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位于乌干达的伊辛巴水电站"火"了。
中国三峡集团2016年度"最佳外籍员工"马佳与附近数百名学生分享作为一名"三峡人"的感受,被当地媒体整版报道。中国三峡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CWE,以下称"中水电公司")捐建的卡永加区纳卡坎瓦小学竣工,900多名孩子搬进了窗洁地净的新教室;参加2017世界水电大会的专家亲临伊辛巴考察,对工程、环保、社会责任等工作给予肯定。
中国三峡集团优秀外籍员工马佳
在纳卡坎瓦小学宣讲会上发言
中国三峡集团副总经理林初学
向纳卡坎瓦小学捐赠文体用品
纳卡坎瓦小学的学生迫不及待的体验修缮一新的教室
从上世纪50年代起,中水电公司就开始在海外经营工程项目,至今已在海外建设了800多个项目,遍布亚、欧、非、拉丁美洲六十个国家,成为中国水电"走出去"的生力军。
伊辛巴,推动乌干达转变的伟大工程
伊辛巴项目坐落在著名的国际河流——白尼罗河上,为它赢得了众多关注。
"乌干达全国水电装机容量80多万千瓦,伊辛巴建成后将使乌干达装机容量增加22%,投产后每年为乌干达及邻国提供10.39亿度的强大电力,使乌干达年发电量增加四分之一。"中水电公司总经理李丽介绍说。
建成后,所辐射的地区均为乌干达急需电力的重点工业和生活区。乌国家议长参观后,在留言薄上称赞伊辛巴项目"Great Work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Uganda"(推动乌干达转变的伟大工程)。
乌干达国家议长视察伊辛巴项目
"与体量、位置这些客观情况相比,我们自身的努力更重要。可以说,伊辛巴的好名声是中水电人一点点干出来的、一步步拼出来的。"李丽更看重伊辛巴建设过程中的不凡之处。
与当地同期开工的其他水电项目相比,伊辛巴进度最紧,项目部将每个节点当作一场"硬仗",严格对标,确保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伊辛巴一开始就严格对接国际规范,重视健康安全环保(HSEC)管理,在履行社会责任、塑造企业文化方面特色鲜明,成绩比较突出。"李丽介绍说。
组织开展当地雇员岗位技能培训
项目部建立了完整的管理制度,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切实重视环境和生态保护,身体力行建设"绿色水电站"。
"他们的行动很扎实,看得出来每个人在心里认同了,然后认真去做。"曾经到项目现场调研的中国三峡集团国际事务部高级顾问Crisa女士印象颇为深刻。
伊辛巴带动了周围社区的发展,项目当地雇员的比例为84%,累计培训当地工人2000余人。不少当地人由最初的"力工"逐步成为半熟练工,有的已经成为"技工"。"这就是我们坚持的一条理念——授人以'鱼'也要授人以'渔'。当地人掌握了一技之长,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将是巨大的、长久的。"
邀请中国驻乌干达医疗队
在右岸KAMULI区举办义诊活动
伊辛巴附近有两个较大社区,分布在尼罗河的两岸,履行社会责任要均衡,同样的事往往要做两次。这在李丽看来,却丝毫不是什么负担。"同社区的村民打交道,我们是用心的,所以关系处得非常好,自然也赢得了他们的信任。"
近年来,由中国三峡集团出面,先后邀请中国第十六、十七批援助乌干达医疗队为村民义诊,组织中国文艺志愿者团队来当地演出,联合中国驻乌使馆为村民捐赠拖拉机、自行车、棉垫等生产、生活物资。这些活动在受到当地村民欢迎的同时,也得到中国驻乌干达前任大使赵亚力的高度评价,称中水电公司"体现了中国央企的实力、能力和影响力"。
联合中国驻乌干达大使馆
向左岸KAYUNGA区捐赠农用机械
磨得"金刚钻",揽得"瓷器活"
作为一家"老牌"水电建设单位,中水电公司经历了计划经济、国企改革等不同发展阶段。在李丽看来,这一路走来既有发展的困难和苦恼,又有成长的快乐,更收获了强大的竞争力。
多年的国际水电项目承包、开发经历,中水电人熟知国际通行的法律法规和国际市场,构建了国际商务"朋友圈",逐步具备了水电全产业链整合能力。"中水电一直在做海外的项目,实际上我们很早就已经是'走出去'和'编队出海'的实践者。"李丽介绍说,在建的伊辛巴工程,中水电整合了国内上下游产业链条上60多家企业,包括咨询、设计、监理、机电设备制造、工程建设等,带动就业数千人。
乌干达总统出席混凝土浇筑仪式
在海外水电建设的圈子里,中水电公司的"较真劲儿"远播四方。公司将工程质量视为"生命线",严格精细化、全过程管理,以铁的制度约束人、为工程筑牢"安全阀门"。公司还"自我加压",在第三方监理印度公司之外还聘请国内知名监理机构担任监理的同时,还聘请国内一流设计单位——成勘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做内部监理。"这样做,会给项目增加一些成本,但同时也为项目多了一道保险。"在李丽的心中,这笔账还是很划算的。"为了建设'放心工程'和'精品工程',中水电愿意多掏腰包。"
管理是生产力。在开拓市场环节,每个项目都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一整套管理制度,将管理制度化。比如,伊辛巴水电站自开始之初就确定了"总体自营、专业分包、甲方供材、统一外账、统一临建、统一采购"的经营管理模式,保证每个环节有序、稳定。在机电采购环节,采取"从一流供货商中选择低价优质产品"的原则,并聘请专人对机电设备的制作过程进行监督。
