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在雪域高原用奋勇拼搏的青春描绘着电建红,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诠释着电建蓝。
2018年,在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县,一支轻装上阵、火线领命的水电九局铁军,意气风发地踏上这片心中的热土。他们中有朝气蓬勃的“新兵”,亦有沉稳干练的“老兵”,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他们将共同在这片雪域高原上、在国家重大水利工程湘河水利枢纽上弹奏属于自己的华美乐章。
有梦不觉天涯远
“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干工程始终是从一而终,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但也要把这个项目干完,不想人生留有遗憾。”
说这话的是一个看起来有些瘦削的“老头”——西藏湘河水利枢纽工程项目经理韩世明,因为常年在施工一线风吹日晒,所以他看起要稍微显老一些,同事们亲切的称他为老韩。2019年6月,“知天命”之年的老韩,在收到水电九局的一纸调令,他与家人简单沟通后,便匆匆踏上了离家两千多公里的西藏湘河水利枢纽项目。
初到项目后,老韩和其他同事一样,出现了失眠、流鼻血等高原反应。起初,身边同事无不在调侃“老韩,一把年纪了,非要跑这里来受罪”,老韩听后也总是微微一笑,不做辩解。
湘河项目施工现场海拔在4200米左右,空气稀薄、干燥、昼夜温差大,气压低,工作负荷对身体素质要求高。2022年2月,正在工地与大家沟通影响下闸蓄水节点进度的老韩,声音逐渐被周围喧嚣的机器轰鸣掩盖下去,有人眼疾手快,扶住了就要晕倒的老韩。
受医院的技术、环境设施等条件限制,当地医院建议老韩回贵阳做一次全面的检查。固执的他在回贵阳短暂治疗后,又奔上令他热爱的雪域高原,在他的心里,西藏湘河项目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只有自己守着才放心。自西藏湘河项目开工到现在,虽然已有10多个同事因高原反应无法继续战斗在这片雪域高原,但他们把这种“缺氧不缺精神”的精气神带到了其他项目,影响了一批又一批人。
无限风光在险峰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想家人了可以通过视频'解下馋',但项目是国家重大水利工程,为了建设大家,小家的短暂离别,却是为了更好地相逢。”
在飞往西藏日喀则的航班上,项目副经理兼总工程师王铭启对同行的同事讲了这句话。2018年10月,正值而立之年的他在踏上飞往西藏日喀则的航班上时,竟不忍回头,在他的背后,有他短暂相聚又要分离的妻子,还有他那可爱的小公主。
在抵达项目后,面临着严重压缩的工期,他意识到将有一场场硬仗要打,必须要组建一支队伍,一支靠得住、打的赢的队伍,一支充满生机活力和朝气的“青年突击队”应运而生。
队伍的组建,为项目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年轻人缺乏经验”“耐不住性子”等质疑的声音。这时,王铭启一句“证明给大家看”,用行动带领这支队伍向全体参建者展示出敏而好学、坚韧不拔、充满激情等特质。
付出总有收获,在他的带领下,短短三个月的时间,这些年轻人熟悉了工程设计图纸。大家严格按照施工组织、程序推进施工计划,有序协调各方,逐渐成长为能够挑起担子的工区负责人,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也获得了集团公司“五四红旗团支部”、青年突击队等荣誉。
在欢呼和喝彩声中,奋斗拼搏中的种种苦辣酸甜,却深深地埋在了王铭启的心中。在夜深人静的夜晚,熟睡的王铭启旁边,在亮起的手机屏幕上,仍在播放着的是他妻子与女儿日常记录的小视频。
青春之花遍地开
“以后想起自己曾到西藏建设边疆,应该是件非常'酷'的事情吧,当听说自己被调配到这里的时候,我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可以自豪地向同事及朋友说,我曾经这片雪域高原奋斗过。”
2021年参加工作的尹纯典是一个自信阳光、爱运动更爱笑的地道云南小伙儿。当身边同事问他刚参加工作为什么主动选择来西藏时,他立马就答道:“因为在这里奋斗,最能体现青春的价值”。
然而,各种困难接踵而至。严重的高原反应让年轻的他饱受折磨,工作之初他时常坐在河边,想着当初自己进藏前的雄心壮志,男人说出来的话无论如何也要做到,绝对不能退缩。在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之后,他总是虚心向前辈们请教,一心扑在工作中,日复一日顶着火辣的太阳去现场与工人沟通。伴着柔情的月光回到项目部时,又忙着整理工作资料。短短几个月的锻炼,他便能独立看懂图纸、自己编辑工程资料。
他常对同事说,一个人是诗,两个人是画,咱们西藏湘河项目的这群人汇在一起就是西藏湘河项目最美的画卷。在这片奋斗的热土上,他用青春绘就更绿的山、更白的云、更清的水,用自己的青春力量把“藏中江南”建设的更美好。
整个湘河水利项目还有更多的“铁军”,如同在他们一样,远离家乡、离别家中老小。他们顶着强烈的紫外线,在施工一线踩紧施工大干“油门”,全力保证工程高质高效推进,用不灭的热情在钢筋水泥之间弹奏着一首属于电建人的奋斗者之歌。
电建青年建功藏中江南
建设中的西藏湘河水利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