边坡、强地震、强渗透压以及厚覆盖层“两高、两强、一厚”的特点,影响工程建设的推进。
荆棘密布,困难丛生,是瀑布沟水电工程2008年至2009年的真实写照。最艰难也就是最为关键的时期,2009年3月4日,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在北京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瀑布沟水电工程相关工作。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朱永芃指出,水电开发是中国国电集团公司转型企业的重中之重,瀑布沟水电站工程蓄水发电关系到集团公司经营发展和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要深化“保投产就是保稳定,保投产就是保效率”的认识,给予大渡河公司超常规支持,全力以赴促进工程建设,确保电站按期实现投产发电的目标。
随后,中国国电集团成立了瀑布沟工程保发电、保稳定工作领导小组,由高嵩副总经理任组长,张宗富总工程师和刘金焕总经理助理任副组长,工程建设部、计划发展部、市场营销部和财务产权部等部门共同参与,全力推进瀑布沟工程建设。2009年5月中旬,朱永芃、高嵩一行再次赴大渡河公司及瀑布沟工地现场办公,要求大渡河公司以瀑布沟工程为新起点,从水电工程建设为主向管理经营企业转变,从干流开发运营向全方位水电开发投资转变,从单一发展水电向以水电为主的综合型企业转变,从专业化公司向开放的、负责任的社会企业转变,努力建成“效益型、开拓型、创新型、和谐型的国内一流能源企业”。
电站建设期间,杨海滨、陈飞、张成杰、郭培章等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主要领导也先后到瀑布沟现场办公,在大渡河公司系统内抽调最优秀、最勤奋、最务实、最能吃苦的同志充实到枢纽工程和移民工作中,做到“责任到人,统计到楼,分解到天”,更主动全面协助地方政府做好配合、协调、督促和移民服务工作。2008年11月16日,大渡河公司与雅安地方建立了每半月召开一次轮值协调会制度,创造了国内移民工作新机制。
2009年3月16日,大渡河公司召开党委扩大(专题)会议,公司全面改进工作作风,所有员工树立了艰苦创业精神和履冰临渊的惩戒之心。国电集团总经理助理、大渡河公司总经理刘金焕要求公司上下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责无旁贷地把瀑布沟工作做好、做扎实,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向四川人民、中国国电交上一份合格的政治答卷。随即,瀑布沟水电工程蓄水发电现场工作组进驻瀑布沟工地。
全流域的工作重心彻底转移到了瀑布沟水电工程建设上来,一时间,国电人吹响了“确保双投”的进军号角。大渡河公司领导进驻瀑布沟工地现场,指挥分管具体事项的13个责任组和汉源援建项目部,协力推进枢纽建设、机电安装、送出工程、接机发电、安全稳定、移民援建等各项工作。各责任小组不断加快现场办公节奏,简化工作流程,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常事快办。电站工地员工夜以继日工作,以超乎寻常的工作量全力投入工程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弘扬英雄精神三线并进
创造水电建设史上奇迹
众所周知,当年中国工农红军在大渡河畔的安顺场,成功突围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并一举夺下泸定桥,从此,大渡河就被誉为了“英雄的河”。
国电人深深地知道,瀑布沟水电工程的成败,关系着党中央、国务院交付给四川省、中国国电使命的成败,关系着大渡河水电开发事业乃至整个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战略发展的成败。“我们要发扬红军不怕困难、不畏牺牲的精神,克服来自各方面的困难,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意识推进工程建设。”这是国电人的决心,更是国电人的行动。枢纽工程、(支)援汉(源)工程、送出工程三线并举,推进迅猛有力。
瀑布沟枢纽工程由拦河大坝、引水发电建筑物、泄洪洞、放空洞、尼日河引水工程等组成。其中,峡谷地形条件下的心墙堆石坝、河床深覆盖层防渗墙、复杂地质条件下众多大型洞室群的施工难度在世界水电工程中都屈指可数;地下厂房施工过程中的地质断层,截流时龙口的高流速,大坝填筑屡逢雨季恶劣天气,电站机组安装难度,都让瀑布沟的名字在中国水电建设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又一笔。
