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两会关注水电核电 绿色经济政策规划有望出台
2010/3/9 9:08:35    新闻来源:中国证券报
  国家能源局权威人士5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涉及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新兴战略产业规划"以及《可再生能源法》实施细则正在紧张制定中,而"低碳经济指导意见"更有望于"两会"后面世,担当起界定低碳经济概念的重任,为我国低碳发展提供更切实的指引。
  绿色牌政策法规"蓄势待发"的大背景是,低碳概念借助两会快车正式从口号步入现实。从九三学社的低碳提案被列为政协"一号提案",到《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再到区域振兴省市负责人纷纷勾勒当地的低碳规划、绿色愿景……"低碳"不再仅停留于纸面,甚至不再局限于能源生产和消费领域,而将自上而下全方位影响我国产业政策与市场走向。
  可再生能源"受宠"
  新兴能源战略规划正在制定中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培育包括新能源等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铺天盖地的低碳类提案议案中,可再生能源的规划也是关注焦点。据消息人士透露,此前制定的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相关内容将纳入"新兴战略产业规划",目前该规划正在紧张制定中,将与"十二五规划"实现对接。
  全国政协委员、东北电网有限公司名誉总工程师黄其励今年带来的议案同时覆盖了光伏发电和生物质能两大新能源产业。他的议案包括"抓住机遇,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光伏产业的发展"、"关于发展生物燃料产业促进能源安全、增加就业机会、减排温室气体的建议"、"实施节约、低碳战略,确保我国经济可持续、科学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明亮和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汤文全的议案建议,适时修订国家2005-2020年核电发展规划,将华中地区的核电建设纳入其中。建议国家尽快批复湖北咸宁大畈核电站开工建设,争取2020年前后在华中地区建成三座核电站,核电装机容量达到600-800万千瓦。
  事实上,核电和水电开发都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的关注热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蔡国雄表示,未来随着能源需求增长和清洁能源比例提升的要求,暂时停滞的水电项目审批应该重新开闸,目前对于水电开发两大顾虑--移民问题和环境问题都可以通过政策、技术来解决,因此,未来水电还将成为清洁能源的"主心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陆启洲此次带来的提案建议尽快推进黄河中上游水电资源开发。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综合考虑来看,核电和水电要数我国"无碳能源"中最经济、最有效的能源产业,未来,核电建设将大力提速,而水电开发将尽快恢复高速发展。
  对于与电动汽车紧密相关的燃料电池领域,有人建议,由国家和地方牵头,通过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引导,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入燃料电池关键材料、零件和系统部件的产业联盟,并给予参与企业减税、免税等优惠政策。
  此外,还有多位电力系统内的两会代表、委员建议,应加快制定《可再生能源法》实施细则,推动电网企业对可再生能源的全额收购,从而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具体包括,制定分阶段推行可再生能源电力需求配额的实施细则,推行可再生能源电价,建立辅助服务补偿机制。
  智能电网"进报告"规划目标和技术标准呼之欲出
  正如不少专业人士所猜,"智能电网建设"首次被写入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而猜想的兑现也让市场人士对智能电网相关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以及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的预期愈加强烈。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吉林省公司总经理张羡崇的议案建议,推动低碳经济发展,需要加快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他认为,国家应将坚强智能电网规划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能源发展战略工作体系,制定国家发展智能电网的战略目标,推进智能电网的发展。其理由是,智能电网将对消纳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电量起到关键作用,而到2020年我国风电装机将达到1.5亿千瓦,坚强智能电网有利于解决风电资源布局不合理问题,同时可以增加电网接纳风电的能力。
  事实上,建议将"智能电网"建设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代表委员不在少数。如今,智能电网建设提上国家议事日程,也让智能电网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的预期瞬间升温。
  日前,国家电网信通公司总经理刘建明表示,公司送达给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部委的关于智能电网发展的报告,已经得到了积极肯定的回应。
  消息人士称,目前,智能电网上升为国家战略已见端倪,如进展顺利,2010年10月左右将有定论。
  此前,国家电网总经理舒印彪表示,由国家电网主导制定的智能电网的详细建设规划和技术标准体系将在今年上半年公布。此次"智能电网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给了市场一剂强心针,"蓄势待发"的相关设备商进入备战"倒计时"。
  除了智能电网建设之外,特高压线路的建设也是两会代表委员的关注点。尤其对于当地常规能源紧张需要外援或当地资源丰富但输送存在难题的地区来说,及早建设一条特高压线路成为"燃眉之急"。
  国家电网新疆电力公司总经理、全国人大代表苏胜新的议案提出,希望尽快启动新疆"疆电东送"特高压直流外送工程。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明亮和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汤文全的议案建议,转变华中地区的能源发展方式,变输煤为输电,关键是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
  地方绿色愿景表率传统能源"低碳化"求索上路
  日前,我国十五省区市负责人描绘区域振兴蓝图时,江苏、山西、内蒙等多个省市负责人将未来发展与低碳、新兴产业挂钩。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宝顺提出,山西将把低碳经济理念引入传统产业,如煤、焦、冶、电等产业,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特别要通过增加煤电转化、高效脱硫除尘、发展煤基燃料、减少耗能排碳等途径和措施,加快构建低碳绿色新型能源基地。
  《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到"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这意味着,节能工作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将大力推进。
  有专家认为,要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固然必须,但由于比例尚低,传统能源的低碳化转型或升级拥有更大的潜力和空间。
  全国政协委员、中煤能源集团原董事长经天亮表示,火电一直是我国电力结构的主体,占70%以上,所以,要实现2020年减排目标,主要依靠的还是传统能源的减排,比如大力推广使用清洁煤等。
  来自辽阳石化公司的全国人大代表耿承辉的议案提出,国家正探索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石化企业作为用能和排放大户,要关注如何在效益和责任之间寻求平衡的问题。
  还有代表委员对传统能源的优化发展提出建议,尽快完善并进一步加强煤炭工业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管理;改变煤矿传统的高强度开采、高能耗、高污染、低利用的传统发展方式,通过延伸产业链,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
  陆启洲:倚重水电和核电
  要完成我国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的承诺,必须加快电力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中电投集团总经理陆启洲在"两会"上提出了"加快黄河中上游水电开发刻不容缓"的提案,在他看来,眼下非化石能源的发展需要倚重水电和核电。
  目标合6.75亿吨标煤
  中国证券报:作为能源企业的领导,您认为低碳经济环境下,电力企业有什么样的发展机会?
