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鬓透着白发的杨泽艳是国内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专家,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质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的获得者,他在水电站工程设计领域的成就和声誉是顶尖的,2016年获评的"第八批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是对他业界地位的衷心褒奖。
与水电结缘杨泽艳成长在贵州的大山深处,与水电结缘纯属偶然。
1979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三年,"初中的时候我还在为上山下乡当知青做准备,抽空跟着父亲学扎针灸,希望在农村时能给老乡扎扎针。高中的时候突然就恢复高考了。"从小学习成绩还不错的杨泽艳参加了高考,成绩出来后对专业选择并没有什么概念,在高中老师的推荐下,他选择了到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现三峡大学)学习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
谈到在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学习经历,杨泽艳很感慨。虽然学校的名声比不上同时期的重点大学和王牌学校,但是毗邻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区位优势让杨泽艳与水利水电工程有了密切接触。"当时我们见证了葛洲坝一期工程截流的全过程,老师也常带我们去工地实习,经常去看着基岩怎么开挖、钢筋怎样绑扎、混凝土如何浇筑,让我们对工程概念更加清晰。工作以后感到很好上手,很多东西都见过。"
1983年毕业后按"那里来回那里去"的政策,杨泽艳又回到了贵州,幸运地分配到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工作。从基础的施工组织设计、概算预算做起,在确定水工设计是自己的职业方向后,杨泽艳一步步做到专业组组长、室主任、主任工程师、业务副处长、工程项目设计总工程师、项目经理,直到贵阳院副总工程师,期间参与了十几个水电工程,特别是堆石坝工程的设计。杨泽艳在贵阳院的职业生涯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洪家渡水电站工程。
因水电成长
洪家渡水电站工程是"西电东送"的启动工程。洪家渡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179.5m,是我国2005年完建的第一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也是同期国内最高的土石坝。洪家渡坝址河谷狭窄,岸高坡陡且极不对称,筑坝技术难度大,国内外可供借鉴的工程经验不多。虽然工程体量不是特别大,但当时混凝土面板建设技术不成熟,国内有人质疑说这种坝不可能建这么高。在这样的质疑声中,杨泽艳带领团队认真探索、精心设计,每天都在考虑怎么让结构新型化,让工程建设的更好。谈到这段经历,杨泽艳说最感谢的就是贵阳院的创新氛围,"贵阳院虽然是七大设计院里的小老弟,但创新意识很强。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看到院里老前辈拿到国家级的设计奖,心里非常的羡慕,受到深深的激励。所以这个项目开始之前,我们团队就立志创新,就是奔着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优质工程奖去的。我们向有经验的专家学习,积极向院里申请立项,跟国内一流的科研机构开展合作,进行科技攻关。"
作为工程的设计方,杨泽艳在项目施工中也从不停歇。他经常挎着相机到施工现场,随手拍摄没有做到位的地方,以设计函的形式,将照片发给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在项目的协调会上,杨泽艳会认认真真地再次反馈他对工程建设的意见。就是凭借这股认真负责的态度,杨泽艳和他的同事顺利完成了贵州乌江洪家渡水电站工程的设计,而创新技术的应用,减少坝肩石方开挖量130万m3,减少坝体填筑量100多万m3,缩短了建设工期1年,共节省工程直接投资约2.2亿元,为整个工程高质量顺利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洪家渡大坝建成后运行性态优良,研究成果经权威专家鉴定,"筑坝技术在同类工程中总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也借此拿遍了当时国内建设领域的所有奖项:洪家渡水电站工程荣获2008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奖,筑坝技术荣获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工程还荣获2008年度全国优质工程鲁班奖和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2011年度国际堆石坝里程碑工程奖、2011年入选"百年百项杰出土木工程。"
结缘水电总院
2005年,水电总院向杨泽艳伸出橄榄枝,希望他到水电总院工作。在贵州工作生活了40多年的杨泽艳陷入了思索,一方面是水电总院有着丰富的资源、宽广的平台,能接触到各种一流工程和业界顶尖的专家,另一方面又担心到总院后不能专注于一个工程,而且要到新的城市发展。思前想后,杨泽艳还是决定来总院见见"大世面"。
初来总院,杨泽艳感受到的一切既陌生又熟悉,陌生的是自己的接触面大为拓展,熟悉的是做的还是自己的老本行。在这种陌生与熟悉交织当中,杨泽艳开启了自己在总院的新篇章。
在总院,杨泽艳提到的最多的就是在这里可以增加自己的见识,接触许多的业内老前辈,这些老前辈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水电工程的建设,积攒了丰富的经验,而这些都是宝贵的学习资源。
在总院人眼里,杨泽艳无论在什么会议场合都会随身携带笔记本电脑,不停地做笔记,发言前认真准备发言稿,而他自己也将这个习惯归功于总院。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总院出来的、人人敬重的潘家铮院士。杨泽艳记忆里的潘家铮院士是一位谦逊认真的老前辈,无论是在聆听同行和后辈的发言时,都会认真地记录,还是为了发言都会提前精心准备发言稿,这些都深深的影响了他。他说:"已经在行业内做到顶尖的老专家都依旧保持着这样随时记录和认真发言的习惯,作为晚辈的我更应该学习。"
