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建投资建设的南俄5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2万千瓦,自2012年12月投入商业运行以来,已安全运行2800多天。7月31日,受老挝国家主席本扬委托,老挝中央委员、能矿部部长、老中友好协会主席坎玛尼为南俄5水电站颁发老挝“国家劳动奖章”及老挝总理通伦亲笔签发的奖状,以表彰该工程为老挝社会经济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这也是中企电力投资项目首次获得老挝“国家劳动奖章”。
水电基础局承建了项目引水隧洞灌浆工程及压力钢管道排水洞排水孔工程,是公司进入老挝市场的第一站,也是公司延续和开拓东南亚市场的重要工程项目。彼时公司国际业务刚刚起步,项目团队克服了饮水隧洞湿度大、能见度差、施工轴线长、设备、线路众多重重困难,提前4个月完成了施工任务,为老挝南俄5水电站按期并网发电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保障,还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分布奋战在海外一线。
“花木兰”小豆苗
2009年参加工作的豆苗是个不怕吃苦、心细如发的小姑娘。入职就来到老挝,主要负责物资工作。想起当年的经历,豆苗说每一天都历历在目,因为毒虫叮咬,现在脚脖子还是黑色的呢。
南俄5水电站位于老挝北部琅勃拉邦省普坤县境内的大山深处,开车到最近的村庄约需一小时,最近的普坤县城需4小时。进场道路只有50公里,但是开车需要5个多小时,路面颠簸曲折、山体时有塌方,生活物资采购困难、材料进场困难重重。
豆苗抵达现场,觉得骨头都快散架了,强打精神准备收拾行李,却只看到了刚刚支起的几座帐篷。高温酷暑、条件简陋,这个坚强的小姑娘含着眼泪和家人报平安:我们这特别好,虽然落后,可是老挝村民对我们特别友善,原始森林的风景可美了。不过,后来项目附近就流传一句话:“看见脚脖子是黑色的就知道是南俄5出来的。
驻地时不时就能看到老鼠、蛇和毒虫出没,大伙儿休息的时候都担惊受怕,豆苗一看见这些“不速之客”就头皮发麻,她赶紧询问原住民买到驱虫药物,可是有一种毒虫,竟然能冲破任何“屏障”,爬到人脚上就咬,伤口奇痒难忍,时间一久,伤口周围的皮肤就变得又黑又硬。豆苗每次外出采购,都要带回各类药物帮助大家缓解症状。后来,不知道是哪种“灵丹妙药”起了作用,大家已经对毒虫产生了免疫,豆苗笑着说“全身心投入建设是治愈一切困难的良药”。
她每天冒着酷暑,先后走访了老挝万象的近20家供应商,对砂石料、混凝土等开展调查、送样,通过比较材料品质、生产能力、履约能力,最终邀请了十家综合实力较强的供货商开展竞标,择优确定供货商签订了供货协议,不但保证了材料的准时供应,而且最大限度降低了单价、节约了成本。
大家都对这个柔弱的小姑娘刮目相看,都夸豆苗是“老挝BOT花木兰”,豆苗也在这段艰苦的日子里飞快成长,获得公司“三八红旗手”,电建集团“先进女职工”称号。更让人羡慕的是,在重重考验里结识了老挝钾盐矿项目同样能吃苦、能战斗的帅小伙贺苗,项目完工后有情人终成眷属、儿女成双。
此生难忘那条路
大坝到厂房有20多公里 ,这段路程的艰辛难以想象,是运输车的克星,一段盘山路有九道Z字形弯道,车子稍微偏离路线就可能被甩出去,雨季的路面泥泞不堪。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负责后勤管理的李兵出场了。
每天跟随运输车平安往返,五六个小时的时间里,李兵悬在嗓子眼的一颗心始终忐忑不安。未经开发的原始森林并不是想象的童话世界,瘴气缭绕压得人喘不过气;狗熊、豹子等猛兽时不时就来“刷一下存在”,幸亏电建集团公司大力投入资源,政府派出驻军沿途把守,听到军犬狂吠,一定是猛兽来“打卡”,驻军会鸣枪吓走它们。
李兵也就是在那条路大开眼界,强忍着头痛、缺氧的环境,还会一不小心和穿山甲对视,目送悠闲的大山龟过马路,看见野猪躲在驾驶室里大气不敢喘。
由于工地存储空间有限,进场公路跋山涉水,寸步难行。又要保证正常施工,所以原材料水泥只能多做储备,这样储备地点设置到了生活营区旁,搭建了水泥仓库。
有一次,由于大雨冲刷,这段盘山路彻底“罢工”了,大型运输车不能同行,眼看这些水泥眼巴巴等在路边,李兵急的直掉眼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工期紧张,至关重要的物资不能进场,这个年轻的汉子一跺脚,喊道:“搬”!
于是,项目部全员上阵,小推车、自卸车能用的设备全用上,化整为零、手提肩挑。扛着水泥陷在泥泞不堪的小路上,李兵默默地念叨:就这一次,以后再也不要走这么难的路了。
十几车水泥,项目部整整搬了15天。啃下这块“硬骨头”,再遇到困难都不叫事儿了。这不,“积石坑”又来拦路了。原来,隧洞里坑洼不平,雨季施工积石坑会存积水,水深的地方就必需游过去。
游就游!工期紧锣密鼓、设备急需进场,李兵一咬牙把设备放在浮筒里,脱下衣服拖着浮筒摸索着下了水,深一脚、浅一脚,借着浮力一点点前行。设备送到解了现场燃眉之急,李兵也自豪地炫耀道:“我学会游泳啦”!
