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东边的乌东德电站库区移民西和安置区,吸引了不少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前往招工,这里不但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且经过了武定县委、县政府组织多工种培训。“武定投入了很多精力对库区移民劳动力进行了培训,很多工人招了就能用。”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如是说。
“我缺个厨师,你潜力不错,如愿意到昆明工作,我们立即签约,待遇从优。”楚雄东建安信劳务派遣有限公司负责人对库区移民文丽琼的厨艺潜力很看好,愿意高出15%的工资聘请她去昆明工作。世代生活在金沙江边从事农业生产的文丽琼,从未想过做菜会成为她奔小康的一项技能。在武定县举办的乌东德库区移民中式烹调师培训期间,文丽琼把具有傣族风味的做法融入其他菜式烹调中,做出的菜肴色香味俱全,赢得了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
招聘企业每一次赞赏,就是西和安置点移民技能培训的收获;每一份就业协议,就是武定县委、县政府对移民就业的超前谋划和科学思考结出的果实。
乌东德水电站建设征地搬迁涉及武定县的3个乡镇、6个行政村、28个村民小组,全县移民搬迁安置1218户4128人,仅西和安置点就安置了3083人,占全县乌东德水电站建设征地总搬迁安置人口的76%。“根据移民劳动力和知识结构,对移民进行培训,实现充分就业成为乌东德电站武定库区移民安置的最优选择。”三峡集团副总经济师、移民办主任姚元军说,“水电移民工作是一个社会再造的系统工程,作为这个系统工程的重要手段,移民技能培训是整个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重中之重,帮助武定培训移民是我们的一项长期工作。”
武定县秉持着以移民为中心的思想,围绕移民“全部搬得出、整体稳得住、发展可持续、逐步能致富、生态得保护”的总体目标,转变移民的固有生活观念,结合市场需求,拓宽培训渠道,立足库区移民实际,采取技能培训就业一批、劳务用工输出一批、安置区管理服务岗位使用一批、交通城管协勤辅助岗位使用一批、单位公益性岗位使用一批、龙头企业吸纳一批、创业扶持就业一批、承揽活计吸纳一批、自主创业致富一批,发挥“两地”优势,带动移民就业,抓好特色产业,促进劳动力就业等10多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千方百计抓好移民技能培训,拓宽移民就业渠道,实现移民自主增收,从根本上确保移民的稳定和长远发展。
为提高乌东德库区移民就业、创业能力,尽快融入安置区社会生活,武定县谋划和组织实施了多轮就业技能培训,共培训移民近2000人,培训内容包括设计水电安装、工程机械驾驶操作、厨师技能、家政、保安等。为了让学员真正学到就业创业知识,掌握相应技能,武定县搬迁安置办精心设计开办了理论知识教学和技能操作实践等课程,其中:技能操作实践课时占50%以上。为提高学员的积极性和培训效果,武定县将以获得的资格证书和到课率为依据,给予参训学员相应的生活补助和培训补助。
武定县专门成立移民就业协调领导小组,制定移民就业工作实施方案,“把移民就业工作任务分解到64家联系服务单位,深入调查研究,认真编制移民劳动力就业规划。”武定县副县长余卫东介绍,武定县将乌东德库区移民就业问题列为全县水电移民后扶工作最重要的内容,争取省、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大力支持,建立劳动就业服务平台,积极为移民提供就业信息、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政策等服务工作。
“我们对乌东德移民就业技能培训项目旨在促进移民群众多渠道创业、就业和增加经济收入,增强移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武定县搬迁安置办主任刘纯明介绍,除培训移民就业安置之外,武定县还将以土地流转的方式,打造特色农业与特色旅游业为主的支柱产业,使移民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和在家门口务工增加收入。按照县移民安置规划,以实施好“移民+产业”模式,充分利用好配置的生产用地,突出抓好特色产业培育。据悉,武定县将西和安置点配置给农户的土地打造成以“都市农业”为核心的绿色农业休闲基地,将己衣花果山安置点配置给农户的土地打造成以“生态景观农业”为核心的休闲旅游业。配套建设田间工程,农业建筑及配套设施,通过规划发展现代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休闲特色农业,助推移民土地流转、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移民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移民增收。同时,还利用丰富的人文资源,打造集地方特色、休闲养生为一体的现代旅游业,促进全县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转型升级,支撑搬迁群众稳定脱贫,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