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
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今年的主题是
“创新争先 自立自强”
创新支撑发展 自强砥砺前行
白鹤亮翅、蓝海逐梦
智慧长江、数字转型
大国重器的背后
是一群埋头苦干
勇攀高峰的三峡人
节日快乐,向你致敬!
胡伟明
胡伟明是三峡集团开发建设的三峡、白鹤滩等巨型水电工程以及江苏如东海上柔直工程机电专业的主要负责人。他长期从事机电技术管理并致力于科技创新,牵头推动了我国水电机组及配套装备从70万千瓦到100万千瓦全国产化的重大飞跃;组织完成我国首个海上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如东海上柔直工程科研与建设任务;牵头成功研制国产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并实现工程投运,中国海上风电自此进入两位数“大机组”时代。
杨宗立
杨宗立同志38 年以来始终坚守在大水电建设一线,先后参加了三峡、向家坝和乌东德水电站工程建设工作。作为乌东德水电站建设的“总指挥”,他带领团队创造了世界最薄 300 米级特高拱坝等 8 项“世界第一”,创下全坝首次采用低热水泥混凝土等 15 项“全球首次”,取得导流洞下闸封堵不断流等 8 项“行业突破”的卓越纪录,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世界水电的引领地位,为中国水电做出了巨大贡献。累计获得省部级行业协会一等奖及以上奖励10余项,授权专利50余项。
李友平
李友平坚守“实现状态检修”的梦想,舍家为国、甘于奉献,紧紧围绕感知监测、状态评估、故障诊断、智能决策主线,在振动基础研究、声学研究与应用、智能电站建设等方向守正创新、锲而不舍开展研究和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数次突破国外技术壁垒,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
喻明
喻明十年如一日扎根科技管理岗位,健全长江电力科技管理制度体系,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设立了I类自主研究项目,推进科技创新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科技创新内生动力;牵头编制了长江电力“十三五”、“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创建了科技创新和技术标准管理平台。喻明的创新成果“创新驱动巨型水电站群设备管理转型升级”获得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创新成果特等奖。
胡挺
胡挺长期扎根流域梯级综合调度运行研究与实践一线,积极构建水库群安全高效运行研究-应用体系,参与或组织国家、集团与职工创新各层面研究100余项,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最新成果及时实践,推动三峡调度规程修编成功获批,助力集团公共社会效益提升和大水电业务持续挖潜增效。工作以来,他负责或参与编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企业标准5部,参编著作10部,申请专利、软件著作8项,撰写论文10余篇,获省部级、集团科技与管理创新奖励10项。
周小国
周小国长期从事环境领域科技研发及管理、工程实践等工作,负责或参与10多项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设,牵头编制长江环保集团“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和企业科技项目10余项,在污泥资源化、管网检测等方面取得多项成果。周小国主持或参编团体、企业标准17项,发表论文6篇,获得专利授权23项,参编专著1部,获得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中国电建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祝迪
祝迪深耕电力生产一线工作12年,先后解决华中黑启动电源点在小电网工况下的多机组抢负荷、频率震荡等水电领域“难点”“痛点”问题。他研究的“小水电多台机组孤网运行中调速器成组调节”项目,获选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全国25个“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祝迪完成授权专利21项,参与起草行业标准4项,出版专著2部,荣获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中国质量协会等各类创新奖项10项。
陆忠民
陆忠民长期从事水利水电、海上风电等工作,以总工程师身份主持“青草沙水库及取输水泵闸工程”设计,主持、参加了国家863计划、国家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上海市科委等科研项目20余项,主持和参编国家、行业、地方标准10项,著有国家重点图书设计手册、丛书、专著等11部,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勘察设计奖30余项,其中“长江口大型避咸蓄淡水库建设关键技术”研究获大禹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
刘冬雪
刘冬雪牵头负责存量电站增效技术研究、新型光伏电池研究的总体方案设计、 科研平台建设、团队建设、研发和示范工程建设等工作。她带领团队正在牵头申报“国家能源钙钛矿光伏技术重点实验室”。通过联合攻关正在建设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太阳能电池器件在线仿真平台,开发的钙钛矿/晶硅四端子叠层组件(面积约20cm2)效率超26%,是目前全球四端子叠层组件效率的最好成绩。先后获得中国电力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三峡集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等荣誉。
吴一帆
吴一帆主要从事生态环境系统模拟、“双碳”宏观政策研究和技术、流域治理模式等工作,在生态水文过程模拟、环境治理成效评估、生态补偿模式等方面取得多项成果。牵头开发的“排水系统治理成效模拟软件”为三峡水管家模式在衡阳、岳阳等长江大保护城市的精细化治理提供支撑。吴一帆参与科研项目8项;发表论文11篇;形成专利22项;申请软件著作1项;信息报送1项。
杨菁
杨菁主要负责中华鲟群体遗传学和繁育生物学研究,先后参与构建中华鲟人工群体遗传谱系,建立中华鲟基因组标记标准化筛选流程,探索鱼类生长发育与性腺发育成熟关键物质和转化规律,多项研究成果对中华鲟可持续人工种群建设和科学增殖放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杨菁主持或参与集团科研项目4项,发表SCI论文9篇,授权专利4项,荣获集团技术发明奖三等奖1项。
姜鹏
姜鹏参与筹划了三峡科创园数智科技、工控系统、智慧能源与低碳技术三大创新中心平台;参与集团2021年科研项目“揭榜挂帅”,策划并完成项目指南申报;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超导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推动了超导风机等重大颠覆性科研项目立项及实施;组建10余个开放式创新科研团队;参与集团在鄂科创规划编制;高水平推进科创园科研项目做深做实。个人申请发明专利数十项,获集团第六批青年骨干等多个奖项。
王浩然
王浩然长期在清洁能源电力装备和电子系统安全可靠性领域开展科技工作,通过湖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回国后,聚焦我国能源技术和装备制造转型升级的“卡脖子”工程——大型清洁能源工业控制系统的研发,组建研发团队、开展技术攻关,着重团队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有力推动科技公司“1+N”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卡洛斯·纳西门托
卡洛斯·纳西门托在研发、创新、项目管理等领域拥有超过25年的专业经验。在三峡巴西公司,他负责研发创新管理工作,完成了与巴西国家工业教育服务中心(SENAI)间的合作协议谈判,并于 2019年中国金砖国家工商论坛期间组织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他还负责巴西公司科技创新平台的实施,根据与巴西国家工业教育服务中心的合作协议,以促进中巴之间的知识、技术交流,助力公司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