瀑布沟水电工程自2003年开工建设以来,一直存在枢纽工程、送出工程建设不同步现象。到2009年春节期间,本应进入建设尾声的东线,不仅形象进度严重滞后,还成为了制约瀑布沟电站投产发电的最大“瓶颈”。送出工作责任组打破业主和用户的界限,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综合协调、督促督办、跟进落实的工作道路,形成了一套“责任到人、管理到塔、统计到天”的工作模式,并在大渡河公司内部广泛推广。短短半年时间,瀑布沟500千伏送出工程建设形势就实现了大逆转,铁塔立架线、运检及验收工作全部完成,电站具备送出条件,强大的电能出口得到了畅通。
公司还从2008年开始援建汉源新县城建设。“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援建队伍更是克服艰苦条件,先后承建了场平、挡墙、供水管网、土地整理、道路硬化、砂石转运等20余个项目,土石方开挖总量约684万方,挡墙总量(主要为混凝土浇筑挡墙)约118万方,为确保移民工作顺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攻坚不畏难,苦战能过关。在工程建设的攻坚中,国电人创造了众多的水电工程技术纪录。其中,创造了186米高的世界第一高度心墙混凝土堆石坝,其施工难度号称世界之最;大坝日填筑量打破了小浪底水电工程日填筑6.7万方的全国纪录,月填筑量打破了国内水电工程月填筑158万方的全国纪录。这三项纪录都入选了号称“企业吉尼斯”的中国企业名录。
同时,为电站大坝输送砾石土心墙料的黑马皮带机洞,也刷新了国内水电站施工同类皮带机洞长度纪录;地下厂房首台机组开挖24个月的实际工期,创造了国内同类工程工期最短的新纪录。电站下闸蓄水程序的复杂性,以及瀑布沟、深溪沟两个水电站联合调度下闸蓄水的方式,在国内都属首创。配合下闸的深溪沟水电站大尺寸平板检修闸门,在大流量、较高水头下局部开启成功,下放控泄流量,在国际上也属罕见。
破纪录的步伐在瀑布沟水电建设中从未停下,国电人还在创造骄人的战绩。2009年11月13日,瀑布沟6号机率先投入运行,创下了首台机组“一次充水成功,一次启动成功,一次并网成功,一次试运行成功”的骄人成绩;12月23日,5号机又仅用10天时间就通过了机组调试,顺利并网发电,创造了国内同类机组间隔20天双双通过验收、10天通过单机调试的新纪录,开启了投产验收先河。
打造高端水电站样板
走生态和谐发展之路
瀑布沟水电站投产后,大渡河公司成为四川省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企业,也成为四川电网,乃至华中电网举足轻重的发电企业。公司积极探索先进的电站统筹调度模式,建立了流域集控中心,酝酿建设实体化、综合化、集约化、效益化的流域梯级电站联合调度机制,逐步将大渡河“流域统调度”构想变成现实。
瀑布沟水电站是大渡河流域统调度的真正起点。2009年9月,集控中心完成了控制侧计算机监控系统数据库、图形、顺控和操作监护功能的开发工作。当年12月17日,瀑布沟远方水库调度信息及数据,成功传送至远在成都的大渡河集控中心,正式转入远方调度。
瀑布沟水电站投产发电,大渡河流域调度模式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由被动调度向主动调度转变。此前,大渡河流域调度无法控制其下游龚嘴、铜街子入库流量,当上游入库流量突然增大导致弃水,低谷时段不能优化电量结构。瀑布沟水电站出色的大库容调节能力,将使这些问题全都迎刃而解。
——由实时调度向策略调度转变。此前,龚嘴、铜街子主要采用实时调度方式,调度策略控制性差,运行方式优化空间有限。瀑布沟水电站投产后,可对全流域梯级水库实现策略调度和统筹优化,增加梯级中长期发电效益。
——由单点调度向多级调度转变。此前,大渡河流域调度方式主要针对龚嘴和铜街子电站展开,控点单一。瀑布沟水电站投产后,可作出调度选择,为今后多级流域调度探索经验。
瀑布沟水库具有季调节能力,能提高瀑布沟及以下8级电站发电能力。目前,瀑布沟水库已和龚嘴、铜街子水库一道,形成了具有规模的流域梯级库群,最大限度发挥水能利用综合效应。以龚嘴、铜街子电站为例,经由瀑布沟水库的调节,可以增加出力近22万千瓦,枯水期增加发电量7.8亿千万时。
