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峡》:探寻民族复兴的“精神高地”
2010/6/18 8:47:17 新闻来源:光明日报
6集大型文献纪录片《大三峡》4月中旬登陆中央电视台,好评如潮。各级领导、业内专家、电视观众以及工程师、海外华侨、网友给予高度称赞,这样的反响让历时三年艰辛创作的《大三峡》剧组和总编导闫东备感欣慰。
近期,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财经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已开始在重要时段陆续重播《大三峡》。中央电视台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等国际频道,正在加紧译制不同语种的版本,将集中向海外观众展现这部精品力作。《大三峡》DVD光盘已登陆海内外音像市场,广受欢迎。
回望《大三峡》的创作历程,闫东的脑海里闪现出一个个“三峡人”的身影《大三峡》正是透过一个个“三峡人”,生动讲述了动议、筹划、实施三峡工程建设的不平凡历程,带领观众去探寻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高地”,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精神之旅。一位网友说:“相信大家和我一样,随着观看,感动的泪水会不时涌出眼眶,我为伟大祖国骄傲!”
三峡工程构想了70年,调查了50年,勘测了40年,讨论了30年,即使今天它巍然挺立,某些争议依然存在。2006年重庆、四川大旱,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有人在疑虑,这些现象与三峡工程是否有关系?闫东说,这些疑问必须面对,而且要通过科学的方式,用事实来回答。
《大三峡》没有回避各界和公众对三峡工程的种种猜测和担心,在第2集开篇就直面三峡工程面临的主要难点问题,对三峡工程的选址、地质、泥沙、气候、生态、地震、战争等几大核心难题和全国人民关心的问题,邀请一批德高望重的专家走到镜头前,以他们的学识、经验和品行向公众逐一阐述,答疑解惑,真实地披露了三峡工程科学、民主的决策、论证过程,展示了鲜为人知的数十年勘探和实验历程。科学的论断,事实的解答,让广大观众对三峡工程有了科学、客观、正确的认识。
《大三峡》撰稿崔文华对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郑守仁印象深刻:“郑老沉稳而朴实,我往他面前一坐,心里就踏实了。其他专家也是这样,从他们口里听不到‘很’、‘非常’、‘最’这些字眼,他们在用科学说话,用数据说话。”
用事实说话,力求客观真实,《大三峡》用它的创作过程完成了科学发展观的一次生动实践。
《大三峡》编导徐小卉印象最深刻的是专家验收大坝的情景。由于坝体不允许出现一根头发丝那么细的裂缝,所以专家验收时,是全身趴在坝体上,手拿放大镜一点点地进行地毯式扫描的。
这样的情景被闫东用画面诠释得惊心动魄:在巨大的坝体前,有如蚂蚁一般移动着一个个小小身影,镜头拉近,是趴着用放大镜检查坝体的一位位专家。与大坝相比,他们太渺小太渺小了,然而,正是无数个渺小的人构筑了坚强的精神,坚固的大坝。
《大三峡》虽是纪录片,但却不流于说教,用真实感人的细节感染观众。专家、基层建设者、三峡移民……他们的事迹一次次感动着闫东,让他带着火热的情感将这些故事呈现出来:武警水电指挥部士官王世武回忆说,当时的驾驶室里最低温都有50多度,一些战士热得受不了,大腿都溃烂了,可是没有人叫苦;哈电集团焊接工郭凯形容说,夏天工作十多分钟,衬衣一挤都是水。
《大三峡》注定成为一部极具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非凡力作。
走到镜头前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气象专家陈志恺,对《大三峡》坚持科学的创作态度赞誉有加:“它把关于三峡工程的关键问题表述得很清楚,使老百姓能更好地了解三峡工程的伟大意义和不可替代性。”
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学博士后孙学峰说,从《大三峡》里可以清晰看到,三峡工程反映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是血汗铸就的国家辉煌见证,是科学成就的民族复兴地标。 记者李春利 王国平
近期,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财经频道、中文国际频道已开始在重要时段陆续重播《大三峡》。中央电视台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等国际频道,正在加紧译制不同语种的版本,将集中向海外观众展现这部精品力作。《大三峡》DVD光盘已登陆海内外音像市场,广受欢迎。
回望《大三峡》的创作历程,闫东的脑海里闪现出一个个“三峡人”的身影《大三峡》正是透过一个个“三峡人”,生动讲述了动议、筹划、实施三峡工程建设的不平凡历程,带领观众去探寻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高地”,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精神之旅。一位网友说:“相信大家和我一样,随着观看,感动的泪水会不时涌出眼眶,我为伟大祖国骄傲!”
三峡工程构想了70年,调查了50年,勘测了40年,讨论了30年,即使今天它巍然挺立,某些争议依然存在。2006年重庆、四川大旱,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有人在疑虑,这些现象与三峡工程是否有关系?闫东说,这些疑问必须面对,而且要通过科学的方式,用事实来回答。
《大三峡》没有回避各界和公众对三峡工程的种种猜测和担心,在第2集开篇就直面三峡工程面临的主要难点问题,对三峡工程的选址、地质、泥沙、气候、生态、地震、战争等几大核心难题和全国人民关心的问题,邀请一批德高望重的专家走到镜头前,以他们的学识、经验和品行向公众逐一阐述,答疑解惑,真实地披露了三峡工程科学、民主的决策、论证过程,展示了鲜为人知的数十年勘探和实验历程。科学的论断,事实的解答,让广大观众对三峡工程有了科学、客观、正确的认识。
《大三峡》撰稿崔文华对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郑守仁印象深刻:“郑老沉稳而朴实,我往他面前一坐,心里就踏实了。其他专家也是这样,从他们口里听不到‘很’、‘非常’、‘最’这些字眼,他们在用科学说话,用数据说话。”
用事实说话,力求客观真实,《大三峡》用它的创作过程完成了科学发展观的一次生动实践。
《大三峡》编导徐小卉印象最深刻的是专家验收大坝的情景。由于坝体不允许出现一根头发丝那么细的裂缝,所以专家验收时,是全身趴在坝体上,手拿放大镜一点点地进行地毯式扫描的。
这样的情景被闫东用画面诠释得惊心动魄:在巨大的坝体前,有如蚂蚁一般移动着一个个小小身影,镜头拉近,是趴着用放大镜检查坝体的一位位专家。与大坝相比,他们太渺小太渺小了,然而,正是无数个渺小的人构筑了坚强的精神,坚固的大坝。
《大三峡》虽是纪录片,但却不流于说教,用真实感人的细节感染观众。专家、基层建设者、三峡移民……他们的事迹一次次感动着闫东,让他带着火热的情感将这些故事呈现出来:武警水电指挥部士官王世武回忆说,当时的驾驶室里最低温都有50多度,一些战士热得受不了,大腿都溃烂了,可是没有人叫苦;哈电集团焊接工郭凯形容说,夏天工作十多分钟,衬衣一挤都是水。
《大三峡》注定成为一部极具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非凡力作。
走到镜头前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气象专家陈志恺,对《大三峡》坚持科学的创作态度赞誉有加:“它把关于三峡工程的关键问题表述得很清楚,使老百姓能更好地了解三峡工程的伟大意义和不可替代性。”
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学博士后孙学峰说,从《大三峡》里可以清晰看到,三峡工程反映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是血汗铸就的国家辉煌见证,是科学成就的民族复兴地标。 记者李春利 王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