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国内首部生物质电价政策研究报告解读
2018/11/13 7:24:22    新闻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保持补贴稳定 支持生物质热电联产

中国电力新闻网记者  郑徐光  冯义军

  同为可再生能源,在风电、光伏补贴逐步退坡的形势下,装机规模已超“十三五”规划目标的生物质电价政策是否会有调整,受到业界高度关注。

  近日,由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产业分会联合编制的《生物质电价政策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

  《报告》认为,退坡机制主要是针对风电和光伏发电产业出台的政策。在现有电价政策下,大部分生物质发电项目维持微盈利水平或在盈亏平衡线上下浮动,而且从近期看,生物质发电成本不具备大幅下降空间。未来生物质发电将逐步转型升级为热电联产。

  装机规模超规划目标

  生物质发电是生物质能利用的最普遍方式之一,是继风电、光伏发电之后的第三大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今年以来,其装机规模延续去年稳步增长态势,超过“十三五”规划目标。

  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18年9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06亿千瓦,同比增长12%。其中,生物质发电装机1691万千瓦,同比增长18.8%,高出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同期增速6.8个百分点,与其去年全年增速基本持平。累计生物质发电排名前四位的省份是山东、浙江、安徽和江苏,分别为249万、175万、159万和158万千瓦。

  今年前三季度,生物质发电新增装机215万千瓦,占可再生能源新增电力装机的3.8%,较去年底时约2.2%的占比进一步提升;发电量6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4%。

  而据《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500万千瓦,年发电量900亿千瓦时,其中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700万千瓦,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750万千瓦,沼气发电50万千瓦。显然,生物质发电速度已超出“十三五”规划预期。实际上,三类发电形式并网装机容量在去年底时已逼近规划目标,分别为700.8万、725.1万和49.9万千瓦。

  与此同时,生物质发电补贴也形成资金缺口。《报告》指出,截至2017年底,未列入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目录的补助资金和未发放补助资金共计约143.64亿元。未纳入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支持目录的项目的总装机规模已达122.8万千瓦,约占生物质发电装机的8%。

  短期内补贴退坡依据不充分

  增速超规划预期、补贴拖欠,这两个导致光伏、风电电价政策收紧的重要因素,将对生物质电价产生何种影响,成为行业之忧。

  目前,农林生物质发电上网电价为0.75元/千瓦时,垃圾焚烧发电电价在入厂垃圾处理量折算的上网电量内为0.65元/千瓦时,其余上网电量执行当地同类燃煤发电机组上网电价。《报告》从生物质发电的产业定性、发电成本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了保持连续稳定的生物质电价政策的必要性。

  《报告》认为,生物质发电属于环保和民生效应优先的低碳可再生能源清洁电力。其在农村和城市中承担的废弃物处理的重任是风电和光伏发电无法取代的;其燃料的购买、收集、装运和存储等费用支出约280~320元/吨,其中很多工作需要农民参与,可以显著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

  从发电成本来看,在现有电价政策下,大部分生物质发电项目维持微盈利水平或在盈亏平衡线上下浮动,而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在近年来快速下降,平价上网近在眼前。尽管生物质发电也在积极探索降低成本的可行性路径,但生物质燃料成本和未来随排放标准的提高造成的环保成本的增长,足以抵消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无疑,生物质发电补贴退坡会影响产业发展动力。

  记者还了解到,今年初,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开展“十三五”生物质发电规划修订工作的通知》,启动“十三五”生物质发电规划修订工作,或将调增规划目标,增加享受国家补贴的项目规模。因为2017年7月国家能源局印发的《生物质发电“十三五”规划布局方案》,一次性下达了2334万千瓦的规模;更早公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还曾设定过3000万千瓦的目标。

  未来要向热电联产转型升级

  未来生物质发电将逐步转型升级为生物质热电联产,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综合效益。《报告》指出,农林生物质发电大多以纯发电为主,能源转换效率不足30%,产品单一、项目经济效益较差,限制了我国生物质发电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从国外的生物质利用经验看,生物质热电联产方式的能源转化效率将达到60%-80%,比单纯发电的效率提高一倍以上。

  国家层面正在鼓励、支持和引导这一转型。记者梳理发现,近一年多来发布的《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生物质能供热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百个城镇”生物质热电联产县域清洁供热示范项目建设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均鼓励发展生物质热电联产。

  上述文件明确,从严控制只发电不供热项目。到2020年,生物质热电联产装机容量超过1200万千瓦,到2035年将超过2500万千瓦。“百个城镇”生物质热电联产县域清洁供热示范项目力争2018年底前建成(或完成技改)。

  然而,转型升级并非易事。《报告》指出,生物质发电向热电联产方向改造升级的过程中仍面临热源和热需求不匹配、居民供暖热价倒挂等问题。特别是,目前补贴机制主要集中在电力生产端,在供热端缺乏合理适宜的补贴措施。

  考虑到各地经济条件和热需求状况差异,《报告》建议,因地制宜的研究制定地方性热价补贴政策,针对居民供暖和工业供热等不同热力用户采取相应补贴措施。出台地方生物质供热的相关财税补贴优惠政策,有效缓解当前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紧张状况。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