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万尾子二代中华鲟放归长江 三峡集团将进行放流中华鲟海洋生活史研究
2020/4/22 20:36:19    新闻来源:文汇网

4月22日上午,在湖北省宜昌市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1万尾子二代中华鲟回归长江怀抱,这是自1984年首次放流以来,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会员单位中国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连续实施的第62次中华鲟放流活动,也是自2009年首次开展中华鲟子二代放流以来,放流子二代中华鲟数量最多的一次。

至此,三峡集团已累计向长江放流中华鲟超过503万尾,放流子二代中华鲟28000余尾。

“本次放流的中华鲟实现了'中青幼'结合,包括2009年至2019年间的5个年份梯队,其中有出生于2009年的10尾全雄性中华鲟。”中华鲟研究所科研人员姜伟博士表示“这有助于丰富野生中华鲟年龄梯队、提升野生群体遗传多样性、调整自然条件下中华鲟性别比例失调等。”

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自1984年起,每年开展中华鲟放流活动,从未间断。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三峡集团仍坚持做好中华鲟保护和放流准备,于湖北复工复产初期,联合宜昌市人民政府第一时间举办放流活动。

今年,中华鲟放流活动严格遵守宜昌市疫情防控有关要求,不组织现场仪式,不邀请志愿者和市民参与,精细策划、严密部署,避免人员聚集,在确保“零”风险的前提下,完成各项放流工作。

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距今已有1.4亿年历史,具有重要的科研、生态等价值。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受过度捕捞、水质污染等不利因素影响,中华鲟自然种群规模持续衰退,现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

经过多年人工繁育与技术攻关,三峡集团掌握了目前最为完善的中华鲟人工种群梯队,建立了覆盖亲鱼培育、催产繁殖、梯队建设等的全生命周期保护体系,为中华鲟种群的复壮奠定了基础,对补充野生中华鲟种群资源、保证中华鲟物种可持续繁衍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鲟放归长江后,三峡集团将借助覆盖长江中下游近1800公里的监测系统开展声呐追踪,这套系统是目前国内覆盖范围最广、最全面的放流中华鲟洄游监测系统。

据了解,在完成此次放流中华鲟的追踪监测后,三峡集团将于今年年内,首次探索性开展放流中华鲟的海洋生活史研究,以便更好地评估中华鲟的野外生存状态。

据介绍,为最大限度发挥长江水库群生态功能,三峡集团连续多年开展长江干流梯级水库联合生态调度试验。2019年三峡水库生态调度期间,宜昌江段四大家鱼繁殖规模约30亿粒,是2011年首次实施生态调度期间,四大家鱼繁殖规模的50倍左右,有效促进了长江渔业资源恢复。

三峡集团通过设立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站,持续开展种群建设、技术攻关和增殖放流等一系列保护工作,目前已掌握长江鲟、圆口铜鱼、长鳍吻鮈、齐口裂腹鱼等10余种珍稀特有鱼类的人工繁殖技术,累计放流约208万尾。

作者:钱忠军 李洋 图/三峡集团新闻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