  陆启洲:在低碳清洁能源的发展上,我国已经提出了明确的低碳发展目标,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比较高的发展目标。
  在一次能源中,能够大规模开发利用的非化石能源,只有水能、核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而且这些非化石能源基本上只有通过转化为电能才能有效使用。也就是说,实现15%这个目标,主要看发电行业,看发电行业能不能加快电力发展方式转变。
  2009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约为31亿吨标煤,其中,非化石能源消费量约为2.3亿吨标准煤,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44%。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要达到15%,非化石能源比例提高一倍,但并不意味在2009年的2.3亿吨标准煤的基础上提高到4.6亿吨标准煤,因为能源消费总量是增长的。预计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45亿吨标准煤,那么,非化石能源的比重就要达到6.75亿吨标准煤,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3倍。
  这6.75亿吨折算到非化石能源,水电装机容量至少达到3.2亿千瓦;核电装机容量至少要达到8600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至少要达到1.5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跟生物质能发电比较少,我们测算加起来为3000万千瓦左右。
  水电、核电"靠谱"
  中国证券报:非化石能源的前景非常可观,而中电投目前的发展重点集中在水电和核电,这是为什么?
  陆启洲:低碳经济不是低成本经济。非化石能源中至少有两类是高成本的,风电和太阳能,是我们现行居民收入水平所不能承受的。而水电和核电是属于低碳能源里面成本比较低的。目前我国水电平均上网电价比火电低一毛钱,核电上网电价现在也能够做到低于火力发电上网电价。因此,现阶段还是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发展水电和核电。我国水电资源目前的开发程度仅为36%,而有的国家水电开发程度已达80%-90%.
  中国证券报:有观点认为,现在电力发展得已经够快了,发电企业的进一步转型发展会不会加剧电力过剩?
  陆启洲:现在电力发展的速度是比较快的,但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本身就应当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不能等缺电时再搞,那是临渴掘井。预计到2020年我国用电需求将达到17.67万亿千瓦时,发电装机将达到16.5亿千瓦以上,分别是2009年的2.1倍和1.9倍。
  另外,从能源结构看,我国的资源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为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必须以电代油、以电代气,必须转变能源消费方式,提高电气化水平。
  为化石能源"正声"
  中国已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将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0%-45%。从某种程度上说,要达到如此艰巨的目标,除了在能源供应的增量上加大新能源的供给比例,更重要的是在巨大的存量市场上降低排放,以新的思路发展传统化石能源。
  资料称,化石能源的碳排放占到排放总量的77%,如果不进一步采取应对措施,2030年全球的排放将增加40%-110%,而且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谈及低碳,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新能源提供了能源利用的新思路,无疑是未来能源利用的方向。这些可称之为"无碳"的能源种类的发展情况直接关系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并且因其仍处于发展初期,而拥有广阔的投资前景和产业可塑性。
  不过,降低碳排放强度、提高清洁能源比重,除了增大清洁能源"分子"之外,还必须将"分母"中传统能源的比重做小。因为很明显,新能源是未来的希望,但还不是今日的支柱。
  石油和煤炭仍然将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石油仍然是最重要的单种燃料,而我国装机的75%还是燃煤火电。新能源尚无法替代化石能源,化石燃料仍将在能源构成中居主导地位,新能源将长期作为化石能源的补充角色而存在。
  甚至有激进的看法认为,新能源产业面临技术、设备、上网、价格、大规模利用等诸多问题,要达到迅速铺开产生效益的阶段短期内恐难实现,而对现有的石油、煤炭传统能源利用进行技术开发,产生的减排效益将高过新能源。例如清洁煤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一旦获得突破和具备经济效益,对于煤炭产业带来的减排价值将不可估量,而产业改造带来的投资价值也不输于新能源。
  除此之外,一些同样被归入"化石能源"的能源品种,其对中国具有的减排意义和市场容量也并不输给新能源。例如天然气和煤层气,其主要成分甲烷中只含有1个碳分子,燃烧后主要产物是水。虽然天然气和煤层气与煤炭、石油同根同源,来自远古时代的有机生物体,属于传统化石能源,但排放程度有天壤之别。
  更重要的是,基于国内外现有的资源量和开发利用能力,天然气和煤层气的利用扩展速度非常惊人,我国的天然气消费量年增长超过10%,对产业投资的拉动效益显著。而相比同样处于发展初期、严重依赖政府补贴的新能源,天然气和煤层气开发利用产业链已经具备明显的经济效益,政策在逐步完善之中。
  而仔细分析新能源的减排效益,也并非全部"无碳"。例如林业类生物质能,依靠燃烧秸秆、稻壳,或者种植速生林燃烧发电,其过程中同样有碳排放,特别是种植项目本身同样要消耗能量,产生排放。
  因此,降低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传统化石能源与新能源要二者并重,切不可一谈低碳就将传统化石能源打入另类,而是要在传统化石能源的低碳利用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加资金与技术投入。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