再难也要坚持下去
艰苦卓绝的环境里,项目团队就像一根紧紧缠绕的缆绳发挥合力,多亏了铁骨项目经理:潘振海。这是老潘担任负责人的第一个项目,他就一个想法:保护好团队,建设好工程。
老挝属亚热带,雨季的狂风暴雨是家常便饭,建造生活营区选址可把老潘难住了。由于时间紧张未来的及修建营地,只能采用帐篷等临时措施,边施工边搞临建。离工地近了,山里有塌方的危险,离得远了,交通不便耽误生产,更不能将自己团队置于危险之中。
反复推敲,老潘在离工地1#支洞7公里处的平原找到了安全的绝处逢生之地,营地有士兵把守,防止野兽突袭。但是这里由于雨季常年暴雨、生活用水又短缺又浑浊。保障生活是基本的原则,老潘听当地老乡说附近山沟里有一处山泉,为了兄弟们能喝上甘甜、纯净的水,老潘自己驾驶着皮卡车一桶桶带回了山泉水。
施工现场难度大,送饭交通也成了困难,食堂早晨要做两餐饭,工人们早上带去,中午在临时厨房就地吃了。每天穿着雨鞋走在了没过脚脖的水里,翻过一辆又一辆台车,回到营地腰都直不起来,脱下鞋子,看着自己和兄弟们被水浸泡略显糟烂的脚,老潘心直疼,跑遍万象买回长靴送到每一位工人手里。
进场工路曲折蜿蜒,3个支洞洞内长度长达10公里,开始搭设电缆,洞内施工,难度更大,无法使用机械搭建。老潘一抹汗水:“正所谓山人自有妙计——拆”!于是弟兄们把设备全部拆卸完成,老潘撸胳膊、挽袖子顶在队伍最前面,带着一群热血青年就这样把电缆一根根抬到了施工场地。
组建制浆站,战线长达四公里,设置了一个又一个的中转站。保障水泥浆输送线路通畅又成了问题,一旦堵管后果不堪设想。国外施工一个萝卜几个坑,人员都是一人多岗、人手紧缺,老潘大手一挥:“我来顶上”。每天不知疲倦的往返巡查,老潘一停下来就摊在地上自嘲“累劈了”。
现场施工困难,技术难点大,多处漏水,像水帘洞一般,堵又堵不住。老潘紧急组织现场技术人员,展开一次又一次的技术研讨会,设置了一个又一个方案,大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在狭长的引水隧洞中与混凝土衬砌、压力钢管焊接交叉施工,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漏水问题迎刃而解。
由于混凝土散热,隧洞里潮湿闷热、通风极差,压力钢管焊接的旱烟导致空气污浊,焊接工的防毒面罩摘下来都是黑的,而且白班夜班轮流倒,一呆就是12个小时;面对不叫苦、不怕累的兄弟们,老潘想一定真真正正的让他们感受到了公司的温暖。2012年春节终于搬到了驻地,他组建了活动室,开展拔河比赛,乒乓球比赛,象棋比赛,斗地主大赛等娱乐活动,气氛热火朝天,每个人脸上都洋溢出满足的笑容。
回想起那一张张坚毅、热情的笑脸,老潘忍着眼泪笑道:“哪个年轻的项目经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不蒙上被子痛哭几场呢“。顶着工期的压力、背负公司的使命、带着自己的梦想,保证了团队的安全。上至进水塔,下至调压井,总计长度8700余米,对砼衬砌和钢衬砌段进行回填灌浆和固结灌浆。完成引水隧洞固结灌浆31988.4米,引水隧洞回填灌浆27643.6平方米,接触灌浆3000平方米,封堵灌浆2000余米。经过长达18个月的工期顺利完成施工,铸就了安全零事故,生产创新高的局面。
2011年11月 15进场,2012年9月30日完成主洞施工,10月15日完成支洞封堵施工,11月1日参与引水隧洞抢险,11月30日工程竣工,12月9日电站投产发电。在这些关键节点里,团队始终铭记与十局、十五局、昆明院等兄弟单位携手战斗的时光,电建人都是好样的!
2012年底,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老挝南俄5项目部向我部发来感谢信,对我公司为该工程所做出的努力给予了充分肯定。2017年11月3日,工程荣获2016-2017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是公司首个获此荣誉的境外项目。
回首南俄河畔那段令人热泪盈眶的青葱岁月,已是近10年的时光如同白驹过隙。老挝川圹高原上,一座水电站点亮一方百姓,这里从此告别无电的日子,南俄5水电站就矗立在此。大坝之上,澎湃的南俄河碧波万顷鱼翔浅底,厂房之下,旋转的水轮机力发千钧气势磅礴,水电站日夜为“东南亚蓄电池”输送着能量。
这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画卷;
这是一段中老两国真挚友谊的永恒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