责任先行,方显担当本色
作为一家在国际市场耕耘多年的企业,中水电公司的价值还体现在紧要时刻,挺身而出,高擎为国担当的大旗。
当地时间2016年7月10日,我国第二批赴南苏丹维和部队遭袭,造成我维和人员伤亡。限于苏丹医疗条件和当地局势,伤亡的维和人员需紧急转移到乌干达。危急关头,解放军陆军总部和驻乌使馆通过三峡集团总部联系到中水电公司,希望提供相应帮助。
项目部立即启动应急机制,第一时间与中国驻乌干达使馆和中国军队工作组取得联系,主动认领陪护及后勤保障工作任务。项目部紧急抽调工地医生、陪护人员,驱车100多公里赶到首都医院,协助办理住院手续,做好现场翻译。为减少伤员的情绪波动,项目部陪护人员像亲人一样,陪战士们说话散心。
在医院,听说受伤战士没有乌干达的手机卡,项目部首都办事处立即买来4台带有本地SIM卡的手机,分发给4位战士。其中一台手机还有视频功能,方便受伤战士通过视频和国内亲人报平安。
"事后,陆军总部领导对我们表示感谢,几位战士也对三峡集团念念不忘,我们更加意识到海外企业的光荣使命。"李丽说。
2013年12月,非洲埃博拉疫情大暴发,几内亚是重灾区。当时,该国有史以来规模和发电量最大的综合性水利枢纽项目——凯乐塔水电站正在紧张施工中。
面对疫情,在大量国际公司相继撤员的紧张形势下,中水电公司员工选择坚守。大家认为,只要科学细致布控,渡过难关很有把握。在那段日子里,李丽心中一直捏着一把汗,毕竟有近700中方员工和1500余名当地雇员在工地,工程始终没有停。
患难见真情。正是肩上的责任和使命,让这群"唯一没有离开几内亚的外国人群体"克服了重重困难,直至疫情解除。
"坚守是一种煎熬,但坚守下来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为我们赢得了时间、赞誉和信任。"李丽说。正是由于中水电公司员工的坚守,该水电站比原计划提前了近半年。
在凯乐塔水电站竣工仪式上,几内亚总统孔戴表示,中国公司展现出高效务实、信守承诺的良好形象。几内亚能源部长谢克﹒西拉说:"几内亚暴发埃博拉疫情时,我们的中国伙伴没有离开我们的国家"。
法国《世界报》表示,凯乐塔水电站"展示了中国在西非地区的一个新形象"。该报指出"从那时候开始,各种各样的合同如雨点般落到了北京身上。"彭博社也发布标题为《埃博拉暴发期间依旧修水电站,中国因此赢得非洲朋友》的报道。
在几内亚2015新版货币中面值最大的2万几内亚法郎上,赫然印有一座现代化的水电站——凯乐塔。这座"中国制造"的背后,代表了中国水电"走出去"的引领地位,凝聚了中国三峡集团的责任担当。
全球水电,CWE大有可为
在水电行业浸润超过三十年,李丽对未来海外水电开发的前景表示乐观。
在她看来,水电是一种技术成熟、相对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在可靠性、经济性和灵活性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也是一种理想的化石能源替代品。
她说,从全球水电市场看,尽管近十年来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增长,但全球水电资源开发比例仅有33%,水力资源丰富的亚洲和南美洲,未开发的潜能分别为82%和79%。
从需求上看,国际水电前景也值得看好。"在人口聚集、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地区,大水电项目很受欢迎。在人口分散的地区,建设局域性的中小水电同样大有可为。"
随着中国水电技术的发展,中国水电在高坝、水轮机制造等领域以及在建设、管理方面积累了充分的优势,与世界水电开发的大势高度契合,并成为第三张"国家名片"。
中水电公司在数十年的经营活动中,与国内外金融机构、设计咨询单位、施工企业、设备制造商、供应商和运输商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强强联合、编队出海,实现了全产业链资源的科学调配和高效整合,成功建设、开发了数百个优质工程、精品项目。"依靠自身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中水电有充分的信心在海外水电的开发中把握机会,为中国水电代言。"
谈到未来的发展,李丽告诉记者,中水电公司将继续紧跟国家"走出去"战略,实施转型发展,在传统市场深根细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新市场、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项目开发力度,大力发展投资并购、PPP、EPC+F等多种业务模式,践行"投贷结合、建营一体化"新思维,带动中国产能、装备、技术和标准"走出去",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
这种转型,已陆续在亚洲、非洲扎根、结果。由中水电公司作为EPC总承的几内亚凯乐塔水电站于2016年顺利竣工,鉴于中水电公司过硬的技术、管理团队和中国三峡集团良好的国际资信和雄厚的资金优势,几内亚政府将该电站51%的股权转让给中水电。除了凯乐塔,中水电还参股几内亚苏阿皮蒂,承担老挝华潘煤电、南公1等多个绿地项目。
"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我们将沿着这条路坚定地走下去。"李丽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