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苏南报道:4月14日,由中国三峡集团和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湖北省农业厅、宜昌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18年长江三峡中华鲟放流活动”在宜昌市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举行,500尾中华鲟放归长江。据悉,此次活动是中华鲟研究所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连续实施的第60次中华鲟放流活动。
据悉,此次中华鲟放流有三大突出亮点:放流群体涵盖了2009年-2017年各年龄阶段,是历史以来国内年龄跨度最大、年龄结构最全的放流群体,将对相应年龄段的自然种群进行有益补充;针对目前野生中华鲟雄性成鱼比例低的现状,放流的60尾7-9龄中华鲟均为体格健壮的雄性个体,这是中华鲟研究所科研团队根据近几年监测和研究成果提出的又一项放流优化举措,预期将对自然种群性别结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放流在近成熟子二代中华鲟体内首次植入工作寿命可达10年的声呐标记,为验证子二代中华鲟是否能够成熟并洄游长江参与繁殖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峡集团近年来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了骨干主力作用。据了解,中华鲟放流活动是三峡集团落实共抓长江大保护中抓手之一,也是该集团坚持将生态效益放在重要位置的具体实践。
除了中华鲟保护以外,三峡集团在长江上游及金沙江流域鱼类保护、生态调度、库区水生态系统修复等方面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截止到目前,三峡集团已先后掌握圆口铜鱼、长鳍吻鮈、齐口裂腹鱼等10余种长江珍稀特有鱼类人工繁殖技术并实施增殖放流,已累计放流达氏鲟、胭脂鱼等珍稀特有鱼类近150万尾。2011-2017年,三峡集团连续7年开展三峡水库针对四大家鱼自然繁殖试验性生态调度,监测结果显示,实施生态调度后宜昌至监利江段四大家鱼自然繁殖规模逐年增加,产卵规模从调度前的约0.6亿粒(尾)增长到超过10亿粒(尾),年均早期资源量达到9.6亿粒(尾),是生态调度实施前的15倍,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四个梯级水库联合生态调度试验工作也在同步开展。
而且,三峡集团在三峡库区生态系统结构重建与功能优化研究、生物操控库区水华防治、库区替代生境保护研究等方面也开展了系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