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科研人员等来激动人心的消息:佩戴卫星标记编号为20U0560和20P2232的放流中华鲟,在历经17天、约1800公里的旅程后,已于当日游到长江入海口,投入东海的怀抱。
这两尾佩戴卫星标记的中华鲟作为“先头部队”,已分别于4月22日和23日出现在江阴江段(距入海口200多公里)。
“首批卫星标记放流中华鲟游入大海,这对三峡集团首次开启的放流中华鲟海洋生活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中华鲟研究所总工程师姜伟说。
4月10日,2021年长江三峡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举行。这是三峡集团第64次开展中华鲟放流,共放流“子二代”中华鲟1万尾。其中,有16尾不仅佩戴了常规的“身份证”——声呐标、PIT标和T型标,还首次打上了卫星标记,其体长都超过1.5米,重量都超过50公斤,年龄均在10岁以上。
“水中大熊猫”中华鲟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在海洋中度过。摸清中华鲟海洋生活规律,对于中华鲟自然种群的保护及恢复非常重要。由于中华鲟海洋分布分散,范围广阔,其海洋生活史研究一直是专业研究的难点。为了进一步研究揭示中华鲟海洋生境及其适应性,中华鲟研究所科研人员2021年给放流的大个体雄性中华鲟首次成批量地打上了卫星标记。
据中华鲟研究所工程师朱佳志介绍,这种卫星标记利用自动熔断技术,能根据提前设定好的时间自动脱落浮出水面,链接卫星,并通过卫星发回中华鲟洄游路径水温、盐度及轨迹信息。科研人员据此获取中华鲟在海洋中的分布范围、迁移路线、迁移行为特征等,从而掌握中华鲟放流群体的洄游运动规律,用于研究中华鲟的海洋生活史。
4月22日20时20分,距离湖北宜昌放流点1490公里的江阴江段监测站点监测到首尾佩戴卫星标记的放流中华鲟,卫星标记编号为20U0560。至4月25日12时,已有4尾放流中华鲟通过江阴江段,其中2尾佩戴了卫星标记,编号分别是20U0560和20P2232。根据前期监测研究成果,对于放流中华鲟在长江宜昌江段至上海江段的分布规律和出现时间,科研人员已能作出较为准确的预估。
姜伟介绍说,放流中华鲟入海后,科研人员将会把采集到的中华鲟海洋洄游路线与遥感影像资料结合,收集近海分布范围内环境因子数据(洋流、水温、水深、饵料资源季节变化等指标),分析环境因子变化与中华鲟洄游行为的关系,以探讨中华鲟洄游路线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