如此雄实的水电站,先进管理当为先,国电人决心要把瀑布沟水电站打造成国内高端水电站样板。瀑布沟水力发电总厂提出了“数字瀑布沟、效益瀑布沟、和谐瀑布沟”的管理理念,并在“数字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向“数字建筑”发展的思路,所有生产管理系统全部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建有设备技术资料库和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配置了专用服务器,实行信息化管理。
电站实行“机电合一”、“运维合一”和“远方集中控制,现场‘无人值班’”的生产管理模式,走在了国内大型水电发电企业前列。瀑布沟水电站还自主研发了一套水电站设备编码管理系统,成为国内独家实现电站设备编码管理的水电站。
走进数字化瀑布沟水电站现场,随处可见的时钟系统显示总是时刻保持一致,这个时钟系统还能定期进行监测自控,实行校正调节,为电站的先进管理提供精确的时间环境。这种看似简单的现象背后,蕴藏着极为先进的高科技含量。在传统的自动化功能之外,瀑布沟机组设备控制系统又延伸出了设备分析功能,这种类似于“人工智能”的能力,能帮助设备自行分析缺陷,对照指令进行处理。
8年后的今天,瀑布沟水电工程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将“和谐工程、绿色能源”这一成果奉献给一方百姓,为低碳经济下的中国国电转型企业、建设国内一流综合性能源企业贡献一份力量。
大渡河公司极力提倡“与青山绿水为伴、让青山绿水更美”的环保理念,大力保护大渡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走一条“生态文明、环境友好”的科学发展之路。工程专门建设了2个砂石料加工系统,投资近800万元修建了在全国水电建设施工期的处理设施中都是较为完善和先进的废水沉淀处理系统和废水处理系统;在建设营地修建了生活污水处理厂和排污系统,实行雨污分流,污水经处理后,以“零污染”标准排入大渡河。
工程建设中,由于不可避免对地表产生扰动,会产生一定的水土流失。为此,公司投入千万巨资对高陡边坡开挖面及时进行喷混凝土防护、覆土绿化,尽最大努力减少水土流失。据统计,几年来,瀑布沟工区内累计植树47243株,栽种藤本植物19497株,植草绿化53.2万平米。公司还专门修建了鱼类增殖站,驯养繁殖各种珍稀鱼种,保证水库蓄水后大渡河水生生态系统的连续完整性。据介绍,截至目前,瀑布沟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投资高达2亿元以上。
结语
瀑布沟水电站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在我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时期背景下投产发电,将对改善国家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对调整四川电源结构,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满足四川枯水季节的社会用电需求发挥重要作用。对改善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电源结构、增加可再生能源比重,实现以新能源引领,建设国内一流综合性能源集团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瀑布沟水电工程,这一横亘半个世纪的水电梦想,如今已在一代国电人的呕心沥血中宣告圆满实现,高峡出平湖的宏伟蓝图已成为现实。横空出世的瀑布沟大坝,是长江和岷江上游地区流域防洪防沙的安全屏障;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英雄的大渡河,因此增添了新的成就。
瀑布沟水电工程,体现和凝聚了大渡河水电建设者的非凡智慧和力量。在这一部宏大的水电建设史诗中,国电人为中国水电发展史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在大渡河畔树立起了一座世纪水电丰碑。
50年期盼今成真,50年梦想今朝圆。2009年12月23日,继瀑布沟水电站6号机组顺利投产发电后,5号机组也成功投产发电,这是一个令国电人和库区群众欢庆铭记的日子。
巍巍青山可以作证,清清河水不会忘记,承载四川省委、省政府厚望的瀑布沟水电站,在雅安市、凉山州各级党委政府和汉源县、石棉县、甘洛县10余万移民群众的积极支持下,国电人以其顽强拼搏的斗志,百折不挠的勇气,攻坚克难的信心,经过8载辛勤建设,终于迎来了投产发电的历史时刻。
瀑布沟水电站成功投产发电,为英雄的大渡河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也为中国水电事业书写了辉煌的一笔。水规总院院长晏志勇称瀑布沟水电工程,“在中国水电乃至世界水电建设史上都留下了可书的一笔”。
