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电力央企“一把手”做客央视《对话》:大变局推动大转型,大转型孕育大机会,大机会寻求大合作
2023/7/31 17:58:50    新闻来源:中国能建

第二届全球媒体创新论坛期间

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

做客央视财经频道《对话》节目

聚焦“变局中的全球机会”

讲述中国能建

在全球经济格局充满不确定性的今天

发现、把握产业新机会的

思考与实践

节目于7月29日播出

01 大变局下的新机会

一个词描述我们所处的全球经济环境

宋海良:有人说现在的时代是VUCA时代(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高度凝练为一个词,就是“不确定性增加”。因为确定性也有,不确定也有,但与过往相比不确定性增加。

02 变局中的产业投资新机会

今年最有价值的新机会

宋海良:一个新能源,一个是绿色低碳。这两年我们新能源在全球的投资是前5年总和的12倍。我们在境外的新能源投资,包括风能、光伏、氢能、储能、混合基地,这些今年上半年1-5月份增加了86%。绿色低碳将来一定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底色,无论是我们的产业、我们的产品、我们的管理服务,一定催生绿色经济、绿色产品、绿色消费,所以绿色+可以讲无处不在。

比如说,我们今年在绿色低碳里面,我们的交能融合,把交通和能源充分融合;我们的建能融合,做的零碳和低碳楼;我们的产能融合,跟一些产业融合;我们的数能融合,做了“东数西算”。

还有很多跟全球的合作伙伴共同合作,比如东南亚,基本上在每个国家都有我们新能源投资和规划。这个地方政治稳定、经济有发展空间,对新能源有比较大的需求。中亚和西亚也是我们选择的,在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他们对新能源的需求量是比较大的,而且风光资源也比较大。这次我到沙特,与沙特能源部长交流,谈得也非常好。他也希望,沙特原来输出石油、天然气,将来可能要输出氢能。所以我们在5个领域,在大的光伏系统、大的风光系统、大的海水淡化系统、大的电网系统、大的氢能系统方面,我们两家合作。这也是我们合作的重点,他们一定有很多积累,中国有很多实践,可以说强强联合。

03 产业变革给全球带来的新机会

中国企业走向世界

宋海良:我今天来到上海也是非常兴奋,我曾经在上海工作6年。以能建为例,现在我们在全球147个国家,都有我们实体的项目,在境外有265个机构。这些项目我们在合作的过程中,我感觉还是我们能够跟当地有效合作。我们40多年的技术,这个技术可能还有一体化的技术,把这些经验优势、技术优势、一体化的优势、融合的优势,跟当地的需求结合起来,给当地能创造价值。我告诉我的团队,在境外合作的时候,首先要算对方赢,再算自己赢,如果只算自己赢对方不赢,一定不能走远。所以我们尽管有项目,比如在阿联酋做的海水淡化亏损额度也不算小。但是阿联酋的能源部长告诉我,你们能够保证质量、保证工期做好这个项目,我给你们点赞。我觉得这个价值,比仅仅赚钱还重要。当然我们管理要进一步升华,可能海水淡化成本还可以降低。

所以说白了还是一条,靠核心竞争力,靠对对方需求的清晰,靠你的企业价值观和文化,有的时候可能得考虑长远价值、社会价值。

新技术变革催生新行业

宋海良:跟我所从事的行当比较紧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变革,带来的深刻变化,不仅在我们的产业、产品技术管理服务,几乎是无处不体现。

我们从事能源和基础设施,基本上做了几十年的数字化的转型,我们可能掌握了几十年全国的电力系统、城市设施系统。这些数据原来可能是存在电脑里、图书馆里,现在进行数字化挖掘,确实不仅仅对于智慧决策,对我们大数据下一步的方案优化、智慧设计、智能优化,是寸步都离不开的。

全国新能源电力消纳监测预警平台

04 变局下的新思维方式和新角色

新思维方式看待新问题

宋海良:我总是想这个问题,比如,我们走到国际化肯定有些国家的限制条件,你短期内很难以打破,那只有更好地适应它。第一个要坚持自我,第二个你做好适应。一个企业能够不断地具有前瞻性,还不断地保持卓越,我觉得危机意识、逆向思维产生的创新动力最强。

我们这个公司,一定是开放、包容、合作。我总结三个“力”,一个自驱力,一个是创新力,一个是借外力、借好外力。不管这个变局怎么变,我们做到有定力,才能把握一些机会,否则在变局中可能就“机”也会变成“危”了,所以“危”要变成“机”,就要保持自己的战略定力和企业的定力。

媒体在大变局中的角色

宋海良:大变局推动大转型,大转型孕育大机会,大机会寻求大合作,媒体的力量我觉得既给大家提供了共享融合的机会,又给大家提供了智慧碰撞的机会。我觉得在这个特殊时期,只有媒体才能把全球的思想舆论,能够放在一个平台上进行展示共享,来推动我们在这个时代下注入更多的确定性。

原标题:宋海良做客央视《对话》:大变局推动大转型,大转型孕育大机会,大机会寻求大合作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