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水电 走出去 呈快速增长态势
2017/3/7 7:31:53    新闻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苏南                     

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水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提升水电"走出去"的质量,加快我国水电技术、标准、装备"走出去",尤其是深化与孟印缅巴尼等重点国家的合作,积极参与缅甸、巴基斯坦等国家河流规划及其梯级的前期工作,推动项目开工建设。

借助"一带一路"良好机遇,我国水电企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海外投资水电项目的成绩值得期待。

"走出去"四年增速三倍

目前,中国水电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均居世界首位。中国水电工程技术居世界先进水平,攻克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并与80多个国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中国水电"名片"震撼着世界。

国际河流组织2016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从2012年到2016年四年时间,中国企业参与了300多个水坝项目,数量正以三倍的速度增长。其中大部分水坝项目分布在东南亚,并逐步拓展到非洲、拉丁美洲和南亚(特别是巴基斯坦)。

中国企业的脚步之所以迈向非洲、南美洲,是因为这两大洲水电开发程度低于国际水电装机开发25%的平均值,只有24%和8%。因此,水电发展的巨大潜力,为中国水电企业及全产业链"走出去"提供了契机。

 "从五年多的发展来看,三峡国际已经成长为总资产近千亿元,海外投资发电装机超过千万千瓦,业务覆盖欧美亚非四大洲的国际公司。"三峡国际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国俊日前表示。

一个令人自豪的细节是,在面值2万的几内亚法郎纸币上,印着由三峡集团所属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承建的几内亚最大在建工程凯乐塔水电站的效果图。而三峡集团目前已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80多个水电项目。

 "目前中国电建在全球101个国家设立有173个驻外机构,在113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实质性业务,在89个国家执行1207项工程总承包或施工承包类项目合同,在建合同总金额达6873亿元人民币。"中国电建集团新闻中心主任孙建立对本报记者说。

"我们海外在建的水利水电工程合同总额超过2000亿元,已开工的超过400亿元。截至2016年上半年,中国电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建水电项目70余项,合同总额360亿元。"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观福说。

投资模式呈现多元化

除了水电企业"走出去"投资项目数量呈现快速增长外,"走出去"的模式也趋于多样化。"以前,中国公司只作为承包商参与海外水电项目。"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如今,许多中国水电公司'走出去'的模式越来越成熟,现在更多的企业正以建设-经营-转让(BOT)合同的形式扮演项目开发商的角色。"

无论哪种模式"走出去",我国水电企业海外投资正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记者梳理资料发现,除了个别情况(例如三峡公司的EPC项目沐若水电站)外,中国电建、大唐海投公司、华电公司、华能公司及三峡公司都主要采用BOT模式对海外水电项目进行开发与投资。

"老挝南欧江流域梯级开发项目,是中国企业首次在境外获得以全流域整体规划和BOT投资开发的水电项目。除了坚持产业链一体化模式外,还协同发展投资开发、海外融资、建设管理、运营管理四大业务板块高效运作,促进海外业务产业链向价值链的转变。"孙建立介绍。

全流域开发的还有三峡集团,"在非洲市场,从单项目建设到全流域规划,从流域规划、可研设计、梯级开发,到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参与一个国家干流流域水电开发,非洲市场已成为三峡集团'走出去'战略高端切入的新领域。"三峡集团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走出去"好消息频传

 诸多水电企业"走出去"的实例不断证明:中国海外水电公司的实力与成熟度在不断提升,尤其是水电企业在海外创造的一个个"明星工程"赢得了所在国和人民的高度赞誉。

较典型的工程是中国电建承建的厄瓜多尔辛克雷水电站。该水电站是厄瓜多尔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企业在拉美已建成的规模最大的水电站,更是中厄两国战略合作的标志性项目,装机容量150万千瓦,可满足厄瓜多尔1/3的电力需求。同时,"厄瓜多尔辛克雷水电站,还经受住了8级大地震考验,受到了业主和各方的一致赞美。"陈观福表示。

陈观福说:"正在巴基斯坦投资开发和建设'中巴经济走廊'合作框架内的卡洛特水电站、科哈拉水电站、玛尔水电站及相关风电项目,总装机约300万千瓦。其中,重点实施的卡洛特水电站、科哈拉水电站项目已纳入中巴经济走廊框架,提升至国家合作层面。"

最近,中国水电"走出去"好消息频传。中国电建水电六局2月份就中标两个水电工程,分别为纳塔尔16兆瓦水电站土建工程和巴基斯坦纳塔尔16兆瓦三期水电站工程的土建施工项目。

建议设立协调机构

由于实施了"走出去"战略,水电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格局。虽然成为了展现国家形象的关键标识,但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以及海外市场竞争激烈的局面,水电企业出海仍面临恶性竞争、地缘政治变化等诸多挑战。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对本报记者说:"我国水电'走出去'市场占有率比较高,但实际效益不高,原因在于竞争力不够。目前,我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普遍现象是在竞标项目时相互压价,导致有的项目低价中标,使得企业抗风险能力减弱,稍微有点事就会出现亏损,恶性竞争导致很多拿到手的项目很难盈利。例如中国水电企业在缅甸的过度竞争,导致缅甸单方面叫停密松水电站事件出现。"

再如,今年2月国网新源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国新投资")主要负责经营管理的柬埔寨基里隆Ⅰ号、基里隆Ⅲ号两个水电站连亏两年,国新投资100%股权及债权将被挂牌出售。据了解,国家电网虽主业不在水电项目,但国新投资是以抽水蓄能储能电源业务为核心的专业化公司,对水电比较熟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本报记者表示:"国外环境不比国内,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的水电项目盈利能力是一个大问题,综合运营成本很高。就国新投资所运营的柬埔寨项目而言,基里隆Ⅰ号水电站和基里隆Ⅲ号水电站装机容量加起来3万千瓦,因总装机容量小、运营成本高,回收成本就会很慢,亏损的概率会高很多。从这点来看,国家电网首现海外投资失利在所难免。"

本报记者了解到,商务部、国家能源局、中电联等都讨论过水电"走出去"压价竞标问题,但效果不佳。对此,宋清辉认为,中国水电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要加强对境外投资的风险管控意识,防患于未然,才能够提高开拓海外市场的成功几率,如遵守项目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建立企业专门机构负责境外安全管理,依靠投资国驻外使领馆,建立境外安全预警和处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等。

张博庭建议:"可以由某个行业组织,专门建立一个常设的中介机构,全面负责协调、解决各种企业海外投资的无序竞争矛盾。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沟通协调组织联合投标、或者组建专门的股份制公司共同开发国际项目,无疑是避免水电企业之间无序竞争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方式。"

\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2号院A座11层 电话:010--58381747/2515 传真:010--63547632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 投稿信箱:leidy5378@126.com
京ICP备13015787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961号

 技术支持:北京中捷京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010-88516981)