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能源研究院为四川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供新思路
“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明确既符合自身实际又满足总体要求的目标任务。”这是《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提出的扎实推进碳达峰行动的工作原则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再次强调,“要科学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促进水风光氢天然气等多能互补发展”,为新时代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和推进能源体系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电力'双碳'转型路径”成果发布会上,国网能源院副总经理王耀华强调,实现“双碳”目标,全国各地不能搞齐步走、一刀切,需坚持全国一盘棋,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的实现路径。
针对四川省“水多、气丰、缺煤、少油、局部地区风光集中”的资源禀赋特征,国网能源院能源电力规划实验室西南分中心发布《“双碳”目标下四川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思考》研究成果,为四川省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提供决策参考。
优势突出 基础牢靠
助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四川省水能资源丰富,技术可开发量达1.48亿千瓦,已并网装机规模超过了1亿千瓦,居全国首位。风光新能源资源可开发总量约2亿千瓦,在统筹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方面具有明显后发优势。
在基础设施方面,截至目前,四川已建成全国规模最大、运行最复杂的省级枢纽电网,形成“八大通道”通省内、“七直九交”联省外的两个“西电东送”格局。总长度超过10万千米的电网线路,为保障省内电力充足供应、扩大清洁能源送出规模、服务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以及将水电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下坚实的物理基础。
此外,四川已成为全国清洁能源装备产业体系最完整、技术最先进的研发制造基地之一,打造的晶硅光伏、动力电池特色产业集群也已形成上中下游配套齐全、布局完整的新兴产业链。覆盖氢气制储运加、关键材料部件等主要环节的氢能产业链,让四川具备推动新型能源体系与现代化产业同频共振、协同发展的坚实条件。
特征明显 矛盾多重
能源供需面临较大挑战
近年来,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波及的范围、持续的时间均明显增强,水电“靠天吃饭”、气候韧性差的问题逐步凸显,四川电源结构单一特征亟待优化。
从新能源分布上看,全省大部分新能源资源位于偏远地区,站址、廊道资源紧张,对输电通道建设构成较大制约。
白鹤滩、两河口、杨房沟等大型电站虽然已经投产发电,但近5年全省装机规模年均增速仅为5.7%,发电量年均增速仅为6.7%,与省内用电负荷、用电量超过10%的年均增速并不匹配,能源体系建设进度与产业发展用能需求阶段性错配、失衡的风险依然存在。
从发展产业上看,四川晶硅光伏、动力电池等绿色高载能产业高速发展,预计“十四五”末负荷将超1000万千瓦,年用电量超700亿千瓦时。新增晶硅、锂电产业用户多数为高利用小时数的稳定负荷,连续用电需求特征明显,水电发电能力丰枯差异大,新能源随机性、波动性强,省内稳定用电需求与保障性电源不足的矛盾持续累积。
优化结构 创新技术
统筹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研究成果提出,四川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关键是通过推动水风光氢天然气等多品类清洁能源的协同配合、系统提升清洁能源远距离输送和大范围配置能力,确保能源供应安全、降低社会用能成本,支撑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特色优势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能源低碳转型安全发展,需要强化水力发电主体支撑地位,增强气电煤电顶峰兜底能力,推动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大范围配置、高水平消纳,因地制宜推动分布式能源和氢能开发利用。从能源品类来看,优先发展大型库容式水电、燃气发电等兼具保障性和调节性功能的电源品种至关重要。从空间布局来看,在天然气产区建设燃气发电、在煤炭运力充裕地区建设燃煤发电等负荷中心电源需高度重视。
四川能源资源和能源消费的时空分布特征,决定了四川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必须依赖具备远距离大容量输电能力的枢纽型电网。因此,研究成果指出,省内需要加快建设1000千伏川渝特高压交流“之”字型网架,推动攀西等特高压交流工程尽快纳规,打造“三送端、三受端”特高压交流电网。省外需要争取陇电入川、疆电入川、藏电入川等工程纳入国家规划,打造省间清洁能源枢纽输送平台,进一步强化电力供应保障和清洁能源接续外送能力。
另外,研究成果表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前沿技术攻坚。四川省梯级水电联合优化调度、水风光一体化科学运行、新能源主动支撑、高海拔远距离送出、火电清洁化转型等现实需求,亟需数字化智能化、可变功率电解水制氢、构网型储能、柔性直流输电、高原输电、碳捕集等颠覆性创新技术的加持,发掘更加丰富的调节能力资源和更加优质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不断更新和完善新型能源体系的内涵和理念,以更为多样化的途径,推动能源电力绿色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