电站建设道路不寻常
枢纽工程担时代重任
瀑布沟水电站是国家“十五”重点建设项目,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不仅是中国国电集团目前在建的最大水电项目,同时也是本世纪以来我国投产的最大水电工程。
电站位于大渡河中游雅安市、凉山州的汉源县和甘洛县境内,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拦沙等综合利用的大型Ⅰ等水电工程,电站总装机容量360万千瓦,水库总库容53.9亿立方米,设计多年平均发电量147.6亿千瓦时,是四川电网在“十一·五”期间唯一可以建成的、具有不变全年调节能力的骨干电源点。工程于2001年立项,2002年获国务院正式批准,2004年开工,2005年截流,计划2009年底两台机组投产发电,2010年全部建成投产。
电站建成后,将为四川电网提供重要的系统调峰作用,可增加下游已建电站150万千瓦的出力。水库蓄水后其泥沙净化能力每年能为三峡、葛洲坝等大型水电工程减少2400万吨的泥沙下泄量,有效改善长江上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泥沙淤积情况,提高水能综合利用率;雅安、乐山等地乃至岷江上游地区的濒水生态、环境经济,都将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这种泥沙净化能力,将持续70年至100年,是名符其实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百年工程。
早在1958年,国家水利部就开始酝酿瀑布沟水电站的开发。1967年,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开始展开上坝址初步勘探工作。在随后40年的时间里,瀑布沟水电工程的开发一直没有脱离中国水电建设的视线。
上世纪80年代,瀑布沟水电工程进入新一轮坝址规划和选点阶段地质勘探工作,可行性研究工作也有了进展。90年代后,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大型水电工程建设的条件日益成熟。1993年12月,成勘院提交了《瀑布沟水电站初步设计报告》,瀑布沟水电工程迎来了新的建设机遇。
进入新世纪以来,根据四川省“十五”计划和远景规划,按高、中、低三种负荷水平预测,2010年,四川年用电负荷缺额为376—669万千瓦。这些缺额必须依靠大型或特大型电站来填补,建设瀑布沟水电站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2000年,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在成都成立,开始筹建瀑布沟水电站。2001年3月15日,在第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瀑布沟水电工程被列为国家“十五”计划重点开工项目。
乘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东风,2001年11月9日,瀑布沟水电工程第一个施工合同签订,以此为标志,工程迅即投入了前期“五通一平”项目的建设。
2002年12月15日,瀑布沟水电站项目建议书被国务院正式批准。
2003年初,刚刚成立的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把大渡河水电作为集团发展的重中之重,并为方兴未艾的大渡河水电开发勾勒了“装机一千五,流域统调度,沿江一条路,两岸共致富”的宏伟蓝图,目光首先锁定瀑布沟水电站。
2004年3月30日,瀑布沟水电工程举行隆重开工典礼,瀑布沟水电工程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广大建设者克服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挑战,展开了“建设瀑布沟,开发大渡河”的壮丽画卷。
瀑布沟水电站移民总量超过10万人,是我国继三峡、小浪底水电站之后的第三大移民工程。2004年10月,电站因移民补偿问题,暂缓施工。在地方党委、政府以人为本的关怀下,移民补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2005年9月,电站恢复施工。2005年11月22日,瀑布沟水电工程实现合龙,电站成功截流。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汉源县受灾严重,但瀑布沟电站枢纽工程安然无恙,经受住了8级特大地震的考验。