借助总院的平台,杨泽艳同志还注重科技攻关。他策划并主持了"300m级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适应性及对策研究"、"300m级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安全性及关键技术研究"、"高土石坝变形及裂缝控制技术研究"等重大科学技术项目或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总院,迎接杨泽艳的第一个重大挑战性任务是猴子岩水电站工程的全过程咨询。该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境内大渡河干流上游,该工程规模大,两岸山高坡陡、覆盖层深厚、工程地震设防烈度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223.5米,为国内建设难度第一、高度第二的面板堆石坝工程。作为咨询项目经理杨泽艳参与了其将近五年的现场咨询工作,工作中他认真负责的态度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同事,记忆里当年一起工作的同事想到只要有杨泽艳在现场,大家都会特别放心,得到业主的高度认可。
一丝不苟的杨泽艳用"任何设计和施工中的质量缺陷,或迟或早都会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警醒自己和大家,在工程现场时,他必会亲自去现场查勘,不在现场时,他会让同事把最新的数据和照片发过来,每天关注项目的进展。而他做的就是借鉴已有的工程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工程咨询中,时刻珍惜自己的"技术生命"。猴子岩水电站工程目前已经受了蓄水初期的考验。
悠悠水电情
在兼任总院工程质量监督部主任的一年半中,杨泽艳组织每月召开一次部门工作安全例会,及时总结当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及时学习讨论有关规程规范,宣读和学习有关安全法规和文件,做到一月一总结,遇事即解决。他加强部门业务质量、思想工作、安全文明等建设工作,启动编制大批技术和管理文件,交流各支队伍在质监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杨泽艳所带领的团队为推动总院为政府服务、为工程服务做了巨大的努力,确保国内大中型水电工程高质、安全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016年,杨泽艳又迎来人生中的第三个重大技术挑战,承担了四川雅龙江巨型水电站工程——两河口水电站施工阶段的技术咨询任务。两河口水电站工程建设面临"高海拔、高边坡、高土石坝、高流速水流、高地应力厂房"等诸多世界级技术难题,工程具有三百米级坝高、三千米级海拔、三百万千瓦装机、一百亿方库容,为目前青藏高原在建最大的水电站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土石坝工程之一,技术难题多,咨询任务重、担负责任大,但水电站建成后,将对下游电站产生巨大的补偿调节效益,极大改善川渝电网汛期电量富裕、枯水期电量不足的不合理电源结构,进一步改善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增强长江下游的防洪能力。
在两河口咨询团队中,年轻人已占据了较大比例,目前团队中的专业负责人35岁左右,而业务主管刚刚30出头。
提起这群年轻人,杨泽艳微笑着说:"这些年轻人学历高、素质高,专业知识丰富,思维很活跃,而且都非常上进,想把工作干好。"但这些青年骨干参加水电项目现场工作少,经验有待积累,需要做好"传、帮、带"。
说到这里,杨泽艳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积累",他说"年轻人一定要积累,知识有纵向的深入,如读硕士、博士,要在一个领域钻得很深;也需要横向的积累,不同的筑坝材料、不同的建筑类型、不同的施工方式,都要进行技术积累。知识是流动的,要用自己的所能适应的办法把知识积累下来。"杨泽艳本人就是"积累"的践行者、受益者,直到今天,他还会经常上中国文献数据库去搜索浏览最新的科技论文,掌握最先进的科技知识。
除了对年轻人的期许,已在水电总院工作了近12年的杨泽艳对总院也有更多的期待。他认为当下水电发展速度趋缓,总院领导很有前瞻性的选择了新能源开发、信息数据建立、国际市场拓展,以及工程全过程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加上总院丰富的资源、优秀的科研团队,这都是总院发展的强大动力。此外,总院作为全国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行业的领军团队,加强文化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在很多的宣传都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希望在以后的文化梳理中,多发掘鲜活的人物和生动的故事,将创新与传承共同发展,让文化成为总院的灵魂。
大师的另一面
在总院人的眼中,杨泽艳除了是副总工,更是文体社团的"金牌会员"。据党委工作部的马伟主任介绍,杨泽艳积极参加总院文体社团组织的各项活动,游泳、网球、乒乓球的项目上都能时常看到他的身影。当记者提到这里,杨泽艳笑着说:"在体育锻炼上,我是标准的'逼迫型'。"
原来,在洪家渡水电站建设高峰期,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杨泽艳长期在工程一线忙碌,夜里开会、加班熬夜是常态。工程结束后,感到身体不舒服的杨泽艳到医院检查发现自己成了"五高",身体状态不佳。"我们这辈人成长受到的教育中,关于如何科学锻炼、如何保健身体几乎为零。"听取医生的建议,杨泽艳开始注重体育锻炼。从开始的走路,到现在的游泳、打网球,杨泽艳变成了人们心中的"运动达人"。由于工作原因,杨泽艳经常要出差工作,在外地游泳和打网球不方便,他又捡起了儿时的爱好——打乒乓球。"现在,总院协会有的体育项目,我参与;没有的项目,我自己创造条件参与。体育锻炼带给我显著成效,体重控制住了,身体健康了,心态也调整得更好。"
杨泽艳告诉记者:"我们这代人,平时还是工作想得多,生活想得少,懂很多专业知识,文化修养差一点,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有知识无文化。我想趁着有时间多读点书。"与时俱进的杨泽艳在朋友的推荐下下载了听书的APP,"我听了几期,觉得还是很有收获,在这个知识碎片化的时代,听书能系统的学一些知识,培养新的能力。"
但繁重的工作似乎再次"剥夺"里杨泽艳读书的时间,他担任特高土石坝工程——两河口水电站的现场咨询总负责人,以及水电总院刚刚获得的"项目博士后工作站"导师,工作任务更重了。
"'流光溢彩锁江河,水电人生情无涯',两河口水电站咨询也是我人生的新起点。"杨泽艳又一次谦虚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