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建一座水电站,中国速度引惊叹(中国水电在海外)
2018/3/14 7:23:22    新闻来源:中国能源报
李胜会 耿兴强 《 中国能源报 》( 2018年03月12日   第 12 版)

  不久前,由中国电建海外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建海投”)在尼泊尔投建的上马相迪A水电站提前53天完成2017年度合同上网电量。让尼泊尔人惊叹的除了提前完成上网电量目标,还有建这座水电站的速度。

  “这座水电站为什么只用了不到4年时间建成发电?”“中国的企业为什么会比其他国家的企业建设速度快?”尼泊尔媒体曾提出这样的疑问。

  时间回溯到2016年9月26日,中国电建以“一体化”模式投资建设的尼泊上马相迪A水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为尼泊尔人民送去清洁水电的同时,这座电站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增添了一处闪亮的坐标。

  上马相迪A水电站是中资企业在尼泊尔投资的首座电站,不仅树立起以资本投资带动中国标准、中国设计、中国施工、中国装备“走出去”的价值典范,更以其成功实践诠释了中国电建以投资驱动转型升级的示范效应。

  作为中国电建转型升级以及实施海外优先发展战略的先锋,电建海投承担起上马相迪A水电站项目的开发重任。同时,设计、施工、监理、运营等各个环节的中国电建骨干企业,均在该项目上施展本领,充分发挥出各自的技术、管理和建设优势。

  “该项目的成功运作,不仅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兴业的生动实践,也肩负着中国电建以投资'一体化'模式将'全产链优势'转化为'价值链'的重要使命。”电建海投董事长盛玉明说。

  然而,首次以投资者身份来到尼泊尔,难免“水土不服”。在项目审批方面,电建海投没有任何经验可循,当地政府也没有明晰的办事指南。如果某个环节缺少某份支撑文件,整个流程都要重来。作为一个资源高度依赖进口的国家,项目所需的施工材料有些还需要进口国政府的审批许可。面对困难,电建海投上马相迪项目公司边探索边推进,并选择了一个最简单、最实用的办法——时时跟进,步步追踪。

  “按照常规,一项手续可能几年都走不完,还有可能被束之高阁而最终丢失,只有安排专人跟踪,遇到问题随时解决。”项目公司行政事务部经理刘新峰深有感触,“申请爆破许可和森林土地许可时,我们每天去蹲点,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两项文件最终只用半年时间就批下来了,这在其他水电项目上从未有过。”

  正是凭借这样的耐心,上马相迪项目各类批准均实现高效审批,不仅确保了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也为电建海投以及其他中资企业在尼泊尔开展投资业务积累了经验。尼泊尔政府官员都经常会惊讶地说:“你们公司的审批文件处理的这么快!”

  在财务管控方面,上马相迪项目公司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因外汇较少,尼泊尔政府对外汇管制非常严格,从尼泊尔汇出的资金审批程序复杂、困难重重。多年以来,绝大部分中资企业在尼泊尔积累的资金无法汇回国内。在项目公司的不断探索与尝试下,经过反复沟通与长期谈判,终于打通了资金汇款回中国的通道,从而降低了电建海投和项目公司的支付风险。

  在“风险可控,依法纳税”的原则下,项目公司合理利用中尼税收协定和税收优惠政策,实现了主要业务免税和税收优惠——机电设备采购税收总税负仅1.5%,同时争取到中国进出口银行贷款利息免税,仅此一项就节约了大量资金。

  根据当地法律,尼泊尔政府的外资投资批准文件所用资金均以卢比计算。在上马相迪项目建设的4年中,卢比兑美元贬值约30%,如果按照该项目最初批准的卢比金额,项目建设可能会因资金不足而停工。唯一的办法,就是获得尼泊尔工业部对项目卢比总投资额增加的批准,这在尼泊尔从未有过先例。

  面对挑战,项目公司积极与相关政府部门沟通协商,提供了充分的支撑文件,最终获得卢比总投资额增加的批准函。上马相迪项目由此成为尼泊尔第一个因货币贬值导致项目卢比总投资额增加,而最终获得批准的外资项目,为今后中资企业赴尼泊尔投资提供了借鉴、积累了经验。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