重重困难面前,瀑布沟水电站建设势头迅猛。2009年11月1日,瀑布沟水电站成功下闸蓄水;2009年12月13日,瀑布沟水电站6号机组成功投产发电;时隔10天,5号机组也成功投产发电。
高度重视上下齐努力
全力以赴保投产发电
中科院院士谢和平曾指出,“大渡河进行水电开发,相关工程的技术难度非常突出”。瀑布沟水电工程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特别是枢纽工程建设进入后期以来,突出体现了大渡河地质带高应力、高边坡、强地震、强渗透压以及厚覆盖层“两高、两强、一厚”的特点,影响工程建设的推进。
荆棘密布,困难丛生,是瀑布沟水电工程2008年至2009年的真实写照。最艰难也就是最为关键的时期,2009年3月4日,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在北京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瀑布沟水电工程相关工作。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朱永芃指出,水电开发是中国国电集团公司转型企业的重中之重,瀑布沟水电站工程蓄水发电关系到集团公司经营发展和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要深化“保投产就是保稳定,保投产就是保效率”的认识,给予大渡河公司超常规支持,全力以赴促进工程建设,确保电站按期实现投产发电的目标。
随后,中国国电集团成立了瀑布沟工程保发电、保稳定工作领导小组,由高嵩副总经理任组长,张宗富总工程师和刘金焕总经理助理任副组长,工程建设部、计划发展部、市场营销部和财务产权部等部门共同参与,全力推进瀑布沟工程建设。2009年5月中旬,朱永芃、高嵩一行再次赴大渡河公司及瀑布沟工地现场办公,要求大渡河公司以瀑布沟工程为新起点,从水电工程建设为主向管理经营企业转变,从干流开发运营向全方位水电开发投资转变,从单一发展水电向以水电为主的综合型企业转变,从专业化公司向开放的、负责任的社会企业转变,努力建成“效益型、开拓型、创新型、和谐型的国内一流能源企业”。
电站建设期间,杨海滨、陈飞、张成杰、郭培章等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主要领导也先后到瀑布沟现场办公,在大渡河公司系统内抽调最优秀、最勤奋、最务实、最能吃苦的同志充实到枢纽工程和移民工作中,做到“责任到人,统计到楼,分解到天”,更主动全面协助地方政府做好配合、协调、督促和移民服务工作。2008年11月16日,大渡河公司与雅安地方建立了每半月召开一次轮值协调会制度,创造了国内移民工作新机制。
2009年3月16日,大渡河公司召开党委扩大(专题)会议,公司全面改进工作作风,所有员工树立了艰苦创业精神和履冰临渊的惩戒之心。国电集团总经理助理、大渡河公司总经理刘金焕要求公司上下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责无旁贷地把瀑布沟工作做好、做扎实,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向四川人民、中国国电交上一份合格的政治答卷。随即,瀑布沟水电工程蓄水发电现场工作组进驻瀑布沟工地。
全流域的工作重心彻底转移到了瀑布沟水电工程建设上来,一时间,国电人吹响了“确保双投”的进军号角。大渡河公司领导进驻瀑布沟工地现场,指挥分管具体事项的13个责任组和汉源援建项目部,协力推进枢纽建设、机电安装、送出工程、接机发电、安全稳定、移民援建等各项工作。各责任小组不断加快现场办公节奏,简化工作流程,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常事快办。电站工地员工夜以继日工作,以超乎寻常的工作量全力投入工程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弘扬英雄精神三线并进
创造水电建设史上奇迹
众所周知,当年中国工农红军在大渡河畔的安顺场,成功突围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并一举夺下泸定桥,从此,大渡河就被誉为了“英雄的河”。
