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据重庆日报消息 在重庆市万州区最核心的位置——江南新区中轴线市民广场旁,将临江矗立起一座标志性建筑,这就是三峡移民纪念馆。近日,重庆市移民局披露了该纪念馆的规划:通过声音、影像、物品、文字、雕塑、艺术装置等共同构建一个三峡移民事件集体记忆的空间,完整记录三峡库区的历史。
峡江风貌贯穿建筑
三峡移民纪念馆的外观由中国建筑设计院崔恺工作室担纲设计,外形由棱角分明的体块组成,宛若长江边耸立的岩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与“崖壁”、江水、三峡大坝风格契合,外墙采用国内少有的清水混凝土进行装饰,直接用现浇混凝土的自然表面作为饰面。
“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建设责任单位万州区江南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白波称,清水混凝土是混凝土材料中最高级的表达形式,它显示的是一种最本质的美感,体现的是“素面朝天”的品位,目前我市还没有这样的建筑。
除了再现三峡大坝的宏伟景观,纪念馆建筑的公共空间还融入了陡壁长峡这一三峡元素,市民透过“江水”意象的玻璃地面,可见三峡库区的大型沙盘模型。而玻璃地面的两侧,则是建筑实体构成的连续的、折转的倾斜“崖壁”;“崖壁”自身大大小小的洞口,抽象展现了三峡两岸传统聚落的形态;在“崖壁”之上是“一线天”般的玻璃天窗,共同组成了三峡意象。
不仅如此,纪念馆还将专门开辟一个区域,征集三峡移民的脚印,作为三峡移民与曾经的故土最重要的连接。而长江水也将围绕纪念馆流淌,营造出峡江风貌。
划分为三大陈列板块
据介绍,三峡移民纪念馆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7000平方米,将划分为基本、专题和临时陈列三大板块。
基本陈列板块以移民迁建历程为基本结构,具体分为缘起、故乡、迁移、他们、新家、精神等六个部分,以时间为线索,让观众亲历三峡移民的生活与心路历程,体味三峡大移民这个世界级难题的破解过程,以及三峡大移民是如何带动三峡地区发展的。
专题陈列板块分为千秋三峡、三峡艺术两个展厅。千秋三峡分为地质三峡、战略要冲、神秘三峡、巴盐与盐巴、万商之城等五个专题,将对三峡库区淹没城镇的标志性建筑或景观进行片段复原,让观众直观了解三峡地区的历史文化,用百万移民签名制作成的长江三峡的装置艺术品是其中亮点之一。三峡艺术则分为诗境三峡、画意三峡、艺术三峡、影像三峡等四个专题,收集以三峡为题的诗歌、书法、绘画、平面设计、装置艺术等艺术作品。
“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会增加一些临时陈列。”重庆市移民局宣传处处长郎诚称,纪念馆内专门开辟了研究学习区域,设有记录了110万移民基本资料的移民资料库,记录三峡库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三峡影像多媒体档案室,三峡移民图书馆等,还将定期举办移民研究学术研讨会,追踪展示移民生活。
突出动态性和故事性
“不同于传统的纪念馆,三峡移民纪念馆的魅力在于动态性。”郎诚称,移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一直在发生,它与现实中的移民发生着紧密关系,所以它的内容具有动态性。比如在“基本陈列·新家”部分,我们就将征集百位移民,动态录制他们对未来生活的规划与展望。其次,展陈形式也是动态的、开放的,注重于场景的再现,让观众不知不觉参与其中,三峡号子、栈道景观必将带来浓浓三峡风情。
与此同时,故事性也是该纪念馆的特色。比如在“基本陈列·精神”部分,将由10位三峡移民讲述“我的移民经历”,从移民个体的角度,诠释移民的意义,展示三峡移民精神。
据介绍,三峡移民纪念馆预计明年初动工建设,2011年全面建成。建成后,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以上。
来源:三峡工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