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的旗舰物种。40年来,三峡集团先后攻克了中华鲟物种保护一系列技术难关,建立了覆盖亲鱼培育、催产繁育、梯队建设等全生命周期保护技术体系及完善的中华鲟种群梯队。凭借掌握的营养发育调控、遗传管理、性别鉴定、基因组等核心技术,中华鲟得以持续实现规模化繁育。
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三峡集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两翼齐飞”战略任务,持续加大长江特有珍稀鱼类保护力度,成立长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依托宜昌鱼类保育基地、乌东德实验站、向家坝实验站和湖北省三峡工程鱼类资源保护重点实验室,致力于中华鲟、胭脂鱼、长薄鳅、岩原鲤、圆口铜鱼、长鳍吻鮈等10余种珍稀特有鱼类物种的保护和技术研究。
截至2023年,三峡集团累计放流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1100万尾,其中长江鲟已实现规模化繁育及放流,占全国长江鲟放流规模的90%以上,奠定了三峡集团在长江鲟保护方面的行业“领头羊”地位。
▲1984年,首次放流中华鲟活动
▲1988年,中华鲟人工繁殖放流技术成果鉴定会
▲1999年,跨世纪放流中华鲟活动
▲2005年,中华鲟放流活动现场
▲2008年,中华鲟放流活动现场
▲2020年,中华鲟放流活动
▲2021年,中华鲟放流活动现场
历史上的本周,三峡集团还发生了这些大事
2014年4月10日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通过环境保护验收。
2005年4月13日
向家坝工程水土保持方案通过专家审查。
2021年4月13日
白鹤滩水电站左右岸首台机组无水调试工作完成。
2003年4月16日
三峡工程三期上游碾压混凝土围堰全线浇筑至设计高程14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