国电人深深地知道,瀑布沟水电工程的成败,关系着党中央、国务院交付给四川省、中国国电使命的成败,关系着大渡河水电开发事业乃至整个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战略发展的成败。“我们要发扬红军不怕困难、不畏牺牲的精神,克服来自各方面的困难,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意识推进工程建设。”这是国电人的决心,更是国电人的行动。枢纽工程、(支)援汉(源)工程、送出工程三线并举,推进迅猛有力。
瀑布沟枢纽工程由拦河大坝、引水发电建筑物、泄洪洞、放空洞、尼日河引水工程等组成。其中,峡谷地形条件下的心墙堆石坝、河床深覆盖层防渗墙、复杂地质条件下众多大型洞室群的施工难度在世界水电工程中都屈指可数;地下厂房施工过程中的地质断层,截流时龙口的高流速,大坝填筑屡逢雨季恶劣天气,电站机组安装难度,都让瀑布沟的名字在中国水电建设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又一笔。
瀑布沟水电工程自2003年开工建设以来,一直存在枢纽工程、送出工程建设不同步现象。到2009年春节期间,本应进入建设尾声的东线,不仅形象进度严重滞后,还成为了制约瀑布沟电站投产发电的最大“瓶颈”。送出工作责任组打破业主和用户的界限,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综合协调、督促督办、跟进落实的工作道路,形成了一套“责任到人、管理到塔、统计到天”的工作模式,并在大渡河公司内部广泛推广。短短半年时间,瀑布沟500千伏送出工程建设形势就实现了大逆转,铁塔立架线、运检及验收工作全部完成,电站具备送出条件,强大的电能出口得到了畅通。
公司还从2008年开始援建汉源新县城建设。“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援建队伍更是克服艰苦条件,先后承建了场平、挡墙、供水管网、土地整理、道路硬化、砂石转运等20余个项目,土石方开挖总量约684万方,挡墙总量(主要为混凝土浇筑挡墙)约118万方,为确保移民工作顺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攻坚不畏难,苦战能过关。在工程建设的攻坚中,国电人创造了众多的水电工程技术纪录。其中,创造了186米高的世界第一高度心墙混凝土堆石坝,其施工难度号称世界之最;大坝日填筑量打破了小浪底水电工程日填筑6.7万方的全国纪录,月填筑量打破了国内水电工程月填筑158万方的全国纪录。这三项纪录都入选了号称“企业吉尼斯”的中国企业名录。
同时,为电站大坝输送砾石土心墙料的黑马皮带机洞,也刷新了国内水电站施工同类皮带机洞长度纪录;地下厂房首台机组开挖24个月的实际工期,创造了国内同类工程工期最短的新纪录。电站下闸蓄水程序的复杂性,以及瀑布沟、深溪沟两个水电站联合调度下闸蓄水的方式,在国内都属首创。配合下闸的深溪沟水电站大尺寸平板检修闸门,在大流量、较高水头下局部开启成功,下放控泄流量,在国际上也属罕见。
破纪录的步伐在瀑布沟水电建设中从未停下,国电人还在创造骄人的战绩。2009年11月13日,瀑布沟6号机率先投入运行,创下了首台机组“一次充水成功,一次启动成功,一次并网成功,一次试运行成功”的骄人成绩;12月23日,5号机又仅用10天时间就通过了机组调试,顺利并网发电,创造了国内同类机组间隔20天双双通过验收、10天通过单机调试的新纪录,开启了投产验收先河。
打造高端水电站样板
走生态和谐发展之路
瀑布沟水电站投产后,大渡河公司成为四川省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企业,也成为四川电网,乃至华中电网举足轻重的发电企业。公司积极探索先进的电站统筹调度模式,建立了流域集控中心,酝酿建设实体化、综合化、集约化、效益化的流域梯级电站联合调度机制,逐步将大渡河“流域统调度”构想变成现实。
瀑布沟水电站是大渡河流域统调度的真正起点。2009年9月,集控中心完成了控制侧计算机监控系统数据库、图形、顺控和操作监护功能的开发工作。当年12月17日,瀑布沟远方水库调度信息及数据,成功传送至远在成都的大渡河集控中心,正式转入远方调度。
瀑布沟水电站投产发电,大渡河流域调度模式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由被动调度向主动调度转变。此前,大渡河流域调度无法控制其下游龚嘴、铜街子入库流量,当上游入库流量突然增大导致弃水,低谷时段不能优化电量结构。瀑布沟水电站出色的大库容调节能力,将使这些问题全都迎刃而解。
——由实时调度向策略调度转变。此前,龚嘴、铜街子主要采用实时调度方式,调度策略控制性差,运行方式优化空间有限。瀑布沟水电站投产后,可对全流域梯级水库实现策略调度和统筹优化,增加梯级中长期发电效益。
——由单点调度向多级调度转变。此前,大渡河流域调度方式主要针对龚嘴和铜街子电站展开,控点单一。瀑布沟水电站投产后,可作出调度选择,为今后多级流域调度探索经验。
