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长江起巨坝 高峡出平湖——探访三峡工程
2010/7/16 9:15:30    新闻来源: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苗慧):说起长江三峡您一定不陌生,它是长江中最为壮美雄奇的一段大峡谷。它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的南津关,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而如今,在长江三峡景区中最为壮观的当属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今天,我们就带您走进长江三峡,探访三峡工程。

  长江三峡全长193公里,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三峡工程就坐落在西陵峡的的中段。这里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作为依托,将现代工程、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结合,展现水利文化和工程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在导游廖梦星的带领下,记者一行人经过三峡公路来到了三峡坝区。

  导游说:“咱们今天是从宜昌市区出发,通过三峡专用公路,进入三峡坝区以后需要先在坝区的游客中心换乘专门的车。因为三峡工程不同于一般的景区,需要换车并且经过严格的安检以后,游客才能登上旅游区的大巴开始三峡工程的游览。一般游览的第一站是从坛子岭开始。”

  三峡工程旅游区现在对游客开放的有三个园区,分别是坛子岭,185平台和截流纪念园。首先来到的,就是整个三峡工程的制高点——坛子岭。坛子岭海拔260多米,站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三峡工程的景色。而坛子岭名字来的由来,还有一段传说。

  导游说:“相传当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在一头神牛的帮助下打通了夔门,推开了400里水道,也就是长江三峡。川江的百姓感激不尽,就以一艘巨舟载着一大坛美酒前来犒劳。大禹随神牛远行,留下一座巨石作为纪念。人们深受感动久久不肯离去,在江中守候,结果巨舟化为一座小岛,就是三峡工程的坝址——中堡岛;而那坛美酒就放在江左岸,幻化成如今的坛子岭。据说每逢晴朗的天气,微风拂过,酒香微醺。”

  在坛子岭看了三峡工程的全景后,第二站就来到了185平台。185平台因为和三峡大坝坝顶齐高,同为海拔185米而得名。廖梦星说,这里是观赏三峡水库蓄水后“高峡出平湖”的理想地点。

  导游说:“站在185景区我们可以看到三峡工程拦河大坝的正面,也就是我们可以同时观赏高峡平湖的风光,可以去平视三峡大坝的雄伟姿态,也能够看到被誉为“坝上库首第一县”、也是屈原的家乡——秭归。”

  三峡工程由大坝、水电站、通航建筑物三部分组成,气势浩大。毛泽东在诗词中曾写下“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词句,被称为描述三峡工程的神来之笔。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巍然屹立在峡谷中,无数人为之震撼。来自武汉的孙先生第一次看到此番景象,就被深深吸引。

  孙先生说:“我是第一次来到长江三峡大坝,在坛子岭从很高的地方往下看,看到三峡工程非常壮丽,后面去了185平台,近距离地感受到了大坝的雄伟,不愧为世界第一的截流(水利枢纽)工程。”

  从185平台下来,就要走进景区的第三站、中国国内首家水利工程主题公园——截流纪念园。这里背倚青山,面朝大坝,廖梦星说,截流纪念园中记录着三峡工程建设中的点点滴滴和风风雨雨。

  导游说:“截流纪念园位置是在三峡的南岸下游,占地是整个三峡工程景区中最大的一个,这里其实是观赏三峡工程最好的一个地方。园区内的景观包含了工程遗址展示、大型工程机械,比如当年修建三峡工程的时候一些非常巨大的卡车,现在供游客观赏。” 

  兴建三峡工程是中国人的百年梦想,建成后的三峡工程拥有393亿立方米的库容,保护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地区1500万人口,153万公顷良田,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其实,在1995年三峡大坝建设之初,就有众多游人慕名而来。随着工程建设完成和投入使用,这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但是三峡旅游公司的景区管理负责人胡年尧却认为,三峡旅游应该发展深度旅游,而不止停留在观光。

  胡年尧说:“对旅游的深度发展我们还存在着差距,我们现在的目标和方向就是力求把我们的三峡大坝旅游区在保持它是一个水电科普教育基地主题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成为一个绿色旅游、创意体验旅游的旅游目的地。”


  胡年尧介绍说,三峡坝区内还将逐步做到不提供非环保用品,比如一次性物品,以此倡导一种绿色环保的理念。但胡年尧觉得,游客来到这里是为了放松、游玩,生硬的讲解和说教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游客群体,创意体验旅游才会是最好的发展方向。

  胡年尧说:“创意旅游就是除了让人家看得到,更多的是让人家有体验。比如说,大江截流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场景,我们可不可以做一个再现,模拟做一个(游客)可以参与的(场景);三峡工程有四项国家科技进步奖,我们也模拟地把它做成真实的场景,让我们的游客去体验,感受中国治水文化。”

  可以说,三峡工程蓄水发电后,老三峡神韵不减,新三峡风光无限。胡年尧的设想如果逐步实现,三峡工程游将更加美丽真切。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