瀑布沟水库具有季调节能力,能提高瀑布沟及以下8级电站发电能力。目前,瀑布沟水库已和龚嘴、铜街子水库一道,形成了具有规模的流域梯级库群,最大限度发挥水能利用综合效应。以龚嘴、铜街子电站为例,经由瀑布沟水库的调节,可以增加出力近22万千瓦,枯水期增加发电量7.8亿千万时。
如此雄实的水电站,先进管理当为先,国电人决心要把瀑布沟水电站打造成国内高端水电站样板。瀑布沟水力发电总厂提出了“数字瀑布沟、效益瀑布沟、和谐瀑布沟”的管理理念,并在“数字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向“数字建筑”发展的思路,所有生产管理系统全部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建有设备技术资料库和生产管理信息系统,配置了专用服务器,实行信息化管理。
电站实行“机电合一”、“运维合一”和“远方集中控制,现场‘无人值班’”的生产管理模式,走在了国内大型水电发电企业前列。瀑布沟水电站还自主研发了一套水电站设备编码管理系统,成为国内独家实现电站设备编码管理的水电站。
走进数字化瀑布沟水电站现场,随处可见的时钟系统显示总是时刻保持一致,这个时钟系统还能定期进行监测自控,实行校正调节,为电站的先进管理提供精确的时间环境。这种看似简单的现象背后,蕴藏着极为先进的高科技含量。在传统的自动化功能之外,瀑布沟机组设备控制系统又延伸出了设备分析功能,这种类似于“人工智能”的能力,能帮助设备自行分析缺陷,对照指令进行处理。
8年后的今天,瀑布沟水电工程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将“和谐工程、绿色能源”这一成果奉献给一方百姓,为低碳经济下的中国国电转型企业、建设国内一流综合性能源企业贡献一份力量。
大渡河公司极力提倡“与青山绿水为伴、让青山绿水更美”的环保理念,大力保护大渡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走一条“生态文明、环境友好”的科学发展之路。工程专门建设了2个砂石料加工系统,投资近800万元修建了在全国水电建设施工期的处理设施中都是较为完善和先进的废水沉淀处理系统和废水处理系统;在建设营地修建了生活污水处理厂和排污系统,实行雨污分流,污水经处理后,以“零污染”标准排入大渡河。
工程建设中,由于不可避免对地表产生扰动,会产生一定的水土流失。为此,公司投入千万巨资对高陡边坡开挖面及时进行喷混凝土防护、覆土绿化,尽最大努力减少水土流失。据统计,几年来,瀑布沟工区内累计植树47243株,栽种藤本植物19497株,植草绿化53.2万平米。公司还专门修建了鱼类增殖站,驯养繁殖各种珍稀鱼种,保证水库蓄水后大渡河水生生态系统的连续完整性。据介绍,截至目前,瀑布沟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投资高达2亿元以上。
结语
瀑布沟水电站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在我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时期背景下投产发电,将对改善国家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对调整四川电源结构,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满足四川枯水季节的社会用电需求发挥重要作用。对改善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电源结构、增加可再生能源比重,实现以新能源引领,建设国内一流综合性能源集团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瀑布沟水电工程,这一横亘半个世纪的水电梦想,如今已在一代国电人的呕心沥血中宣告圆满实现,高峡出平湖的宏伟蓝图已成为现实。横空出世的瀑布沟大坝,是长江和岷江上游地区流域防洪防沙的安全屏障;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英雄的大渡河,因此增添了新的成就。
瀑布沟水电工程,体现和凝聚了大渡河水电建设者的非凡智慧和力量。在这一部宏大的水电建设史诗中,国电人为中国水电发展史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在大渡河畔树立起了一座世纪水电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